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倒著說故事,生命於是呈現出不同長相。

  • 字級

文/達利

這是一個倒著說的故事。

第一個出場的是六歲的索爾,在 2004 年的美國成長的聰明小男生,受寵、驕縱,表現得雖然不至於頑劣但很明顯地認為世界以自己為中心,喜歡上網,看到戰爭的殘酷照片會讓他感到某種興奮。在以索爾為第一人稱敘述自己的

故事裡,我們慢慢發覺從六歲孩子眼中望見的世界是哪種模樣:關於性與暴力、關於父親幼年時某次與種族問題相關的失敗戀情、關於被寵溺的理所當然認定,以及關於曾祖母與祖母不合的表象之下,似乎隱著某種無法解釋的因由。

這部份的故事在索爾跟著長輩回到德國尋根時嘎然而止,第二部開始。

第二部裡出場的是六歲的杭達,1982 年。我們會發現,杭達正是第一部主角索爾的父親,也就是說,第二部故事以第一部主角父親的幼年時光為背景,透過主述者杭達的角度,我們重新發覺一個六歲孩子在八○年代、身處民族意識相互傾軋的場景當中,可能看到什麼樣子的世界;他眼中的性與暴力與索爾截然不同,而初萌卻早夭的愛情、父母親之間的爭吵以及來自外婆的感情,一方面解答在第一部中出現的某些疑點,一方面卻又將一些祕密埋得更深更沉。

某次意外之後,第二部結束。第三部的序章,由莎荻拉開。

時間是 1962 年,杭達的母親莎荻當年六歲。她住在嚴謹古板的外公外婆家中,因為笨手笨腳,時常被外婆責罵,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媽媽艾禾帶她出去玩。艾禾與莎荻並未同住,她是個狂放美麗、巡迴世界的演唱家,不唱歌詞、光靠人聲便讓聽者如痴如狂。時序更早、環境嚴格,莎荻眼中的性與暴力,不再是索爾那種偷偷摸摸的歡娛,而有了現實殘忍的原因。我們終於在這個章節裡發覺前兩部當中某些衝突的成因,卻更加疑惑:這個家族的血脈,究竟起源何處?

終於我們直探祕密的源頭,開始閱讀第四部份,回到 1944 年,艾禾六歲的時候。

我們常常把與自身血緣相關的時問想像成一條長線,從遙遠的祖先一脈相承,通過每一代的長輩、經由我們,再傳承到未來的子孫身上。但如果我們把線斷開、用另一種規則重新排列,可能就會得出像《斷線》這個模樣的故事──四個主述者都是六歲的孩子,但因上一代管教方式的不同、周圍環境動盪或承平的情況不同,他們眼中看見的世道人情也就完全不同;而每個段落當中顯現的美好與悲傷,都會在更早之前的段落發現:這個祕密在此刻成型、那則誓言在彼時宣告。

於是我們會發現,或許血緣真是一條長線,但其實所有因素都會相互影響相互撞擊,任何瑣事都可能刻下極深的創痕,任何歡快都可能成就了另一種傷悲。在《斷線》當中我們不只會讀到生命裡的祕密,也會讀到祕密的成因,不只會讀到生命的傳承,也會讀到傳承所代表的意義。

這是一個倒著說的故事。

因為角度不同,生命於是呈現了不同的長相。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這些2022奧斯卡得獎片,你看了嗎?

    《犬山記》獲最佳導演獎、《在車上》獲最佳國際影片獎、《沙丘》獲最佳攝影、剪輯、視覺效果、藝術指導、原創配樂、音效6項大獎,觀影心得與原著討論幫你整理好了。

    1908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這些2022奧斯卡得獎片,你看了嗎?

《犬山記》獲最佳導演獎、《在車上》獲最佳國際影片獎、《沙丘》獲最佳攝影、剪輯、視覺效果、藝術指導、原創配樂、音效6項大獎,觀影心得與原著討論幫你整理好了。

19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