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法鼓文化提供)
▇實踐佛法的生命歷程
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廣教寺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隨軍來台,十年後於東初老人座下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繼之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後,即應邀赴美弘法。1977年,東初老人圓寂,返台接掌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法務,從此展開如候鳥般、東西往返的弘化歷程。
1979年,聖嚴法師於美國紐約創立禪中心(後更名為東初禪寺),立下西方弘化的根基。1985年,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為佛教教育開闢了歷史新頁。1989年,創建法鼓山,統整以往弘化工作為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有方法、步驟地來推動全面教育,以實踐「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近年來,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並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為推動世界和平不遺餘力。
▇為分享佛法而寫作
隨著繁忙法務而來的,是一本本著作的誔生。聖嚴法師曾形容:「如果不寫,便像自己飽餐了一頓美食之後,竟不肯推介給他人,豈能安心?正像我粗知佛法是這樣的好,就會想到一定尚有更多的人需要佛法的情形相類似。」
就是這份與人分享的熱誠,聖嚴法師從十七歲學習寫作開始,六十餘年來,已累積了上百本的著作,而且內容廣泛,包括了佛教史學、宗教學、戒律學、佛學入門、禪修法門、經典闡釋、生活智慧、遊記、評述、碩博士論文等,本本都是因應時空因緣變化而道出的智慧法語,因此,若循著時空因緣的脈絡,追尋法師弘法的足跡與學思歷程,便彷彿置身在歷史的洪流中,親睹了一代大師的生命風采與思想行誼。
▇人間比丘的足跡
法師的創作,始於山中閉關及赴日求學時期,主要著作有學術論著、佛教史學、佛學入門,正是為了弘揚正信的佛法,釐清社會大眾對佛教的誤解,其中以《正信的佛教》、《戒律學綱要》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正信的佛教》迄今在世界各地以數種語言印行,超過三百萬冊,凡是漢傳佛教所到之處,幾乎都有此書的蹤跡,也都深受其影響。
自1970年代末期,法師開始講經說法、指導禪修後,著作呈現多面向開展,以經典闡釋、禪修法門、生活智慧、遊記為主,前三種可說是弘法的內容菁華,最大的特色就是扣合現實生活,讓讀者在了解道理之後,能進一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使佛法中的智慧也轉化成了每個讀者的智慧。而當中最特別、也最引起讀者興趣的,莫過於遊記類。隨著聖嚴法師遊化的腳步,不但可以看盡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宗教、藝術與風情,從中亦領略到禪師待人處事、隨緣應化的風範,擴展了視野與心胸。
近年來,學佛風氣大開,生活智慧類的書籍明顯增多,這是法師推動人間化佛教的文字媒介,也是成果的展現。這一類著作,多半源自於對媒體閱聽大眾、學生、弟子、信眾等的談話,堪稱「契理又契機」,所以向來都是最受讀者普遍歡迎的,例如《真正的快樂》、《放下的幸福》等。此外,為弘揚漢傳佛教,則相繼出版了重量級的《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還有禪宗修行法門默照禪、話頭禪及觀音法門等的結集出書,便利了許多對佛法修行有興趣的人們。另一方面,外文書籍也逐年增加,尤其是禪修指導方面,可見近年來法師在國際間,已得到很大的重視。而於國際會議上的演說結集,則展現了法師寬闊的胸襟與國際視野,超越了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宗教與宗教的界線,將慈悲為本的和平理念傳揚到全世界。
▇超越煩惱、溫暖人心的文字智慧
綜觀聖嚴法師一生的著作,兼具通俗性、學術性、實用性、時代性、人文性,既是理論的,更是實踐的;既是知識的,也是趣味的,儼然是一套現代大藏經、智慧的寶庫。
多年來,聖嚴法師以文字淨化人心的貢獻,也得到社會的認同,並獲得各種文藝獎項,譬如《聖嚴法師學思歷程》獲中山傳記文學獎,《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獲中山學術著作獎,此外,還有文建會文化貢獻獎、總統文化獎及榮譽文藝獎章等。
然而最珍貴的,是法師的文字平實感人,涵容而不說教,自然而然地引領著讀者穿越煩惱的迷霧,迎向朗朗晴空,體會到真正的喜悅與內心的溫暖、富足。因此,只要您打開書頁,便能嘗到心靈的喜悅與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