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遊錄》就像一列駛進昭和年代的列車,滿載了人們在那個年代遺落的故事,從故事發生的1938年,悠悠回到2020年的當代臺灣。
以閱讀找出解謎之鑰
楊双子的最新長篇創作《臺灣漫遊錄》,以譯作《臺灣漫遊錄》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這一個作者發起、編輯讚聲從而密謀已久的大計,公開預購第一週便引起許多討論的聲浪,我們希望讀者從這部虛擬的譯作中得到樂趣及收穫,而不止於當作一策行銷手法而已。因此由作者公開發文,提早揭曉謎底:「2020年春彼岸於永和住處」(https://reurl.cc/0opa3K)。
《臺灣漫遊錄》雙掛名的作者為青山千鶴子與楊双子,而楊双子是雙胞胎姊妹——姊姊楊若慈與妹妹楊若暉的共用筆名,書中署名的譯者為若暉,相關的謎團,〈「2020年春彼岸於永和住處」〉一文已揭曉大概,在此點到為止。從編輯的角度來看,更希望珍惜剩餘的謎團,讓讀者用閱讀來解謎。
為什麼出版社願意大費周章、冒著風險,以名不見經傳的青山千鶴子名義,推出一部根本不曾有人聽過的小說《臺灣漫遊錄》呢?事實上,直到新書公開的前一刻,我們擔心的還不是它太過擬真,容易招致誤會,而是擬作畢竟有其極限,那顯而易見的「破綻」,會不會太過明顯了?「破綻」,也正是「解謎之鑰」,有賴讀者通讀整部虛構之作,抓住那把鑰匙,將整片虛構的織帳掀翻開來;但要抓出解謎之鑰,卻有賴讀者對於「真實」的理解。
文學虛構的內在意義
對於作者構想的支持,源自出版社第一次與作者開會。楊双子相當推崇對於時代、風俗場景考據精細的漫畫家森薰,尤其著迷他的代表作《艾瑪》、《姊嫁物語》,以及野田智以北海道愛奴族為題材的漫畫《黃金神威》。双子立下的志願是,創作出能為大眾所喜愛的作品,將下過的苦工細細埋藏進作品裡,讓讀者在娛樂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浸淫在這個重構世界中,對作品描述的的時代與文化耳濡目染,這樣的話,那些即將被遺忘的璀璨也許會被記住,而走過的時代也許不算消失於未來吧。
舉重若輕地,在長達八個月的時間裡,双子一章章寄來完稿的小說,因為需要做的功課比想像中更多,不免有幾度延遲交稿,向來對工作效率相當自律的她,對此相當焦慮與掙扎,但為了小說內容的細膩度不容妥協。終於在2019下半年完成這部「譯作」,2020年4月正式以「完整重譯本」的形式推出。
以此,我們可以回頭來問小說是什麼、文學是什麼?不論是青山千鶴子所作,或是楊双子所作,都是所謂虛構作品,以虛構的筆法,試圖呈現的,會是什麼呢?最粗淺地來看,《臺灣漫遊錄》描述1930年代的臺灣,由於日本人殖民統治而帶來許多現代建設,小說藉由日本帝國一位旅臺小說家與臺籍人士的互動,觀察殖民時期人民的心境與島嶼的樣貌,包含風俗信仰的改變及現代化交通設施帶來的生活型態轉變。昭和年間青山千鶴子之作,有可能因為想像與眼光的偏差而失真,2020年楊双子之作,也有可能因為查核史料的嚴謹與觀察眼光的細膩而寫實。但是,無論是何者,小說都不同於史料。
從楊双子舉例的那幾部作品來看,或可做出猜測:透過小說家之筆,倘若讀者受到打動,願意深深記住作家所愛的某個時代,得以同理深刻打動作家的某種情感,那麼作品的意義就長存了吧。
吃貨作家的穿越之旅
譯作是以文學形式虛構的外衣,以一位鐵道迷、美食鑑賞家之姿重現昭和年代女子情誼才是實。《臺灣漫遊錄》儼然是悠悠然搭著縱貫鐵道的火車,一路品嘗臺灣各地美味而來的一部「吃貨作家穿越之旅」。
《臺灣漫遊錄》耐人玩味之處,可不僅止於此。古語道「民以食為天」,即使說飲食文化就是一地文化也不為過。小說一到十二章點出了代表該章節的一品食物,全書之中因應情境而現身的食物理應不下數百種,富人有富人精饌、窮人有窮人吃食,夏日有消暑小點、冬日有暖身鍋物,當然日本九州仕紳之女有日本人不同於臺島人的品味。單說臺灣早年的海港、市集與攤販,乃至入了廳堂分屬漳、泉、客家等不同流派的宴客菜,都有極豐富的文化脈絡可探,更何況在日治時期臺灣本島人與日本內地人的互動中娓娓道來。
這些大菜、小點的亮相,無不埋藏著角色身分品位的線索,或者提點主角青山千鶴子、王千鶴情誼與內心狀態,輕巧入裡至故事中的時節推移,而又宏大地包涵整個故事的高潮迭起。若能解這千百道謎團,相信定可窺見作者虛構這部《臺灣漫遊錄》「2020完整重譯本」的真正目的。不畏艱難的話,請就此跟著小說裡頭一路從瓜子品嘗到蜜豆冰吧!
《臺灣漫遊錄》正式邀請入席。
吳芳碩
春山出版副主編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