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書籍好設計BOOK DESIGN

【書設計】大橋弘《1972青春軍艦島》設計概念

  • 字級


1972青春軍艦島-1
裝幀設計/王志弘(攝影/但以理)

1972青春軍艦島
1972青春軍艦島
第一次知道軍艦島是在2009年時,不經意的情況下,在評論家張世倫的部落格看見他貼出的紀錄片。

我從沒想過在小小的島上,能有這麼密集的現代建築群,因此立刻被這樣的廢墟所吸引住。往後幾年,這支紀錄片我或看或聽有數十次之多,也曾一度跟建築評論家徐明松相約一同前往。雖然最終並未成行,但幾年之後卻變成我的出版題材之一。

1972青春軍艦島-2
遠眺軍艦島(攝影/但以理)

日本軍艦島相關的書籍不少,但大多是成為廢墟之後的攝影紀錄之作,當我在搜尋相關書籍時,注意到《1972青春軍艦島》,從封面圖片就可以感受到它的不同,因爲那張照片並未聚焦在建築上,反而以人為主,充滿了個人經歷與故事性。這種特別的況味,讓我決定出版這個在台灣還不廣為人知的題材:軍艦島。

1972青春軍艦島-3
右為日文原版(攝影/但以理)

從我的角度看,日文版的設計並沒有將這本書詮釋得很好,因此設計上進行大幅改變是必然的。日文版的尺寸為15×21公分,作為一本以空間影像為主要內容的書籍來說,不算是最合適的開本,我希望它能再接近攝影集一些,讓圖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影像能更具張力。在檢視過日方提供的所有原始圖檔尺寸極限後,決定放大為17x23公分,並將原本的平裝版升級為硬殼精裝。

1972青春軍艦島-4
為使圖文有更大發揮空間,中文版開本變大,並改為硬殼精裝(攝影/但以理)

在構思封面之前,我就預設將與軍艦島有關聯的色彩和物質,作為選擇紙材與印刷加工方式的基礎依據,比如島上的清水混凝土建物與煤礦,直接對應的就是灰色調的美術裱紙與霧面的燙黑處理。軍艦島上的住宅規畫有些雜亂,不禁讓人聯想到舊住宅區裡常見的違章建築,我想透過文字的特殊安排來呈現這一個想像,因而必須將一些設計準則暫時拋棄,像是字型種類、數量的限制。我刻意同時使用多種字型:明體、黑體與楷體等等,編排與準確度上也盡可能降低設計慣性,更不依靠參考線,希望營造出些許素人美感。心想當文字出現在島上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時,可能會用多麼隨性的態度去擺設,對他們來說,設計可不是我們想的那個樣子,或許能夠說明也就足夠了。封面上「軍艦島」三個字,我將文字的意義直接當成形象來看待,把書中既有的作者手繪地圖、關於軍艦島尺度的標示數字,直接移植到文字上,完成文字由「義」轉「形」的特別安排。

1972青春軍艦島-5
從軍艦島上的建築與礦產延伸,封面裱灰色調美術紙,文字以霧面燙黑處理(攝影/但以理)

1972青春軍艦島-6
刻意使用多種字型、不依靠參考線,呼應軍艦島的紛亂印象(攝影/但以理)

這本書的圖文比重並不相當,日文版卻依舊採取一般圖文書並行的方式,而我希望中文版在寫真的部分能更單純,全書結構能更豐富有趣。要提升寫真在書中所占的地位,圖文就必須分開,各自獨立又彼此相襯,因此我將全書明顯區分成三個部分,依序為舊照片、文字回顧、新照片。在檢視照片時,發現圖片和文字之間的安排並不緊密,必須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去填補兩者岔開後的空缺,於是我從作者回顧的文字裡,重新編整出圖片順序,讓圖文更為貼近,同時試著將戲劇感放入,藉由過程感的產生來引導讀者的情緒起落。當讀者純粹閱讀過主要影像之後,再進入更詳細的文字描述,這時讀者就跟作者一樣,帶著「記憶」一起回到從前,此區塊我將影像採取類似分鏡圖的方式來與文字搭配,就像過去片刻的記憶一般,偶爾被提醒著。

1972青春軍艦島-7
1972青春軍艦島-8
以「分鏡」概念將日文版的文字重新編整於書末,讓前面的寫真更單純(攝影/但以理)

1972青春軍艦島-9
圖文各自獨立後,寫真部分更具力道(攝影/但以理)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好設計10周年紀念專題|出版社總編輯特別分享:10年書籍好設計的7種幕後現場

從出版創社、專業分工、華文/翻譯文學、商品企劃到出版的周邊效益,OKAPI特邀出版社總編們分享10年書籍好設計的幕後現場!

17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