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異人茶跡2-拳山茶家》很過癮,這次故事份量比《異人茶跡-淡水1865》還多,頁數多達兩百六十頁,完整呈現了當時候茶農起居生活、場景環境以及背後的社會經濟型態,連當時各民族間的相互關係交流也充滿樂趣。
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是,移居拳山堡的中國安溪人引進故鄉的茶樹,因地利而發展出不小規模的茶園,卻因大菁的收購價格逐漸提高,茶葉不斷被削價收購,銷往南洋計畫也因故中斷,因此茶農紛紛改種大菁,這些原本以茶為傲的頭家們因失敗而放棄做茶的心酸,元慶元浩和新生代的茶家子弟都看在眼裡,為了再拼一次,寧願把握機會與陶德春生合作。看著這些因時代改變而不願再冒險的頭家們,無論看過幾次都覺得惋惜和心疼。
瞬息萬變的1860年代,接踵而至的難題讓臺茶推廣之路更加難行,不管是資金獲取、種族衝突、商業利益的優劣爭奪,都是考驗著陶德與春生,茶農們也等待著改變的契機,克服種種難關從來沒那麼容易,我想陶德和春生的故事還會繼續走下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