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全書濃縮再濃縮,化為封面的一個勾人符號
不用具體的圖像,只用簡易的素材象徵、指代,這些作品深諳「少即是多」的策略,將書籍核心與魅力化為極簡的元素,向觀者丟出誘餌,讓你帶著好奇心靠近、理解並深陷。
01.《穿條紋衣的男孩》+《那些破碎的地方》
設計=之一設計/鄭婷之 出版=皇冠
經典作品《穿條紋衣的男孩》描述集中營的鐵圍籬兩端,納粹高官之子的男孩布魯諾與被關進集中營的猶太男孩舒穆爾成為好友,其中猶太男孩總是穿著一身藍白條紋衣服;多年後本書續作《那些破碎的地方》出版,從布魯諾的姐姐葛蕾朵視角出發,身為納粹後人,這個標籤終生追隨著她。
在出版《那些破碎的地方》的同時和前作新版一併推出,設計上兩本書維持同樣的風格──以局部元素(條紋衣、集中營鐵絲網)象徵故事主軸,對舊讀者來說極具辨識度,對新讀者而言則有足夠吸引力。
前作新版與續作同時推出,封面設計風格一致。
書名文字做燙黑加工。
將男孩身上的條紋衣服與集中營的鐵絲作為主要視覺元素,呼應故事。
封底上方有小插圖對應故事元素。
裡封僅保留書名等文字。
02.《私隱即權力》
設計=Something Moon 出版=蜂鳥出版有限公司
一本探討科技和數據經濟對隱私權影響的作品,畫面呈現以無數桃紅細線並列後匯集於一處,線條集中處指向「Power」字樣,象徵掌握了這些個人資訊,即掌握了權力的意涵。嚴肅的議題以破格的概念與元素呈現,視覺與構思都相當迷人。
無數線條集中於一處,通向「Power」字樣。
書腰上有呼應主題的手機底圖,且有許多我們熟悉的隱私權同意與face ID辨識等相關符號。
隱私字樣隱藏在桃紅色線條之後,象徵這些隱密個資通通流向某處。
線條匯集處除了書腰上的「Power」,書封上也有「Power」字樣,且書名文字構成使用*符號,象徵輸入密碼常見的遮罩字元。
前後書封都是同樣的桃紅圖樣,但形狀構造不同。
翻開前折口,象徵隱私資訊的圖形更加龐大。
裡封延續資訊匯流概念,以集中線將視覺導向書名。
03.《鱷眼晨曦》
設計=許晉維 出版=時報出版
小說《鱷眼晨曦》的背景設定在婆羅洲,因為一顆佚失的「砂拉越之星」鑽石, 主角和朋友划過甘蜜河、進入叢林,走上一趟命運多舛的旅程,且途中的確有鱷魚遭到屠戮。
書名本身意象就相當強烈,封面視覺呼應並加強了書名意涵。主圖聚焦「鱷眼」做局部呈現,並由黃色光暈漸層帶出「晨曦」元素,再以鋸齒邊緣的葉脈帶出雨林感,以精妙的方式帶出書籍主題。
在《野豬渡河》之後,小說家張貴興交出《鱷眼晨曦》,從封面開始將人拉入故事氛圍。
以眼睛局部呈現鱷魚意象。
書名燙黑加工。
裡封僅保留葉子圖像。
04.《他還年輕:吳晟二十一世紀詩集》+《泥土:吳晟二十世紀詩集》
設計=黃子欽 出版=洪範
有「土地詩人」之稱的吳晟關注書寫台灣土地,兩本詩集以年代劃分,在視覺風格統一呈現。本書設計師黃子欽善用拼貼,這兩本書的幾何圖形也有拼貼感但整體素淨簡單,加上復古標準字點綴,設計師與作者文字風格一致,並以顏色傳達兩冊憂傷與明亮的選題差異。
兩本詩集選入作品年代不同,風格上進行了統一,以不同色調作出收錄作品風格。
帶點復古的書名文字,讓整體畫面更有氛圍。
05.《夏日送葬:山川方夫作品選》
設計=許晉維 出版=新雨
書名採用書中同名篇章,描述一名男子多年後回到故鄉,在同樣的盛夏午後,遇見一列送葬隊伍,將他帶回當年留下遺憾、創傷的時空。視覺上以半圓形與漸層帶出盛夏日落意象,書腰印上另一色調不同的半圓,翻閱時有多層次的感受,設計師將自己常用的漸層畫面扣緊主題展現新高度,色調絕美,整體設計優雅迷人。
呼應同名篇章〈夏日送葬〉,封面漸層圓形以平面截斷,像是落入地平線的夕陽。
封面與封底圖樣相同,不同的文案排列其上。
文字下半部被截斷,也像是落入地平線而不可見全貌。
裡封是一完整的圓,和包著書腰的書封相互呼應。
色調迷人,將漸層手法呈現出嶄新樣貌。
06.《湊陣》
設計=陳恩安 出版=九歌
大紅圓底上大大的「湊陣」二字氣勢磅礡,連接到本書的宮廟文化題材,頓時帶來豐富意象聯想。紅色圓形可能是廟宇常見的燈籠,也可能是十二婆姐陣的紅傘,紅底黑字也讓人想到廟宇中「肅靜迴避」木牌。
設計師刻意讓大紅圓形中有無數小點,藉此帶出廟宇建築常見的色調與斑駁材質,「不是因為我在封面上放了一座廟,所以你知道這書跟廟宇有關,而是透過顏色、色塊、字體,讓你知道這是在講廟的事。」作者吳明倫擅用民俗宮廟元素結合當代潮流敘事,也是貫穿書中13個故事的元素,包裝不以過於具象圖素侷限讀者想像,也呈現出作者文字穿梭傳統與潮流的靈活自如。
封面上的大紅圓形加上具有份量感的黑字,十足吸睛。
細看會發現紅色大圓中有無數小點,象徵廟宇常見的斑駁材質。
左下有一小神轎圖示,是依照出版社建議而加入,讓讀者更快進入本書主題。
紅色圓形出現在封面各處,可以對應廟宇的燈籠、柱子色調等元素。
07.《瘋狂解析:從社會認知一次搞懂,憂鬱、躁鬱、思覺失調症等現代精神疾病的致病因子》
設計=吳睿哲 出版=群學
全書探討精神疾病的成因,並破除迷思,偏向學術類型的作品在封面設計上卻生動吸睛,以藍色線條混雜為亂髮、文字與幾何圖形化為五官,組合成可供辨識又不甚明晰的一張臉,使人聯想到患者發病時的渾沌狀態。瘋狂的成因、病徵的顯現方式、社會上對精神疾病患者的認知與偏見,每個議題都無法簡單劃分單一結論,在此龐大的議題上,用一跳脫框架之封面包覆,吸引你我進一步探究。
透過簡單幾何圖形與線條,加上文字排列,形成一張臉。
拿掉書腰後可見臉的全貌,且可發現由注音符號構成的眼淚。
書背上方以筆記網格呈現,像是病歷表。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