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所有的錯綜複雜都是現在:側寫鄭宜農——12月選書《孤獨培養皿》

  • 字級

孤獨培養皿

孤獨培養皿

去年冬天,我迷上在家裡做焦糖布丁。今年春夏之交與宜農初次見面時,我便烤了一個布丁,裝在珐瑯淺盒中,一顛一晃地去找她。

可能是午後就喝冰透的氣泡酒,也可能是宇宙星盤的話題,即使是初次相見,但我感到自己不用過多力氣便接近了她。雖然她在一旁聽多於參與,但存在感既大又強烈,那個龐大是因為有根深深紮在身體裡,此刻的她是安全且開放的。

許多時候,一本書的描繪,一段關係的建立,需要見上幾次面,多談一些話,編輯與作者之間彼此試探摸索地找到某個卡榫,才能推動關係的前進。但那個慵懶親密的午後,不知道是因為酒精,還是因為奧祕的星盤,初次碰面的我們,便把書談好了。接著宜農便進入寫作之境:往回頭挖掘,往心裡喊出聲音,讓回憶或者時間代替回聲,傳到此刻,化為文字。

這本書的形成是非常動物性的,並且我是個不稱職的編輯,書寫的過程中,並沒有先擬好如安全繩索般的大綱。和宜農一個布丁之會談下來,只有一個共識,第二本散文集,她得要開始寫自己。

寫自己是一件多危險的事情,成年的宜農一半過著日常,一半縮小成幼時的自己,回到半山腰的北投氤氳之地,重返只有雨落而萬物停止的羅東,描摹與媽媽的皮脂親暱關係,與父親精神層面的相互依靠,與一棵仙人掌,一隻柔軟小狗,一盒模型玩具,一首歌,一次又一次對凝煉對自由對美對他與她與ㄊㄚ的追求⋯⋯

書名、編輯次序、裝幀設計,都是後話了,二十五篇散文,她平衡節制地寫出了自己,將之所以長成如今模樣,誠實真摯地形塑而出:有時過於掏心掏肺像個幼孩,有時又殘忍地讓自己反覆磨損,只為打開一個集體共感的空間,寫自己,卻和千千萬萬相連,滋養因被理解便不孤獨的靈魂。

我想像宜農站在名為人生的某段道路,猛然回頭,清楚地指出了來時之路,是那裡開始發生了轉彎,是那裡她聽見,並且長出了自己的聲音。

帶去給宜農的那盒布丁,其實因為移動而在盒裡碎裂了,倒扣在平盤上,我們用湯匙挖布丁來吃。邊吃邊聊一本還沒有被創造出來的書,而現在想來,那破碎布丁的龜裂,像掌紋,像《孤獨培養皿》隱隱的脈絡,一條指向過去,一痕是未來,但所有的錯綜都是現在。


施彥如
有鹿文化主編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台日合製戲劇《路》熱播中!其實這是一部日本作家寫給台灣的情書......

《路》的原著作者吉田修一來台灣像走廚房一般,抱持著對台灣的愛,他寫下以台灣為舞台的小說《路》。來看看作者本人與作家們怎麼介紹這本書!

485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