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歷史上沒有科學革命這回事。然後,這本書就是要討論這個問題。
作者:DL / 2010-08-19 瀏覽次數(5493)
那時候的人也認為所有物體運動都有所謂的「本性」。物體是依其本性移動,以達到其最終的狀態。所以種子會長成樹、石頭會往下掉,是因為他「想去」那裡;就像人會「走向」某個地方。他們用人的行動解釋萬物運作。其實這些說法不無道理,老祖宗們看到現象,努力的找出其間的規律性,同時為他們想一個解釋的方法。所以,既然我這麼想這麼做,你這顆石頭應該也是吧?水沒有道理不是啊?仔細想想,或許當時才真稱得上是個萬物一家時代。
當然,現在不會這麼認為了。因為後來發生了科學革命這回事。
我們重新定義了這個世界。
只是這個新世界真的……沒什麼問題嗎?
史蒂文.謝平這本小書《科學革命:一段不存在的歷史》,一開始用了個嚇唬人的開場,「歷史上沒有科學革命這回事。」當然,他並不是要否定科學的存在,或是推翻『所謂科學革命』之後發現/發明的諸多理論。他只是比較細緻的,再次定義了一段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這三個字真的能代表17世紀的某一段時期嗎?還是只是存在於歐洲、知識階層、極小一部分「男性」科學家之間的交鋒論戰?當然,絕大部分的理論或歷史事件都是如此,永遠只發生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只是當談到所謂『科學』,這個我們當代文化中最受尊敬、似乎無庸置疑的成份時,也許可以讓人再多思考一下。
17世紀之前,我們依賴自身的經驗認識世界;17世紀之後可就沒那麼簡單了。我們「經驗」到的跟「學習」的世界開始不那麼一樣,雖說可經由重覆操作驗證的通則才可稱之為科學,不過畢竟是離人人眼見身歷的差了好一大截。再者,科學家也會煩惱著:你要如何讓別人相信你所描述的現象?
謝平在他這本小書裡,起了個嚇唬人的頭,然後用簡單的「what-how-what for」結構──「他們知道了什麼-他們怎麼知道的-他們用知識作什麼」,重新解釋了一次我們熟悉的科學革命。
一如書封摘文所言:
科學是我們當代文化中最受尊敬的成份。我很懷疑是否需要藉由繼續拼湊這些預言及神話來為科學辯護,來為科學注入價值。
無須否認,世界的詮釋掌握在某些人手中,我們也毫不懷疑的接受了。不過只要多一種新說法,就能讓我們重新思考所謂價值。而且說不定無損其地位,不是嗎?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