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家謝裕民的長篇小說《我的游離性遺忘》最後一節最後半句話是:「整個人⋯⋯沒有『你』或『他』,我就是我,沒有分身」,灰暗的環境世界頓時明亮起來。全書最後一節是第118節,那是敘說者的天使數字。讀者於是恍然大悟,原來一開始即分「我」、「你」、「他」的敘說者,不僅僅是小說的多重觀點敘事形式,或小說家所安排的人設,以不同人稱發聲、說故事,而是分裂的主體——敘說者主體的分裂。
新加坡作家謝裕民的長篇小說《我的游離性遺忘》最後一節最後半句話是:「整個人⋯⋯沒有『你』或『他』,我就是我,沒有分身」,灰暗的環境世界頓時明亮起來。全書最後一節是第118節,那是敘說者的天使數字。讀者於是恍然大悟,原來一開始即分「我」、「你」、「他」的敘說者,不僅僅是小說的多重觀點敘事形式,或小說家所安排的人設,以不同人稱發聲、說故事,而是分裂的主體——敘說者主體的分裂。
作者:馬欣 / 2024-12-31
電影中的詩語言,是捕捉了眾生的絮語。義春筆下的村落是有「生命」的,一個集體共有,且經由彼此互看而成為的「真實生命」。因此那村鎮充滿了響動、記憶與絮語。義春的窮巷與小鎮存在於那不可靠的記憶中,而成為龐然之物,讓角色活在其中因他人的觀看、評論與眼神中, 始終成為一迷走的將軍般在微薄的自尊中載浮載沉。
提問、內容提供:臉譜出版 / 2024-12-27
2014年,艾蜜莉.孟德爾出版了小說《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以一場席捲全球的流感疫情為核心,描繪出末世裡的人性與希望,讓人驚嘆其對現實的先見之明。這部作品在2021年被HBO改編為影集,引發全球觀眾熱烈討論,成為疫情期間的一股文化現象。如今,這部作品在發表10年後由臉譜出版重新推出。面對重新審視這本小說的契機,艾蜜莉.孟德爾分享了她對這部作品的感受,以及創作過程中那些關於人類韌性、危機與希望的思考。
作者:廖梅璇 / 2024-12-26
香港女演員繆騫人飾演的周郁芬,在楊德昌1986年電影《恐怖分子》開端,寫下這樣的句子:「如果你了解季節,變化只是一種輪迴的重複。」 當時繆騫人如此美麗知性,散發著同代台灣女演員少見的都會幹練氣質,出演楊德昌的台北恐怖故事。三十八年倏忽而過,繆騫人已息影多年,周郁芬卻投胎轉生,連同片中丈夫李立中等角色,一併被作家陳慧引渡至小說《小暴力》,跨文本重生,透露出香港與台灣於文化與政治上,絲絲縷縷的多年牽繫...
作者:潘家欣 / 2024-12-31
修飾過度,陶作便會破損;又或者,好不容易燒成作品,卻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不小心磕碰、受傷了,那些傷痕又該如何面對?作者回想起年輕時曾經萬分珍惜、卻因為兩造都施力過猛,最後破損無可挽回的人際關係,將之比擬為修補陶藝的「金繼」工法,娓娓向自己和解:「當我能夠在原諒他人之前,懂得先原諒自己,鬆綁情緒重新回過頭去連結、修復關係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