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也許終有一天,你呼出的每一口氣,都將有個價碼──《碳交易》

  • 字級

這此事說來天才。人類排放著各種廢氣,從工廠,到個人。最後天空被搞出個大洞,冰山融化了,氣候暖化了,事態嚴重了。結果,買賣排放廢氣的權利,竟成了最新最熱的經濟契機。請原諒千里說話尖刻。實在是在讀《碳交易》一書時,腦子過於混亂。簡單地說,什麼是「碳交易」(Carbon Finance)?一切要從「京都議定書」說起。打從發覺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是實實在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後,歷經多年的辨論,科學界終於有了明確的共識:氣候變遷正在發生,而人類活動是一大主因。

怎麼辦呢?2006年十月有位科學家史登爵士,發表了一份重要的報告,指出關鍵政策在於「碳定價」──為溫室氣體排放訂定支付的成本。於是又歷經了多年的討論和吵吵鬧鬧,各國終於簽署了「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規範包括工業化與東歐經濟轉型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於2008-2012年排放量應平均低於1990年排放量的5.2%,成為國際上第一個具有溫室氣體管制約束力的國際公約。

於是,新經濟開始了。當「碳」的使用成為一種限制,市場契機由此而生。因為碳排放開始總量控管,於是沒超過的,可以把多餘的額度賣給超過的,這叫碳權交易;努力發展減量計畫的,相較於持續大量排放的,可以獲得較佳的減量信用(或稱碳信用)。全球整體碳市場產值,2006年總交易金額為30098百萬美元,成長率達177%。

《碳交易》一書,由氣候變遷談起,深入分析能源鏈與相關產業盤根錯節的關係,再由氣候經濟的角度切入,綜論碳管制對各產業及金融機構的影響,最後導入現行碳交易的理論與實務,及投資者在其中可扮演及發揮的地方。三位作者皆為環境金融的教授,所以全書讀來立論清晰嚴謹,但並不失於枯燥難讀。

本書的立論基礎,或說「碳交易」的核心概念是樂觀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既然一時不可能全面禁絕,那麼便規劃一套機制,以市場誘因引導企業及國家逐步減少排放量,同時設法不減弱經濟行為的進行。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態度過於鄉愿,但千里以為,總比什麼都不做好。若是亟思更積極的作為,千里向讀者推薦同事的另一本書:《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這本書倡議應從設計的源頭思考,一個產品的生命,應該可一再地循環,不給大自然製造麻煩,自然也就無須想方設法,從後頭彌補前面的錯誤。

無論是綠色經濟,或是碳交易,我們都可視為是人類試圖自我變革,尋求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方案。畢竟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描述的場景,也許幾年後便將成真;而最終,我們並不希望,連個人呼出的每一口氣,都標上價錢。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1中文新書榜前十精選,原來,今年最流行的讀物是這些!

今年度絕不可缺少的閱讀話題都在這裡!

103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