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人一天的生活》竟能讓年幼的孩子煞有其事地看圖說故事,大人只需在旁微笑拍手,享受小娃娃的童言稚語!
《12個人一天的生活》只有寥寥數語,大人可能因文字少不知該如何說故事。但其圖像表現和故事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和認知,不識字的小讀者反而可直覺性地進入故事。
首先以雙跨頁介紹小鎮上12個不同職業的人,接著書中每一個雙跨頁──依時間軸,以重複句型貫穿全書,讓孩子抓到故事節奏;畫面上半部12個人物位置安排與前面介紹頁對稱,以簡單的圖畫結構描繪每位職人日常作息景象,圖像前後呼應,幫助小讀者理解故事發展脈絡;下半部則將敘事場景拉長呈現小鎮街景。所以,【早上八點】會發現,油漆師傅在上班途中;護士準備下班;老奶奶在澆花;街道上出現一群小朋友跑跑跳跳前往學校。同一時間大家各自進行不同的事。
因畫面呈現生活景況,孩子說故事時會將個人經驗帶入故事中,譬如看到麵包師傅拿著剛出爐的法國麵包,會聯想到和媽媽一起買又香又鬆軟的麵包;看到護士,會想到打針喊痛;消防員開著消防車,出動。少數角色因孩子的人生經驗尚淺較難理解,如小說家、快遞員、雕像,則需要大人適切的引導,幫助他們了解其角色。看似獨立的12位職人,因繪者精心設計人物位置,透過格線區塊設計,可瞧見人與人生活上的交集,如記者連線採訪廚師。書中圖像更處處藏有驚喜,等待小讀者發現並感受其成就感。共讀不再只是單向進行,而是雙向互動,讓說者和聽者都有滿足的感覺。
《12個人一天的生活》簡單的生活片段,透過圖像帶領孩子一起感受一起體驗,了解每個人在群體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貢獻,讓孩子開始思索,生活是什麼?並將此經驗從書本延伸到書本外,看看身邊的人物、環境有更多的想像,每一件看似平常的人事物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使原本的靜態閱讀轉而成動態學習。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