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性平閱讀LGBT

潘家欣 /從今天起,要成為快樂的社畜喔——讀《做書的人》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一眼看到書名《做書的人》,我自然而然以為,這本書的目標受眾,應是給台灣出版產業的相關工作者,來借鏡韓國的成功經驗(畢竟現在賣書實在是太不好賺了)。但是企劃這本書的陳夏民卻說:不是喔,這本書上市以來最熱烈的讀者回響,都不是來自出版業的人。

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都想看看別人工作的樣子啊。」陳夏民很認真的回答。

 抱著這樣的神諭式回答,我重新翻閱《做書的人》,猛然驚覺,這也是一本神諭式的訪談經典教材書。其中走訪的每一間獨立出版社,其實都是一則人生公案,值得借鏡的絕非如何做好書、賣好書,而是如何「做好人生該做的事」。

小時候總覺得人生其實選擇很少,一路讀書、大學一路念到研究所,終究不過就是去找一間還可以的公司待著、領著還過得去的薪水,被公司平凡無奇地使用,成為那成千上萬擠捷運上班納稅繳房貸的社畜之一,人生好像沒有什麼希望。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但是,讀著這本小書,一頁頁被其中的訪談內容打動。比方說,團隊訪談《概念誌》雜誌出版社Mission Camp的發行人金才珍,她就提到自己因為雜誌每月都要固定發行,才剛截稿完,又得追著下一個截稿日(雜誌人的心情永遠都是「死線已是十天前」,真可怕啊)沒完沒了的壓力,只能靠吃東西宣洩,理所當然變胖,直到「某天我照鏡子發現自己看起來很糟—我做出這麼好看的書,自己卻變得不好看。」這樣捶心肝之痛,真是令同為社畜的我一秒帶入共情。對啊,如果不是因為發現自己過度耗損變得醜陋,就不會開始好好運動,也不會思考耗損的意義,以及作品要帶給世界什麼樣的東西了。訪談團隊也對雜誌社提出最常見的職業靈魂拷問:「想一輩子做出版嗎?」而發行人與總編輯都回答:不會!因為「我們不是因為喜愛書本或想投身出版業而選擇這一行的,而是因為有想要傳達的訊息—那就是我們希望人們的日常能更好一些,不是『每天都差不多』,而是『生活過得不錯嘛』這樣的正向意義。」雜誌出版只是目前的媒介,如果有更適合傳達的媒介,就轉換吧。

 

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

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

映照在台灣的情況亦然,不,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語言是服務於思想,行動是服務於思想,心裡有真正想要說出來的話,用好的方式說出口。才是讓作品和團隊保持生猛有力的能量核心。為此,保持內核的能量與外在工具的機動性,正是現代各行各業的共同寫照,日日新而茍日新,這一點也應和了Mission Camp的封底標語:「我們每個月都會成為全新的人。

不過,理想雖然很燦爛,奮力奔跑時感覺也很好,但是實際報表的數字卻很慘淡,依照陳夏民的說法,看到銷售報表都會想要「捏爆滑鼠」,這種心情是否也是共通的呢?全書中幾乎每一個出版社都說是的。然而,除了捏爆滑鼠以及喝啤酒,還有其他方法可以來面對壓力嗎?「一頁出版」的發行人金泰雄以籃球運動為例,提出極為玄學的答覆:「出版工作很難設定競爭對手,而書籍從未知開始的整個過程中,目標設定也不容易。我的設計師或從事藝術創作的盟友也是這樣,缺乏明確的數據時會感到焦慮,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就像導航收不到訊號一樣。」鼓勵大家壓力一大就去三對三打球,讓漂浮無依的心在比賽中變得明確穩定,令人想起近來話題火紅的「正念練習」,讓自己只專注在當下的目標,不要去設想各種無法控制的事情,如此一來就會在辛苦的生活中獲得幸福。 

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5%的微改變,簡單有效的正念練習,提升自我調適能力,遠離疼痛、焦慮、壓力、憂鬱

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5%的微改變,簡單有效的正念練習,提升自我調適能力,遠離疼痛、焦慮、壓力、憂鬱

正念練習:75則日常禪定訓練,幫助你活在當下每一刻

正念練習:75則日常禪定訓練,幫助你活在當下每一刻

正念殺機【NETFLIX影集Murder Mindfully蓄弒待發】

正念殺機【NETFLIX影集Murder Mindfully蓄弒待發】


更加有趣的是,書中採訪的獨立出版社,有三十歲上下的年輕團隊,也有將近花甲之年的經營者。「詩冊出版」的朴惠蘭本為譯者,一人出版社能考慮的東西十分簡單,行銷策略也很簡約,出版社IG是女兒在幫忙管理,但是她出版的翻譯詩集卻有首刷兩千本、再刷一千本的數量,已經可以說是純文學類印量中的佼佼者。連IG也不太經營的出版社,到底要怎麼在這個行銷至上的時代活下去?這一點,她以賣得最好的艾蜜莉.狄金森的詩句來做出跳躍性的回覆:「醫學院一年級的學生很喜歡描述『失敗過的人才知道成功的滋味』這樣的詩句,因為學生大多數是重考才進得了這道窄門。人們都想擁有力量,成為強者,但其實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處於相對劣勢……狄金生的敘事總是站在弱者、少數族群的位置,令很多人能產生共鳴。『不是只有我這樣子』。』」

以文本原有的力量決勝負,因為文學最深沉的能量是陪伴,是同理,是共情。所以就算不出版熱門話題,只出版少數族群議題的書,仍然能獲得回響,因為沒有要說教讀者,只想說「其實我跟你一樣。」

做產業專訪的書籍,多半會著墨於產業的珍稀特質,例如訪問咖啡店,就會特別針對開店的地理環境、心路歷程、對咖啡的愛或是心路歷程來做書寫,再加上少許軟性的抒情筆調;本書的書名也讓人聯想起作家林立青的工地素描《做工的人》,演繹工地穿梭的各類職人奇事。不過,《做書的人》隱約讓讀者有一種瞻望的空間感:我們既是在觀看韓國的獨立出版生態,也像是在看時代的凋零與萌芽,看出版產業如何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短影音稱霸的時代被重擊,但是卻因此而長出不同的鮮活姿態。產業發展是生硬的社會學科,也是一個有機的發展過程。相比於其他書籍的「完成式」觀點,《做書的人》則稍微挪出讓讀者舒服的空間,我們在觀看「正在發生的事」,可以讓自己輕易帶入那個正在發生的時序,這樣的柔軟與寬裕,正是這本書要帶給讀者的禮物。

日本純喫茶物語:110間昭和老派咖啡店的紀錄與記憶

日本純喫茶物語:110間昭和老派咖啡店的紀錄與記憶

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


 相比於傳統商業理論鼓勵大家向前衝殺,「柔軟」與「寬裕」,或許也是出版業有別於其他類型的商業組成的獨特之處。或許,亦可作為各種夕陽產業的申論題—面對未知的挑戰,我應跟誰站在一起,我能為他們帶來何等的支持與慰藉?要如何如狄金森所言「活在可能性之中」?我有限的人生又應該如何「被用」?

 

我居於無限可能: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

我居於無限可能: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

詩人的祕密花園:啟發美國著名詩人艾蜜莉.狄金生的植物與場域,梳理其寄花於詩的生命隱喻

詩人的祕密花園:啟發美國著名詩人艾蜜莉.狄金生的植物與場域,梳理其寄花於詩的生命隱喻



在當代社會走跳,要能存活下去,說穿了,其實每個人都是工具人。生來都應該為人所用也要能用人,在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論中,被需要是快樂的、能被使用、能服務它者是快樂的,人生的基本命題就是成為社畜,唯一的差別是—你可以選擇成為一位快樂的社畜,或者不快樂的社畜;那麼,從今天起,就跟自己約定:我的生命價值,就是成為一名快樂的社畜!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電子書)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電子書)


作者簡介

1984年生,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獲楊牧詩獎、府城文學獎新詩獎等。著有散文集《玩物誌》;詩集《如蜜帖》、《如廁帖》、《妖獸》、《失語獸》、《負子獸》、《雞卵糕仔雲》等八冊;主編詩選《媽媽+1》;藝術文集《藝術家的一日廚房》;插畫作品有《暗夜的螃蟹》、《虎姑婆》等。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很遺憾,校園裡的性犯罪不是個案或偶發

    自2009年《教師法》修法立下所謂的「狼師條款」,從2011年起每年有50名狼師被解聘,2008至2016年全台有1705件師對生性侵通報案,其中不包括補習班、育幼院等非正式教育機構,每年平均213件,校園性侵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18840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很遺憾,校園裡的性犯罪不是個案或偶發

自2009年《教師法》修法立下所謂的「狼師條款」,從2011年起每年有50名狼師被解聘,2008至2016年全台有1705件師對生性侵通報案,其中不包括補習班、育幼院等非正式教育機構,每年平均213件,校園性侵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1884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