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選書
我同時會喜歡很多人要怎麼辦?── 一月選書《道德浪女》
作者:郭姵妤 / 2019-01-07 瀏覽次數(12121)
如果有正義的鄉民在場,一定會對我說:「快逃啊!這是渣男卸責起手式,別傻傻被騙。否則以後渣男劈腿說謊被抓包,你就等著聽見經典台詞:『我一開始就跟你講了,是你自己決定要繼續的。』」
然而,我當下雖然有點吃驚,卻並不怎麼反感。對我而言,對方願意如此袒露內心慾望,總比隱瞞真實感受、口口聲聲保證會專一,最後卻做不到來得好。而且,這也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我們能夠開始討論彼此對親密關係核心價值的看法。其實,過去我向來有些懼怕進入傳統的親密關係,我厭惡那些隨之而來的束縛,不想成為誰的所有物,也不想一旦與人相戀,就得半推半就地一路走向結婚、生子、一生一世永不分離。然而,如果不想走這條多數人走的路,除了選擇獨身以外,我還能怎麼做?
想多了解一些相關資訊的我,在朋友推薦之下,到圖書館借了當時早已絕版的《道德浪女》。而這本書,就此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使我踏上了浪女之路。
你可能會想問,什麼是「道德浪女」?浪女不就是行為放蕩的婊子?哪來的道德?
在兩位作者朵思與珍妮的定義中,浪女其實不限性別、種族、性傾向、年齡與身體形象,只要你渴望自由、有勇氣歡慶性與愛,你就是道德浪女。真正的道德浪女絕非不在乎他人感受的自私鬼,有品的浪女自有其行事倫理,他們重視誠實與所有參與者的意願,也會極力避免傷害他人;他們認為感情關係與「所有權」無關,沒有人能夠擁有別人;他們會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如嫉妒、恐懼、占有慾、不安、憤怒),當「自己感覺的主人」,找出這些情緒的根源,並尋求伴侶與朋友的支持,但不利用這些情緒去責怪或控制別人;他們也勇於面對衝突、解決衝突,練習公平且健康地吵架。道德浪女拒絕遵循社會要求的那一套「應該」,他們的關係沒有約定俗成的規矩,而是藉由討論來訂立協議,協商出某些條件、環境與行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同時也尊重每個人的界線。
做個浪女容易嗎?當然不容易。你必須學習許多嶄新的觀念與事物,也得面對外界的各種評斷與攻訐,有時候你甚至會發現,某些負面評價其實源自你的內心。畢竟,我們都從小被教導,一生一世、一對一的異性戀婚姻,是情感關係的唯一正解,也是獲得幸福的唯一途徑。如果你的慾望不合乎這個框架,你就是「道德有瑕疵,心理不正常,而且違反自然」。
然而,不做浪女難道就能過得一帆風順,在世上找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與對方結婚生子共組家庭,從此幸福美滿至死不渝?
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現實生活中號稱一對一的情侶夫妻,仍時常出現無縫接軌、劈腿背叛、外遇、家暴等狀況呢?事實上,許多人之所以進入傳統的婚姻關係,並非全然出於「愛」,而是為了滿足社會期待、補充人力資源,或出於財產分配與投資風險的考量。
「一次只能喜歡一個人」、「愛一個人就可以控制他的行為」、「沒有另一半人生就不完整」、「年紀到了就該結婚生子」、「離婚會造成家庭破碎」等想法,成為我們社會中毋庸置疑的金科玉律。許多人為了達到這些標準,拚命壓抑自己的真實慾望,最後卻讓自己與身旁的人都身陷泥沼,在關係中彼此折磨痛苦不堪。
《道德浪女》想問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一定是對的嗎?難道不符合傳統的框架,就不能算是愛嗎?如果關係中的各方都感到愉悅滿足,也並未傷害到任何人,那些美麗且珍貴的連結到底有什麼不好呢?為什麼我們可以決定旁人應該愛誰、應該與誰共組家庭、應該怎麼去愛才是正確的?
《道德浪女》的兩位作者成為「浪女」已有三、四十年的經歷,如果社會要求的這一套,讓你覺得頗受壓抑、格格不入甚至是自我厭棄,你不妨讀讀她們的經驗,試著了解,如果不想要傳統的那一套,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場白說,「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道德浪女》想告訴讀者的卻是:愛、親密關係以及幸福的樣貌,不是只有唯一的那一種,只要你「浪有浪道」,誠實面對自我與他人,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就算你與眾不同,那也很好;就算你不一樣,也能夠獲得幸福。
郭姵妤
游擊文化出版社編輯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