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獸醫要面對的不只是待救的動物,還要考量飼主──專訪《人類沒有很懂我》李羚榛

  • 字級

 

陳慶祐踏上「朝聖之路」前在巴塞隆納的聖家堂前留影。(照片提供/陳慶祐)身為行為獸醫師,並有心臟及內科資深診療經歷,本書作者李羚榛獸醫師(小羊醫師)用臨床經驗醫病也療心






如果不依賴溝通師,可以和伴侶動物溝通嗎?本書作者為犬貓行為獸醫師李羚榛(小羊醫師)透過分析與觀察,把隱藏在毛孩行為背後的動機,像拼圖般一塊塊地拼出來,以臨床案例說明常見的吠叫、攻擊、舔毛、噴尿、拒食等行為。《人類沒有很懂我》待讀者回到衝突的現場如果能再給動物和飼主一個機會,還可以做些甚麼給予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提問:OKAPI A=李羚榛(本書作者)

Q:為何走上「動物行為學」之路?

A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隻貓—謬奇。這張合照一直被我放在隨身的皮夾裡,照片裡記錄著我們一起生活的二十多年時光,其中很甜蜜的時刻。高中時,我認養了當時還只有巴掌大的謬奇,牠一直很親人又乖巧,卻從十三歲起表現大變。那年我出國念書,焦慮的牠開始有嚴重的攻擊行為問題,不定時會展開攻擊,讓照顧牠的家人十分害怕。

我回國後,謬奇的攻擊行為不減,曾經把我咬到滿身是鮮血,穿著睡衣狼狽地逃出家向鄰居求助。牠甚至也曾在我母親睡著時,攻擊她的脖子。

我一度把牠困在後陽台好幾天,因為牠只要進門便迅速就定位,展開攻擊模式,跳到我的身上狂咬。迫於無奈,我只能把牠困在一間空房中隔離,每日在牠的食物裡放鎮定劑,等到牠入睡了,才能進房去清理。

小羊醫生回顧和謬奇一起生活的二十年,是一段愛與痛苦並行著的日子。小羊醫生回顧和愛貓謬奇一起生活的二十年,是一段愛與痛苦並行著的日子。


當時已經成為獸醫的我,曾聽聞安樂、去爪手術、拔牙等不人道的方式, 但我從來沒有選擇放棄牠。因為相較於自己身體受的傷,我更心疼牠每一次發作時的恐懼狀態,我知道,牠也嚇壞了。然而那時我還沒有接觸動物行為領域,沒想過牠的攻擊行為可能是源自於和我分離的焦慮,或者有其他因素,我心痛地不斷自問:「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

謬奇這樣不穩定的狀況,就這麼度過了好多年。直到後來,牠長了腫瘤,經過八個月的艱辛治療後,我決定送牠最後一程。牠闔上眼前,我和牠做了一個約定:「媽媽會努力幫助和妳一樣靈魂被困住的毛孩,謝謝妳當我的貓。」

和謬奇一起生活的二十年,是一段愛與痛苦並行著的日子。我很懊悔從未能幫助自己的貓,我深知,我得幫助和我們一樣的家庭,於是開始走上動物行為學之路。

人類沒有很懂我:犬貓行為獸醫師帶你醫病也療心 (電子書)

人類沒有很懂我:犬貓行為獸醫師帶你醫病也療心 (電子書)

人類沒有很懂我:犬貓行為獸醫師帶你醫病也療心

人類沒有很懂我:犬貓行為獸醫師帶你醫病也療心


Q:獸醫要面對的不只是待救的動物,還要考量飼主,以及綜合兩種因素所衍生的難題,這件事是您寫作的動機嗎?

A是的,這的確是我的寫作動機,我希望透過一個柔軟的角度,帶領讀者一同去體會,當動物與人類的生活變成一場困境時,我們該如何去鬆開心中的結,在黑暗中為彼此生出一道光,讓人與動物一起共好。更重要的是,其實許多人每天都需付出極大的心力,才能勉強維持內心與毛孩生活的平衡。所以,我更希望這本書的某句話、某個故事,能在為身陷困境的人帶來一些勇氣。


Q:若有新鮮人想投身獸醫工作, 除了熱愛動物,還需要具備哪些人格特質才適合唸獸醫科系?

A在我初入臨床工作時,我認為成為一名獸醫師,除了必須喜愛動物、具備專業能力之外,還需擁有足夠的耐心與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如今,我想告訴欲加入這個行業的新鮮人,實際上獸醫師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助他者」。這裡的「他」,不僅僅指的是動物,還包括照顧著動物的整個家庭。因此,臨床獸醫師的核心人格特質,還需涵蓋基本的社交能力、反思能力、同理心、樂於傾聽和良好的溝通技巧。唯有如此,才能在日復一日的醫療工作中,帶來更多的溫度與廣度,陪伴家屬與動物,向前同行。

Q: 您認為《人類沒有很懂我》和同類寵物書比起來,最不一樣的地方是什麼?

A這本書濃縮了我工作一路走來所遇到的人事物,充滿了許多不完美的結局,但這才是真實的生活。我在書中想傳達的核心訊息是—無論是動物還是照顧者,真實的生活充滿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源自於彼此之間的誤解,也可能是因為照顧過程中的疲憊與挑戰。

因此,我希望讀者在閱讀完這本書後,不僅能夠減少和動物之間的隔閡,還能從中活得安慰,萌生一些力量。書中所描繪的幸福界線,是跨過生與死的。我也希望讀者在每段相遇中,即使在告別後,仍能與他們記憶中的毛孩,在愛裡一起共好。所以,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行為問題案例為主的工具書,而是在每個故事片段中,我都希望能留下一些鼓勵的光,送給所有的讀者。

成為一名獸醫師,小羊醫生鼓勵新鮮人:除了必須喜愛動物、具備專業能力之外,還需擁有足夠的耐心與敏銳的觀察力成為一名獸醫師,小羊醫生鼓勵新鮮人:除了必須喜愛動物、具備專業能力之外,還需擁有足夠的耐心與敏銳的觀察力


Q: 隨著醫學進步,貓狗年齡也進入高齡化,建議飼主面對高齡犬貓的日常照護需要具有那些基本認識和心理準備?

A:面對毛孩一步步邁向老年的過程,的確令人手足無措,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一定很好觀察,尤其是每個毛孩的狀況都不同。所以除了觀察動物的體重、進食狀況、行走能力、睡眠狀態等,我通常還是建議要替毛孩安排每年一到兩次的常規健康檢查,讓家庭獸醫師詳細地評估毛孩的疾病風險和營養狀態,才能做出較好的健康規劃,並提供更適切的照護建議。

另外,在老年動物的長期照護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在家屬的平靜生活中,扔進了一顆小石頭,由內向外泛起的層層漣漪,考驗著每個人的適應力和抗壓力。因此,我經常建議家屬,和家庭獸醫師建立良好的聯繫,並與家人討論責任分擔和時間分配,並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專業的幫助。這樣才能在數週、數月,甚至是數年的老毛孩照護光陰中,找到一條不孤單的路

關於封面貓咪是小羊醫師手繪色鉛筆作品,畫的是愛貓「提筆哥」相關故事收錄在本書最後一篇「沒有貓的家」。關於封面貓咪是小羊醫師手繪色鉛筆作品,畫的是愛貓「提筆哥」相關故事收錄在本書最後一篇「沒有貓的家」。




Q: 請貢獻一則即使知道了,對人生也沒有任何幫助的貓咪冷知識。

A貓科動物的爪子能否收縮,其實與牠們的捕獵及生存方式息息相關。

我們日常可見的貓咪,不論是在行走或跑步時,都會將爪子穩穩地收起來,這其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是反映了動物在演化上的適應結果。因為,貓咪長時間大多以緩速的方式移動,移動時並不需要利用爪子。

相反地,屬於中型貓科成員的獵豹,必須以近時速120公里的速度衝刺來追捕獵物。因此,獵豹的爪子平時無法像其他貓科動物那樣完全收縮,但卻能提供牠們最佳的抓地力和穩定性,讓牠們更能順利捕捉獵物。

而屬於大型貓科動物的獅子,在野外雖然也需追捕獵物,但牠們依賴的是群體合作的作戰方式,並不需要急速衝刺。因此,獅子的爪子和家貓一樣能夠收縮自如,以避免不必要的磨損。

所以,每次看到獅子在舔手的時候,收起爪子的可愛模樣,是不是都有一種看到大貓咪的既視感呢?這絕對不是錯覺,一切都是演化的奧妙。

貓咪長時間大多以緩速的方式移動,移動時並不需要利用爪子。貓咪長時間大多以緩速的方式移動,移動時並不需要利用爪子。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第16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獎名單公布!

    本次評選單元分為「小說獎」、「非小說獎」、「兒童及青少年獎」、「編輯獎」,小說獎包含《白色畫像》《煙街》;非小說獎《紅房子: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兒童及青少年獎《再見的練習》、編輯獎《臺灣美術兩百年》等,這些作品有哪些精采之處?請見以下書評與專訪。(完整得獎名單請見台北國際書展官網)

    1011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第16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獎名單公布!

本次評選單元分為「小說獎」、「非小說獎」、「兒童及青少年獎」、「編輯獎」,小說獎包含《白色畫像》《煙街》;非小說獎《紅房子: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兒童及青少年獎《再見的練習》、編輯獎《臺灣美術兩百年》等,這些作品有哪些精采之處?請見以下書評與專訪。(完整得獎名單請見台北國際書展官網)

10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