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翻雜誌

【我的第一本《美術手帖》】沈岱樺:和藝術作品相互凝視

  • 字級


美術手帖特刊‧春季特別號

美術手帖特刊‧春季特別號


壽命超過一甲子的日本老牌藝術雜誌《美術手帖》,今年終於跨出日本,發行繁體中文版。它不只是日本與國際藝術世界的往來平台,更讓藝術日常化,走進普羅大眾的生活當中。

不論和藝術有多近多遠的關係,當你翻起你的「第一本美術手帖」,借的也好買的也好,看得懂日文或看不懂也好,無論如何,你就碰觸到藝術的指尖了。



和藝術作品相互凝視
文/沈岱樺

22歲前,藝術雜誌不出現在我的閱讀清單裡。22歲之後,認識了一些有趣的人,其中有些美術出身,有些是藝術喜好者,他們談論藝術的語言是抽象,卻也經常直接到令人頭皮發麻。當門外漢產生欲望想窺看藝術世界時,看《美術手帖》的確是一個很棒的提案,久而久之,我也開始注視藝術與我之間的關係。

會用這種視線閱讀《美術手帖》,肯定和身邊的朋友有關,大概在九年前念傳播所時,有位很好的朋友研究「藝術創作與跨文化影像消費」。這種題目在當年MSN研究熱潮居高不下的態勢,好友的研究看在我眼中,是非常不得了,宛如一種獨立的宣告,若用很粗糙的比喻,挺像喝可樂和威士忌的差別。

我經常跑到她的外租套房聊天,她桌上堆疊的《藝術家》,應該是固定閱讀的刊物,也是重要的研究文本。北京上海柏林倫敦,在她旅行的地圖裡總有藝術的事,那陣子跟著耳濡目染,我隱約察覺到,一本專業刊物,是觀看方式的養成。

不過,當時《美術手帖》之於我,還是陌生的。

幾年後,我到了農業主題的出版社工作,因從事編輯職務,陸續認識一些美術設計,到工作室對稿的第一件事,通常是先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參觀對方書架,差不多也是這個時期才認真拿起《美術手帖》翻閱。日本雜誌的強處,在於讀不懂日文,讀者還是可以透過漢字、版型,憑靠想像力進行「自主自想式」的閱讀。可惜語言始終是座難攀爬的山,當有知識渴望時,冥想派不上用場。

美術手帖特集:奈良美智回歸原點

美術手帖特集:奈良美智回歸原點

直至2013年,買了第一本由大藝出版的《美術手帖》繁中版特集,主題是「奈良美智回歸原點」,介紹2012年在橫濱美術館展出的個展「有點像你,有點像我」,奈良美智首度嘗試青銅雕塑。這是震災之後,他回到以土為根源的創作,直接與原始土塊搏鬥,靠著雙手把泥土黏上、剝下,放棄使用任何道具,直接以身體學習可塑性的原理。塑像完成後,再到鑄造所,進入將塑像轉換成銅像的作業階段。

特集也報導他畫不出像樣作品而苦悶的過程,包括提出自己變成主流的擔憂。「如果舉例來說明當時的心情,就好像獨立樂團突然變成主流音樂一樣。……我也以為自己是透過了作品,與畫迷建立了緊密的關係,一旦成為主流,那樣的關係就瓦解了。」我想像奈良美智的狀態有點類似「失語」,在創作中失去與自我對話的能力,情境肯定是悲傷的。直到他藉由雕塑製作,重新審視只在畫布上表現的繪畫,他甚至想,是不是連眼睛看不到的空間也能畫?

去年十月,剛好在倫敦旅行的我,因為朋友一則私訊通知:「嘿!有空去Dairy Art Centre看展」一查,原來是奈良美智「Greetings from a Place in My Heart」主題個展。展場裡大部分是繪圖作品、生活塗鴉,也展出2012年橫濱個展中「有點像你,有點像我」的青銅雕塑。其中有一間按照時間軸排列作品的展間,從日本學生時期到德國留學、移居美國至加大客座教授、返回國內創作等階段,從畫面的系譜,觀察畫家風格形成的過程,對觀者來說是有趣的。

因為《美術手帖》直擊青銅雕塑製作現場,以及一連串的奈良訪談,也讀到面對自己瓶頸的誠實,如同觀看奈良美智的作品,強迫與作品眼神對望的瞬間,我似乎也赤裸裸地站在作品前被凝視。一如他在接受藝術史家加藤磨珠枝採訪所提及,「關於我以往的創作,雖然自己沒有意識到,有種像是要破壞正統的表現方式般、自然地想要遠離它的單純。只是破壞過了頭,這幾年才開始突然自覺膚淺。

創作者如此,觀看者亦然。我們站在作品前感受,即便是無法表現創作的人,但因為各自的經驗脈絡,產生不同的思考。今天剛好也透過這篇邀稿,趁機回想身邊從事藝術創作的朋友,在我心中,是一群很常反省的人,創作道路即便不順遂,再加上藝術市場的現實,他們還是盡可能保持純粹,這些例子也鼓勵著我往前。

當然,有時候我也會瘋狂想著,如果給自己的考題是:做一本《美術手帖》給「門外漢」看,它會是什麼樣子?


沈岱樺
高雄鳳山人。自由編輯、企劃,喜歡從土地種出來的生活。目前正努力學習如何用有意思的編輯語言,讓更多人關注生活風土。現為雜誌《風土痣》編輯。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