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知裡大口呼吸
閱讀不只是在告訴我們資訊。有些書的閱讀,可以顛覆掉原有認知和想像,讓我們重新地、在未知裡大口呼吸。
我在出版社面試新人的時候,常會問一個問題:有哪一本書曾經顛覆或改變了你的認知,為什麼?如果不止一本,請舉衝擊最大的一本。
因為我想,有過「被閱讀改變認知」的經驗的人,應該是最能夠當一個好編輯的——因為最能夠意識到人文知識的特點與影響力。尤其衛城是一家人文社科出版社,這樣的眼界非常必要。
比起「總是認定自己知道正確答案的人」、「認為自己不會錯的人」,有過「感受到想法被全盤顛覆、必須重新整理再出發」經驗的人,比較可信。意識到自己的舊思維被挑戰、並且能夠辨讀與吸收這些挑戰所帶給自己的養分,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種能力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必要的。
我自己在學生時代,受到影響很大的是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和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愛德華.薩伊德《東方主義》這些書。這些書的共同點,是都造成了典範的轉移,讀過之後,感到自己不可能再以之前同樣的方式思考了。
那種感到自己從原來的思考方式鬆脫開來,重新意識到自己無知,眼前有大片的未知展開的感覺,經歷過一次便一定會記得。那種讀完好像頭腦和眼睛都被雨刷刷過一次似的,重新好奇起來,重新認識世界——是這種感覺。
李維.史陀的《憂鬱的熱帶》也是我當時的愛書。後來讀到《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這本傳記,也覺得非常棒。
近年齋藤幸平《人類世的「資本論」》重新解讀馬克思晚期思想,皮凱提《資本與意識形態》企圖重新整理人類經濟發展與思想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也都有它們的顛覆性。
閱讀不只是在告訴我們資訊。有些書的閱讀,可以顛覆掉原有認知和想像,讓我們重新地、在未知裡大口呼吸,我認為這點非常重要。倘若很久沒有這樣的經驗了,那更應該繼續上路,尋找那足以顛覆自己既有認知、讓自己再次像個孩子般好奇的一本書。
因為當代的我們,是會必須一直面對未知的世代。
我們需要學會在未知中大口呼吸,而不是封閉起自己的邊界。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