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幀設計/霧室(攝影/霧室)
〔聯合文學編輯說〕
醫師作家吳妮民的散文集《私房藥》,記錄了一段醫學生至住院醫師生涯的見證,也是向這個過程告別的儀式。
兼具年輕女作家以及專業醫師的身分,吳妮民延續散文抒情優美的傳統,將臨床醫學故事以文學筆法轉化,作品兼顧醫學人文之底蘊與文學內涵。特別的是,她的視角除了醫師的沉穩專業,更是年輕、慧黠而熱血的,因此這一篇篇動人的珠玉文章,對於談生老病死而色變的普羅大眾而言,其實分外具有讓人諸事釋懷的療癒奇效。
書名取為《私房藥》富想像空間,以醫學書寫而言,也更符合作者年紀與沉重醫室所對照出來的一絲跳躍感。因此我們想像中這本書的外在樣貌,應該也是不沾醫院血光,卻擁有能讓人看透時間與宇宙神奇韻律的知性感,因此請設計朝這樣的方向來發揮。
(攝影/霧室)
〔霧室說〕
讀了幾篇妮民的文字後,我稍微暫停了一下閉上眼睛。
她描述事情的方式有一種中性的個性, 像一條幽色的小徑,你跟在她的身旁,進入到當下時空中,在將要宣讀死亡的病人身旁、上解剖課、趴在操場上寫下連署書……,彷彿置身在現場經歷了這一切,因為她的誠實、細膩,已經都讓我們紅了眼眶。
特別喜歡其中一句話:「每一樣時間中的物事都在變化。它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細微地、難以覺察的變動。 宇宙亦然。」
(攝影/霧室)
如同生命與時間同時並存著,討論到最後, 我們認為計算時間的沙漏,細細的將這一段時間流向另一端的空間裡,這之間很耐人尋味。我們將沙漏平置,兩端的時間不再流失或增加,而是停在作者每一篇散文的時空裡。大大小小的沙漏,有的遠有的近,將平面的書封拉出空間感,平行於作者書寫時慣性的留白。
封面的視覺以插畫手法呈現,整體色調偏向溫潤的膚色,以富有手感的紙張印製,在書衣底下滲入淺淺的灰,像似醫院中獨有的一絲靜謐的冷空氣。比較有趣的是,沙漏中的沙,我們實際的將作者的文字浸入水中搓揉後,置入玻璃中,文字就變成一種呢喃碎語的呈現了。
將文章浸泡後再搓揉(攝影/霧室)
再將濕的紙張壓入瓶中塑型(攝影/霧室)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