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全球化時代,為什麼我們需要哲學?──《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
作者:麥田出版 / 2024-04-29 瀏覽次數(3224)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是當代倫理學大師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Kwame Anthony Appiah)以全球化時代為背景書寫而成,本書提出深刻的探問:身處於同一個世界的我們,應該如何與在地球彼端、有著迴異價值觀點的陌生人共同生活?這個提問不僅關乎潛在的價值分歧,也與我們的身分認同密切相關。阿皮亞前有《身分認同的倫理學》(The Ethics of Identity),後有《謊言背後》(The Lies That Bind)等論著對此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阿皮亞之所以關心身分認同、跨文化的差異與保存,這可追溯他的家族及成長背景。他出生在一個浸染於政治及藝文環境的世家大族,母親是英國的藝術史學家、兒童文學家,父親是迦納阿散蒂的律師、政治家。父母彼時橫跨歐非兩洲的婚姻廣為人知,被譽為是英國最早的「跨種族婚禮」之一。阿皮亞以其父母兩方文化陶冶為基礎,奠定了他日後對世界主義觀點的認同,以及對於世界公民的責任省思。在《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這本書裡,阿皮亞發揮了他對世界主義精神的關懷,告訴廣大讀者:對話交流是我們作為世界公民,與不同文化、價值觀相異的他人共同生活的根本之道;即便意見的分歧與衝突無可避免,展開對話的用意並不在於達成共識,而是藉由交流來理解彼此,從而尊重多元差異的觀念風俗,並學習與之共存。
阿皮亞對於對話、包容的信念與呼籲,正呼應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訂立「世界哲學日」的核心理念。該組織自二〇〇二年起將每年十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四定為「世界哲學日」。其宗旨在於,敦促哲學普及教學的進展,鼓勵人們積極運用理性思辨反思社會議題、激發思想上的碰撞與對話,進而開展更加寬容與尊重的社會。正如同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Audrey Azoulay)女士在二〇二二年世界哲學日的致辭中所言:「為了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了實現和平的理想,我們知道必須要採取一種哲學方法,也就是說,置身於各種危機的喧囂之外,質疑世界的罅隙所在。因此,在涉及確定為全人類提供指引的倫理原則方面,哲學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也如此解釋為什麼我們的時代需要哲學:「面對錯綜紛雜的當今世界,哲學思考首先需要我們謙卑,從自己立場退後一步,參與理性的對話,並針對我們所無法左右的挑戰,共同提出應對的措施。這才是教育開明的公民,使其免受愚昧和偏見困擾的最好方法。我們遇到的困難愈大,愈需要通過哲學來理解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問題。」
哲學是「有用」的,秉持著這個精神,麥田在二〇二二年推出ithink書系,規畫每一年都固定推出「大師經典」、「哲普入門」、「觀點讀物」等切合台灣閱讀需求的哲學書單。首先出版講述斯賓諾莎的《不馴的異端》,為讀者引介這位影響力橫越四個世紀、為現代民主制度奠定基礎的哲學家。後來陸續出版了兼具內容豐富度與輕鬆幽默的《口袋裡的哲學課》、台灣哲學普及團隊「哲學新媒體」規畫的自然科學哲學史《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以及關注生命智慧與日常思辨的《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和《跟蘇格拉底學思辨》。也有跨越四大洲、歷時三千多年、觀點遼闊的《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還有對前總統李登輝影響最深刻的三本書之一《衣裳哲學》。再來是今年推出的「大人學」思辨課《成為大人的第一堂哲學課》,以及政治哲學名家拉莫爾集其研究之大成,闡述「何謂政治哲學?」的《為什麼我們需要政治哲學?》。
世界時時刻刻在變化,思想應是動態的。從隨時能閱讀的輕鬆漫談,到精采的思想展演,我們期許這個書系承接並延續人類對於世界的好奇心,回應著我們此時此地所亟需的思辨,最終引領我們反思對自身及所身處社會的關懷,學習成為超越國界的世界公民,建構共好共榮的國際社會,過上理想的人生。
作者:
麥田出版 編輯 吳貞儀
麥田ithink書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