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出一個最強大、最足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力量,你覺得會是什麼?
很多人也許會選擇「愛」,但愛太常被自私與戰爭摧毀;也許有人會說是「思考」,但思考總是被政治與意識箝制。又也許,有人會說是「自由的權利」,但這權利如我們所知,總會被犧牲。
到底什麼樣的力量能抵禦暴力的衝撞,在時間的沖蝕下完好無損?
在歷史的漫漫長路上,猶太人一路遭遇了無數意識形態、強權與武力的挑戰,最終造出了一種「方法」,造出了一座舉世最堅固的無形神廟。這神廟沒有形體,用不著一磚一瓦、雕梁畫棟;你甚至可以說它是「空」的,但正是這「空」的神殿,裝載了歷史一層一層積累而下,最深沉也最燦爛的文明力量。
這世界上大多數的猶太人都不住在應許之地上。
猶太會堂裡沒有偶像,他們崇敬的是經書《妥拉》上的文字。猶太人不親手觸碰《妥拉》,只以祈禱披巾的邊穗輕輕拂過;就連誦念經文時,也用指經標代替手指標示出誦念中的段落。和其他文化的宗教相比,猶太教看似疏離,猶太人與信仰之間的距離令人迷惑,而他們造出的守護自身文化的「方法」,更因為超越了土地、種族、宗教的脈絡而更令人難解。
與其問猶太人應該是什麼樣子,不如問究竟是哪些造就了猶太人?
說起猶太人,人們就會想到二戰、納粹、集中營,還有總是令人好奇的猶太致富法。我們看的總是歷史的結果、研究的是歷史結果的影響(尤其是課本上有的),似乎從沒想過要更深層探究猶太人強大卻又脆弱的矛盾形象,究竟源自哪個歷史脈絡?但當我們真的想一探究竟時,又發覺當中太多蒙昧不明。
只有猶太人知道身為猶太人是什麼感覺。西蒙.夏瑪這麼告訴我們。而正是這長期、彷彿刻意的蒙昧不明,讓我們需要了解猶太人的故事。
我們總是對自身的定位搖擺不定,往往宥於現實的形體和限制,認為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家人就會失去對自己的定位。然而,放眼猶太人走過的漫長歷史就會發現,真正充實的擁有、真正踏實的歸屬不是一群人、一棟建築物或一線國界,而是形而上高於一切、位於你我心底的存在。
黃淑真
聯經出版公司 人文叢書編輯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