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個人面前的我
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的名言是:「他人即地獄。」不過我比較喜歡西蒙波娃式的想法——與他人互為主體。我們既是主體,也是客體,「我們是因著生命中遇見的其他人,才得以成為自己」。
回到原點
夏曼.藍波安的回憶錄《大海之眼》,是一本我認為所有台灣讀者都應該讀的書。前幾年,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在網路上被廣傳。夏曼.藍波安回憶並寫下他的旅程,他一路與文明馴化的力量相抵抗的經歷。在他年輕的時候,「飢餓」經常是真實的,而不只是隱喻。因此他在《大海之眼》中寫出的話,讀來比賈伯斯更加真實動人的——那只能來自與「飢餓」(或許既是飲食上的、也是文化的飢餓)終身共處的人:「我的幸福是,飢餓像是天空的眼睛日日夜夜陪伴我,如是我血液裡的基因,與我長相左右,不離也不失蹤。」
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的名言是:「他人即地獄。」不過我比較喜歡西蒙波娃式的想法——與他人互為主體。我們既是主體,也是客體,「我們是因著生命中遇見的其他人,才得以成為自己」。
有些書,會讓我們看到某個「特別的他人」——因為與對方互動,才出現的自己;因為是自己與對方,才能出現的對話。這樣的互為主體。
派蒂.史密斯《只是孩子》,懷念她的摯友、也是藝術家羅柏.梅普索普的回憶錄。血緣上最親近的親人,有時未必能互相理解,甚至有可能是我們花上一生去解的謎。這些謎、這些因為重要他人而開啟的思考,也會構成我們存在的重要部分,如村上春樹寫父親的《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西蒙波娃寫母親的《一場即為安詳的死亡》。
回到原點
即使走得再遠,也有回到原點的需要。但是,原點是什麼?我們的原點在哪裡?有哪些書能帶我們回到原點?
夏曼.藍波安的回憶錄《大海之眼》,是一本我認為所有台灣讀者都應該讀的書。前幾年,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在網路上被廣傳。夏曼.藍波安回憶並寫下他的旅程,他一路與文明馴化的力量相抵抗的經歷。在他年輕的時候,「飢餓」經常是真實的,而不只是隱喻。因此他在《大海之眼》中寫出的話,讀來比賈伯斯更加真實動人的——那只能來自與「飢餓」(或許既是飲食上的、也是文化的飢餓)終身共處的人:「我的幸福是,飢餓像是天空的眼睛日日夜夜陪伴我,如是我血液裡的基因,與我長相左右,不離也不失蹤。」
大江健三郎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封面文案說是最適合親子共讀的書。其實我覺得大人別急著叫孩子讀,我們都該好好讀讀。想一想其中提出的,我們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得到知識的問題。
一些經常被歸類為散文的作品,江鵝《俗女日常》、柯裕棻《洪荒三疊》、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盛浩偉《名為我之物》,對日常的描寫,很奇異地,有時既及物,又抽離。有一種回到原點,卻不必沒有懷疑之感。這樣的作品,我也喜歡閱讀。
艾瑞克.萊特《命若星塵》,一位終身思考公平正義的社會學家,在臨終病榻上的思索。喬治.歐威爾的《我為何寫作》,也是小說家回到原點,反省自身終極關懷的思索。德國律師作家席拉赫《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收錄了48則雜文,有關法律、有關人生,非常有意思。王汎森老師的《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是他作為思想史學者,對「思想」在「生活」中的角色的探討,也很有意思。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