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風險社會的生存之道/嚴婉玲談《資訊判讀力:腦袋自主!抵抗假訊息、陰謀論、帶風向的生存守則》

  • 字級

資訊判讀力:腦袋自主!抵抗假訊息、陰謀論、帶風向的生存守則

資訊判讀力:腦袋自主!抵抗假訊息、陰謀論、帶風向的生存守則



「生存之道」這四個字看起來無比老套,甚至上個世紀的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有一本暢銷書就是《生存之道:對人而言最重要的事》,內容說的是我們要不斷自問為什麼活著,思考物我之間的關係,才能保持清明。但這裡我要說的「生存之道」,一,點,都,不,哲,學,僅僅就是,活下來所需要的技能,畢竟,這世道光是要好好活著都太辛苦了啊。




這世道怎麼了?光是2022年到現在,持續了三年的疫情仍未消散,去年此刻,沒有人料想到有一隻變種病毒叫Omicron。然後是氣候變遷帶來的無盡怪象,台灣在5月還感受到十幾度的低溫甚至合歡山下冰霰,南極卻出現了比均溫高40度的熱浪。烏俄戰爭還看不到結束的契機,苦撐待變的亞速鋼鐵廠終究被俄軍拿下。相較起百年前,兩次世界大戰間輝煌又混沌的1920年代,2020年代似乎毫不遜色。

 

保險公司在疫情還沒擴散前狂賣的防疫險,現在卻反悔不想理賠,代表連養了一堆精算師的保險業者都算不準吉凶,只好承認我們迎來「風險時代」,對未知的恐懼成為人心基調。各種有意無意的錯假訊息有了最好的人心溫床,而後果在個人層次是難辨是非,上綱到社會、國家層次則是對立而無法對話,甚至治理失能,讓風險更為凶險。趨避錯假訊息的技能在當下該當成為重要的「生存之道」。

 

但理應養成生活所需技能的學校教育有教這件事嗎?在台灣,40歲以上的世代,我敢保證沒有,那個年代的國民教育最重要的是養成溫順的國民體質,容易被國家動員而鮮少質疑,光是教材內容就充滿了錯假訊息,這層遺緒甚至危及今日。到了1990年代教育改革開始後,才有了一點點鬆動的可能,三十年過去,到現在108課綱,授課教師跟學校慢慢有了更大的空間可以教授因時、因地制宜的各種教育內容,雖然還稱不上能完全跟上風險時代的需求,但作為網路原生世代的青少年,虛實之間的轉換、辨認與適應能力已經比成年人來得迅速且具彈性,我們還是回頭擔心自己這一輩中年及長者的「資訊判讀力」吧。

 

IORG團隊成立於2019年,第一年我有幸做為團隊的一員,除了處理蒐集地方錯假資訊的研究工作外,也到處去巡迴講談,希望能跟不同地方的鄉親有更多直接、實體、面對面的溝通。在大城市的那些場次都不出意外,可以好好把投影片放完,看到同溫層聽眾理解的微笑及點頭,在花蓮、南投、彰化、馬祖等地的幾個場次,才讓我印象深刻。南投那次,承蒙當地市議員幫忙,來了許多長輩,那天投影機與麥克風時有故障,我乾脆關了這些設備,直接與長輩聊起天來,問他們知不知道什麼是假訊息,每個人都得意的說,他/她知道,「那些罵執政黨的通通都是假訊息。」而花蓮那場,則是有個社區媽媽,從活動一開始就戒慎恐懼(連身體的姿態也是抱胸昂首),我講到一半,她就直接大聲的說:「你們這個是政治介入社區啦!」然後轉頭離去。那些熱切拉攏的也好,嫌惡推開的也好,我所感受到的都是我無法跟對方輕易產生具信任感但卻可以合理質疑對方的談話,即使我帶了一身的兵器要來與各位腦子裡的錯假訊息大戰,卻連遠距射出飛鏢的機會都沒有,非常挫敗。

 

經過那一年至少30場的巡迴講座,我得出的結論是,對抗錯假資訊,真的不是一場兩小時的講座可以處理的事情,那些習以為常的,非黑即白的、簡單直觀的、權威崇拜的、渴求定論的思考,需要先被覺知、軟化才有機會取代、改變。但此途艱辛,手邊有一本工具書能在你不知該怎麼做時給些提示,在你覺得挫折時,告訴你其實別人也一樣──也許換個方式再試試?

IORG(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這群朋友,一路從義勇軍到正規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實戰經驗花了近兩年所整理出來的《資訊判讀力》一書,會是你在「生存之道」上的最好幫手。


 與一群年輕人共同創立台南新芽,投入各種社會運動、實踐及實驗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