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2009年度之最│書籍館】我們開始在歷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者:DL / 2009-12-21 瀏覽次數(7883)
人文領域的書籍對許多人而言是有閱讀門檻的,要不你是非常關心政治、國際趨勢、社會議題;可能你是個軍事迷;或許你是長期研究、關注某個專門領域。當然,所有的書都可以簡單的做出區分:它是屬於深入的、比較專比較難,主要讀者可能就侷限在該領域重度參與者;或是屬於比較淺顯易讀、一般讀者也能接受,通常稱之為「普及類」的書籍。當然,跨類閱讀通常也比較容易從這開始。
不過大體而言,人文領域的書籍沒有具體的工具性,也不太能放鬆休閒,知識包裝增加了它的分量,卻也往往讓人望之卻步。只有歷史書是個例外。除了向來在文學或史學領域擁有固定讀者的歷史小說,近幾年百家講壇說史系列竄紅,蒙曼的《武則天》、王立群的《秦始皇》,易讀好看,又不失史學研究的考據推論過程,更進一步拓展了一般讀者對歷史書的認識。
只是距離還是在的,我們還是當讀故事般、保持距離的讀著;不太容易具體的感受到「人」在歷史中的位置,「我」在歷史中的位置。
直到一九四九成為一個話題。
2009下半年,書市出現多本以一九四九為題的作品,當中最為人熟悉的,當屬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及齊邦媛的《巨流河》。
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龍應台閱讀大量史料、實地走訪兩岸曾經經歷那段歷史的大小人物,以文學性的筆法,時而平實記述、時而高潮迭起,甚或直接以原始錄音記錄呈現,細細挖掘每一個所謂「失敗者」的故事,企圖呈現出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歷史。
相較於《大江大海》,齊邦媛的《巨流河》是另一種全然不同的脈絡。簡單的說,《巨流河》是齊邦媛老師的自傳,所以故事從東北一個體弱多病的小女孩開始說起。我們讀著這小女孩成長、讀書、經歷生命中的選擇掙扎,東遷西走了大半個中國、千里迢迢來到台灣;從少年不識愁,到了今日的白髮蒼蒼。
可是,它又不只是一本自傳。在齊老師直白的文字敘述中,我們靜靜的,讀了一個人的故事;同時也很清楚的感受到,我們讀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故事。小時候住醫院,隔壁病床怎麼老撒石灰粉?出門前得記著今兒個該「姓」什麼;或是坐著特別方便學生的郵務車,像包裹似載著返校讀書......從來我們當是歷史的、是故事的、是事不關己的,在這樣樸實平靜的描述中,清楚看到「一個人」是如此與時代緊密相繫。
年度之最的討論會議上,有位同事聊起了自己的父親;接著一個、又一個......好像有條線似的,我們找著了線頭;循著線,接下來就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所謂歷史,其實與每一個人都切身相關,我們真的感受到了。
年度之最的討論最後,有位同事說:對很多台灣人來說,這是一個開始。是的,我想尤其是對我們這一輩,以及將會越來越多,比我們更年輕的讀者們來說,這是一個和上一輩對話的開始、是重新閱讀歷史開始,可能也是跨類閱讀的開始。
所以我們很高興、也非常感謝在2009年,齊邦媛老師為我們完成了《巨流河》。也非常榮幸選擇它,作為2009年人文科普,年度之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