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創作獨白

關於死亡,唐.德里羅想要說的是

  • 字級

文/冬陽

「我自己一直認定,不在於垂垂老年,而是人到四十來歲左右,才是死亡意識最猛烈襲來的時刻,是驅之不去的死亡感知瀰漫於你心思的時刻,不管是你清醒,或是酣然作夢,也不管你勤勤懇懇的忙碌於現實人生,或偶爾墜入孤單的沉思之中,更不管你歡快勤奮,或是心思寥落,你都能嗅聞出多了一股死亡的異味於其中,死亡靜靜在一旁坐著,在你轉頭那兒,在你眼角的餘光之處。」

在閱讀《白噪音》之前,我極喜愛唐諾所寫這段描述嗅聞出死亡氣息的文字(摘自《閱讀的故事》)。雖然我還不曾多去揣想那一刻會在什麼時候、以何種型式到來,甚或我該不該憂慮每過一天就自然多接近死亡一天的距離,以及我會在何時以何種情緒真正掛起心來。

那一刻,我說的是擔心死亡到來而非正式降臨的那一刻,可能不必經由他人提醒,也不必受到什麼外在事件刺激,但我猜想大致像幾年前的某一天唐諾在辦公室裡隨口提起的情境:「有一天你會突然明白五臟六腑在身體中的確切位置,這裡是胃那裡是肝,清清楚楚分毫不差。」大抵有那麼點已經熟悉了這身臭皮囊,也開始準備慢慢熟悉瞧見死亡的味道。

就像是有能力在混雜各種光波波長的白光中看見彩虹、在集合各種音波波長的白噪音中分辨聲音一般。

跨過四十歲門檻的唐.德里羅,就在他四十九歲的一九八五年,交出《白噪音》這部嗅聞出死亡氣息的作品。

德里羅利用直白平鋪、帶點嘲諷的文字(很友善地不玩弄結構也不炫技),描述美國社會中一個平凡中產階級家庭的日常點滴,並在夫妻倆最常討論的「我們誰會先死?」這個話題上,逐步將抽象的概念與論辯化為具體的行動意識,以至於當故事進行至小鎮爆發毒氣災變時,驅動故事人物做出對應的決定。

然而,小鎮的毒氣災變並非突如其來、破壞一切的核子彈,更像是一介加速反應進行的催化劑,帶領讀者往更深處走去。

早在第一部「波與輻射」中,德里羅便大量灌注了美國的流行文化與文學典故,在故事裡透過媒體的傳播與家庭成員的論辯,建構起書名《白噪音》的另一層意涵──零碎的、嘈雜的、高昂的、紛亂如噪音的價值觀充斥,形成一股集體焦慮,並間接影響了第二部「毒氣事件」、第三部「戴樂光景」次第論及的「死亡與恐懼」,而拓展出所謂「百科全書式的視野」。

因此,德里羅的《白噪音》對於死亡的詮釋絕非宗教式的化約、禮讚神明與天堂且祈求救贖,而是層層堆疊出「死亡恐懼」的進程與多面向的思考,並留下一充滿想像空間、餘韻無窮的結局收尾。

期待唐.德里羅的下一部精采作品中譯問世。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四位小說家×四個光與暗的故事──李維菁、張國立、傅月庵、黃麗群的鱈魚角之晨

《光與暗的故事》由史蒂芬・金、傑佛瑞・迪佛、李・查德和麥可・康納利等18位天王級作家,一人以一幅愛德華・霍普名畫為題材,自由想像,創作全新小說,台灣四位不同風格的作家──李維菁、張國立、傅月庵、黃麗群也各自創作,為讀者提供了這幅畫各異其趣的故事版本。

354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