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部分的高中生很不一樣,瘦瘦還是一臉稚氣的林君實能夠像大人般與我對談,處處替人著想,跟他聊天非常開心輕鬆,只是到後來阿姨我居然淚流滿面了。
因爸爸工作的關係,在上海住過兩年的君實,當時念復旦大學附設小學這個當地熱門學校,「那時候我升四年級,進去前要考能力測驗,考完校長把我爸叫去,說我的程度念四年級不太夠要不要再念一次三年級,幸好我爸決定先試試看再說。」但校長說得沒錯,一開始的確是跟不上的,「第一次寫作文至少被退回來六次。」
回到台灣除了作文的風格需要調整一下,其他學科因為有在大陸的訓練,很容易上手,在家附近的那所國中裡,他不但參加直笛團、自己包辦所有團務,會考時他也是該校唯一考上建中的學生。
「參加直笛團改變了我的人生。」上海的合唱團記憶很快樂,加上媽媽以前念書時也是合唱團,一回台灣他六年級就加入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並配合練唱的需要開始學鋼琴,「很喜歡合唱的感覺,人與人感情很深,我們唱歌要唱到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可見要多麼互相了解與配合。」
這些美好的音樂經驗讓林君實高一就決定將來要學音樂,找到方向並說服父母後,林君實開始擬定前進國外音樂系的計畫。為了兼顧課業與學音樂,他每年寒暑假自己先把下學期的課本念完,之後申請了地理、公民、化學、生物免修。
因為知道家境普通,沒辦法花大錢栽培,「不管什麼我都想用最少的錢達到最大效益。」打聽到德、奧花費少(德國免學雜費、奧地利只需繳一點雜費),音樂教學素質高,他便開始去學德文,「別人可能會從最低階開始考,我為了省報名費,第一次就報考德文檢定高階考試。」
到了高三,他一面準備學測、一面練樂器、一面學德文,還得開始收集歐洲音樂學校的考試資訊,即使千頭萬緒,君實學測社會組還是考了滿級,六十級分,不過因為疫情造成二階時間延後,剛好跟幾個音樂學校的實體面試撞期,他毅然決然放棄二階、提著行李飛往歐洲,十八歲的男孩獨自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巡迴考試之旅。
越困難越燦爛
「我是那種把我丟在最困難環境也能想辦法活下去的個性。」
國中在大家不看好的情況下,自己把學校直笛團維持下去;因為跟好友約定「建中見」,買了所有出版社的參考書默默寫完,最後考出三十六級分五科全對、作文滿分的驚人成績;連認識的音樂家都勸他為什麼不去當醫生或律師,音樂當興趣就好。但他還是想辦法說服朋友與家人,堅強自我實力,勇敢獨自去面對所有挑戰。
雖然這一切是如此辛苦、複雜、令人疲憊,但林君實一一笑嘻嘻地克服了,很快的,他收到不來梅藝術學院、萊比錫孟德爾頌音樂戲劇學院、科隆音樂與舞蹈學院、柏林藝術大學及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的錄取通知,「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曾到奧地利演出,我很喜歡維也納整體的感覺,於是決定去維也納音樂學院。」
「那你為什麼沒有考慮過大學畢業再出去念?」
「學音樂跟其他學科不一樣,很吃天分,年齡越小可塑性越高,大學這階段正是摸索風格的時期,希望給自己更多機會去探索,而不是等定型了再出去。」
「可是你有想過父母的擔心跟老師的勸導嗎?你這麼會念書,為什麼不能像他們說的,把音樂當興趣就好。」
「其實有段時間我的確掙扎著到底該選醫學系還是音樂系,」一直笑笑的君實突然正經起來,「但後來我想通了,我要的不是榮華富貴,只是希望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留下一些東西。」
「所謂留下一些東西指的是什麼呢?」
「如果將來有幸能在歐洲做出一番事業,我最後會想回來,把人脈、老師、朋友帶到台灣,改善這裡的音樂環境,我相信一定有很多雖然沒念音樂系但喜歡音樂的人。」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