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早上一起床,你參考了在我的書坊裡買的食譜,做了一份不麻煩、份量卻足夠的早餐。妳邊享用早餐,邊翻閱手邊的旅遊書,腦海同時構思起今天的閒散路線,或者去看個展。時間差不多了,你準備出門,往鏡子一照,今天的你看起來真好。我的書坊,是你的生活姿態,我的書坊,是你週末的其中一天。
你試過憑想像比劃出一顆蘋果的大小嗎?接下來,盯著手裡那顆隱形蘋果,目測直徑是多少?那重量呢?雖只是一顆蘋果,吃掉就沒有了,但若放感情思量,其實可以延伸出很多意義的。而這便是我參觀了遠自東京來的「單位展」後的想法。
據說,這次在台灣的展場規畫和東京略有不同,但內容相近,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一百種生活器具一字排開,如實呈現了1到100公分的那面牆。這一百種生活用品絕非罕見,淨是些家家戶戶都有的平底鍋、蒼蠅拍、馬桶疏通器等,你知道這些生活用品,或許也都用過,只是當他們慎重其事的被置放於展場上時,它們的使命不再是烹調、打蒼蠅、通馬桶,而是各自代表46、49及50公分,如此如常的事物,為這展場平添了一種趣味。
由於展場裡各個主題多與生活相關,走著走著,我想起幾年前曾看過的《普通.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物件》,兩者概念不謀而合,多是將生活用品再次詮釋,讓人們重新認識日常的美。物品不會說話,然透過空間設計、將其聚合的主題,加上觀者各自不同的背景及生活經驗,一個展覽場域所能發生的對話竟充滿無限可能,一如以介紹東京選物店「DO」而策畫的《美的日用品》中所寫,「東西其實是會隨著擺放的場所及組合方式,產生新的風貌」,生活其實不是單一,而是充滿各種不同的風景,端看你如何發掘、創造。
在《美的日用品》中,「DO」的總監大熊健郎以「想跟它一起生活」、「想置放在身旁」為出發點,細說乍看平
凡物件的不凡之處。像是用松德哨子的超薄玻璃杯盛裝冰啤酒,看來和一般玻璃杯無異,但喝一口便知,因著其纖細超薄特性使冰啤酒變得細緻溫順好入口,握在手裡的冷冽涼爽感也不同。或許你會認為,不過是喝個啤酒,清涼暢飲最重要,但有時,只是容器改變,人的心情便會突然亮了起來,如同都是用來保存貯放食材的容器,許多人(我也是)卻獨鍾野田琺瑯,其理由除了實用之外,當然還有外型雅緻。生活的樂趣便在這細微的不同之處萌芽。
日常中不論吃飯、煮水或沖咖啡都缺不了道具,而生活在這個時代,選擇太多,以致購物成為一件簡單卻也困難的事,光是想買一只杯子,材質、尺寸、產地、通路、價格等選項都多到讓人目不暇給,更是容易盲從,而這也是以前的我。但如今,在每次消費前,我無不思考再三:有時想想,適不適合家中擺設;有時想想,除了物品原本的功能之外,有沒有其他運用方式。最終,才有所取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也為該物品尋得更多存在的必要性。生活的美感任由自己創造,就像在「單位展」中的物品,這些與我們如此息息相關的物件,原來如此多變。
只要對細節稍加講究,多點用心,每一天都會變得更加美好愉快,而與某件物品的相遇,甚至可能改變自此而後的生活態度。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