年度百大
【2008年度之最│外文館】你的、我的、她的美國夢──安.泰勒《Digging to America》
作者:宇瑩 / 2008-12-12 瀏覽次數(2450)
這是安.泰勒的《Digging to America》全書敘事流暢,字裡行間不時流露對人性的洞見和幽默。人與人相處的細節,玩笑話、說一半的話、說不出的話、隱藏的心事等等,作者寫來通情達理,常常引人會心一笑。故事迷人之處,不在戲劇性的發展上,而在對日常生活和人物心理的精準刻劃。這裡頭探討的「文化衝突」,很日常、很微妙、很down-to-earth,既不是意識形態的空論,也沒有拋頭顱撒熱血的激情。
縱觀全書,簡單說就是一場場家庭派對。然而正是在這平凡的美式社交活動上,作者展現了小說家的功力。透過派對上的瑣事、精彩的對話,抽絲剝繭文化、年齡、性別、成長背景等等如何影響這群人的觀點和感受。每一場派對都有不同意義,既為下一場派對埋伏筆,又讓讀者對人物有深一層認識。同時,所謂「文化差異」,也經由這些派對反覆辯析、反省。
試舉一例:從書中Maryam和David的暮年之戀,可見作者如何將表面上的文化衝突回歸「人性基本面」。Maryam二十歲時就從德黑蘭遠嫁美國的伊朗人,從此不曾回國。她煮得一手道地的家鄉菜,思考也是傳統的。由於丈夫早逝,一方面要獨立撫養遺孤,一方面要適應美國生活,使她鍛鍊出堅毅自立的人生觀。她自認永遠無法融入美國人的社交生活,可是也能享受偶爾參與其中的樂趣。不過,當David,一個徹頭徹尾的美國人,企圖開啟她的心扉時,那就另當別論了。
好不容易平復喪妻之痛的David,發現自己愛上了沉穩內歛的Maryam,對她展開坎坷追求。David誠懇有餘,可惜文化敏感不足。Maryam起初很排斥再婚,尤其嫁給一個像David這麼「美國」的美國男人(何謂Maryam認知的「美國」,請看小說)。可是最後卻答應了求婚,為了一個很人性的理由:被人需要的需要。
Maryam和David之間相處上的矛盾,也許文化差異只是表象,本質上其實是男女之間不分東西的心理攻防戰?而Maryam不論在德黑蘭或美國,都覺得自己是局外人,既然如此,她對美國的距離感,是源於文化隔閡,還是源於與生俱來對環境的陌異之感?
當然,從來沒有必要有一個非此即彼的答案。正如從這本小說,我看到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時若發生衝突,絕對無法簡化為兩種文化的對立。另一方面,同一文化的人,也往往不如想像的類似。
更不用說,所謂「美國人」是多麼難以定義了。書名《Digging to America》取自書中韓裔領養女孩的童言童語:從韓國挖洞,就可一路挖到美國。這成為美國人的路,在書中就可以找到好幾條。那可能是外來移民的美國夢,如Ziba的伊朗親戚,嚮往自由強盛的夢土。也可能是Maryam,她對美國沒有天真的幻想,可是命運把她帶到了美國。她努力生活,卻總是和美國文化的核心保持一段距離。也可能是Maryam的兒子Sami,算是徹底美國化了,可是仍擺脫不了「外來移民」的自覺,不時調侃一般美國人對異文化的無知自大。雖然他的幽默也是很美國的。
移民吃力地要融入這個國度,另一方面,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在適應一個多元文化互相碰撞的社會。這條路有時也不見得容易。David辛苦追求Maryam是一例,Donaldson和Yazdan兩家相處的種種意見擦撞等又是一例。再說,兩個領養來的韓裔女童、和那後來加入的中國女童,懂事之後,她們將成為什麼樣的「美國人」?又會如何回顧自己的身世?
這裡頭有寫不完的關於人的故事。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