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伍迪‧艾倫手上的《死亡否認》
作者:大家出版 / 2023-03-10 瀏覽次數(3200)
艾維帶安妮去書店挑書,說自己對死亡議題有多著迷,當時他手上就拿著《死亡否認》。我不知道艾維到底有沒有把書看完過,應該沒有,不然電影結局可能有所不同。可能他會對安妮比較寬容,可能他不會投射那麼多自我執念在安妮身上,可能他不會那麼囉唆——但那就不是伍迪‧艾倫了。
至今我仍不太知道自己怎麼編完《死亡否認》的,因為它有點,嗯,艱深。涉及領域專精而廣泛。很難想像有一本書不僅橫跨哲學、精神分析、神學,書中論述也同時獲得這些領域中的研究者肯定,而它出版近五十年了,如今才終於有繁中譯本問世。當我邀請相關領域的學者與醫師推薦此書,收到的回音幾乎都是又驚又喜、一口答應。宋文里老師甚至說:「The Denial of Death 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顯眼的位置,發光了超過三十年,不曾期待它會出現中文譯本。現在可好,讀者之福,我很願意推薦此書。」
在作者歐內斯特‧貝克爾筆下,無論他引述的是田立克、齊克果,或是蘭克、佛洛伊德、佛洛姆、榮格,也不管這些名家的見解或是異中有同,或是互有扞格,貝克爾的書寫目標始終非常清晰堅定,他就是要試著從百花齊放卻也良莠不齊的精神分析學說中,理出一個人性分析的架構,試著說明「人」是什麼,而人這種渴求無限性的有限存在,在世上短短數十年的生命中,要如何找到意義。
存在主義作品在上個世紀曾經紅極一時,影響了不止一代人,無論卡繆或沙特,至今仍能在書店排行榜上看到他們的代表作,但《死亡否認》並不只是存在主義。它談了許多精神分析,甚至拆解佛洛伊德「死亡本能」的理論,試圖將其修正為一個更合乎邏輯的結論,但它也並不只是單純的精神分析學說或心理學。它在哲學與心理學之間遊走,最後再繞回神學(佛洛伊德若知道的話,很可能會恨不得自己死而復生),而它試圖呼應的,正是人類遠古以來從巫術到宗教,到哲學,再演進到科學的心智活動史,以及在那背後,人類「身體/自我」的二元性與對死亡的否認。它試著要指出,所有文化創造背後的本質都是宗教,但科學愈往前走的同時,卻愈抹煞人性中對靈性與神性的需求,導致現代人的失落愈深。回到宗教的懷抱裡,不是逃避,是因為人性原本就渴求對肉身的超越。又或者,現代人會選擇另外一條路,坐上諮商師的沙發,購買各種心靈大師的產品──說到底,背後仍然是宗教。
書裡有許多段落讓人忍不住深思,像是「人類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擺脫死亡和毀滅的焦慮。但諷刺的是,生命本身喚醒了這種需要。」只要活著,人就會焦慮於難逃一死;但死亡恐懼不可能毫不間斷地存在於心理活動之中,否則我們就無法正常運作。於是我們處於一種對生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狀態,一種「適當的壓抑」。我們會從「完全活著的狀態」往內縮,躲進一個庇護所、一個殼、一個謊言。這是以整個人類文化打造而成的謊言,貝克爾稱其為「人格的盔甲」。活在人格盔甲之中,我們得以繼續行走坐臥,思考工作,日復一日。曝曬於生命的真實之下,我們就得與自己的必死性與荒謬性正面對視。
於是某種存在悖論成型了:我們在欺騙裡感覺自由,在真實中飽受禁錮,甚至瘋狂。看似文學性的語言,卻貼切地描述出精神疾病的某種狀態。
我最近剛去看了《伊尼舍林的女妖》(Banshees of Inisherin),看完很難不聯想到《死亡否認》,還有書裡說的,現代人在尋求英雄主義時的必然失敗。電影背景是在二○年代的愛爾蘭,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鎮日都能聽到旁邊愛爾蘭內戰的砲聲作響,死亡陰影無時無刻環伺在側。島上的居民日日重複一樣的活動──到唯一的酒館去閒聊,直到某天,這樣的日常被某人下定決心打破。由於不想暴雷,還請讀者自己去看電影(再買一本《死亡否認》配著看)。簡言之,逃避「無意義」是所有人類的課題,追求「永恆的超越」也是所有人類的想望。古今人類的思想、欲求基本上是相似的,所有偉大的作品都與生命中的horrible與miserable有關。其實無論是恐怖或悲慘,兩者都能讓人在當下覺得雖生猶死,兩者的界線也細得稍不留神就會跨越。而透過那些寫得精彩極了的人生鬼故事,我們也能瞬間感覺到,存在的本身同樣美好得不可思議。艾維口中的「恐怖╱悲慘」,《死亡否認》裡其實有類似比喻,就是齊克果筆下的「荒誕╱瑣碎」。瑣碎的人是一般人,被社會提供的安全和有限選擇所保護,在某種沉悶的安全感中度過一生。衝破謊言而看到了真實,就會從瑣碎庸人成為荒誕之人,因為他看到了恐怖,卻毫無防護。《死亡否認》完全不是人生鬼故事的類型,而是讓你觀落陰的類型──它可能讓我們看見日常中的鬼。那些猝不及防的,那些默默崩塌的,或許都早有預兆,我們只是需要這樣的一本書,為我們時不時摘掉心靈的濾鏡。
大家出版編輯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