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帶你重返往日的幸福時刻──《暖被桌》和《放暑假》

  • 字級

暖被桌

暖被桌

放暑假

放暑假


  在樸實無華的描繪裡,流露懷舊情懷,重現一段美好時光。日本藝術家及繪本創作者,麻生知子的兩本作品《暖被桌》《放暑假》似乎帶有這種「重返往日幸福時刻」魔法。即使日本味濃厚,跨文化的讀者也能因此勾起與家人團聚、歡度夏日假期的回憶。感受厚實而溫暖的撫慰,如冬天的暖被桌;釋放壓抑後的清爽舒暢,如夏日泡在泳池裡。
 

小男孩康太一家五口為兩作的固定班底,《放暑假》則迎來了姑姑一家人。
《暖被桌》《放暑假》/©Tmoko Aso 2020&2023/遠流出版小男孩康太一家五口為兩作的固定班底,《放暑假》則迎來了姑姑一家人。
《暖被桌》《放暑假》/©Tmoko Aso 2020&2023/遠流出版


  《暖被桌》
《放暑假》是姊妹作,都是描繪五口家庭(奶奶、父母、男孩康太和一隻貓)一天的生活。前者是冬日,從除夕到新年;後者是盛夏,表弟妹一家人趁假期來訪。兩作都是以圖為主,透過角色之間的對話推進劇情,人物肢體動作生動,卻鮮少出現面部表情。然而,這不僅不妨礙讀者的理解,反而更容易投射自己的經驗於角色身上,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家中的一員。

  因為繪本呈現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那些對話,都是極為平常普通的日常。偷懶的父子,忘了媽媽的交代、奶奶的提醒,直到媽媽購物回來才開始要寫作業、打掃;兩位母親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都午睡了,一起坐下來享用咖啡和冰淇淋;鑽入暖被桌探險的孩子、熬夜等除夕鐘不小心睡著的孩子、在祭典玩得太開心不想回家的孩子、西瓜籽沾在手臂上的孩子,是不是都讓人很有既視感?或者,好懷念呢。

  麻生知子曾在受訪時提到,書中的角色是從各個時期的記憶裡長出來的;五口之家的原型就是她真實的家庭狀態,而要是你上網搜尋作者本人的照片,更會驚呼這不就是書裡的媽媽嗎?然而,她不只是媽媽,也是小孩,是書中出現的每一個角色。她提到,《放暑假》甫進入鳥居市集的跨頁圖裡,帶狗逛祭典的是她;出現過兩次綁著太鼓頭繩的人是她;法蘭克熱狗攤前揹著嬰兒的女人,也是嫁到異鄉、初為人母時的她。麻生知子將過去、現在所觀察到的、真實發生過的記憶,拼貼在同一個畫面中,讓繪本的時間感不僅是故事線的流動,對作者而言,還有過去與現在的重疊。

兩作都是麻生知子的真實生活記憶,也讓讀者代入與家人相處的回憶。
《暖被桌》《放暑假》/©Tmoko Aso 2020&2023/遠流出版兩作都是麻生知子的真實生活記憶,也讓讀者代入與家人相處的回憶。
《暖被桌》《放暑假》/©Tmoko Aso 2020&2023/遠流出版

 
  她畫物品也是如此。她畫的「像」,不是純然的寫實,而是記憶的再現。也可以說,她不是在描繪一個物品,而是畫出一種感覺。因為是真實經驗留下的印記,所以能帶給我們真實的生活感受。出現在畫中的每一件物品,包括食物和器物,不僅符合歲時節令,且能讓人一眼認出——某些具傳統文化特色的物品,非日本讀者較難理解,何嘗不是認識異國文化的機會。

作者用寫意不寫實的創作形式,重現腦海中的各種事件場景。
《放暑假》/©Tmoko Aso 2023/遠流出版作者用寫意不寫實的創作形式,重現腦海中的各種事件場景。
《放暑假》/©Tmoko Aso 2023/遠流出版

 
  閱讀麻生知子的繪本,食物是重點。無論是《暖被桌》中的橘子、仙貝、跨年蕎麥麵、新年的豐盛御節料理,或是《放暑假》中的夏日蔬果、以櫻桃點綴的素麵、祭典市集上的各式小吃等。還有還有,兩本書中都有出現的天婦羅,這一定是奶奶的拿手菜吧。因為最喜歡溫泉和吃東西,麻生知子畫食物用的不只是技巧,更是熱情,每樣食物看起來都十分美味呢。
 

兩作皆有親人齊聚的用餐時刻,仔細觀察可發現桌上菜餚都搭配著季節時令變化。
《暖被桌》《放暑假》/©Tmoko Aso 2020&2023/遠流出版兩作皆有親人齊聚的用餐時刻,仔細觀察可發現桌上菜餚都搭配著季節時令變化。
《暖被桌》《放暑假》/©Tmoko Aso 2020&2023/遠流出版


  以俯瞰視角構圖,是麻生知子繪畫的特色,這讓她筆下再熟悉不過的日常事物有了新鮮感,饒具趣味。在《暖被桌》中,俯視的觀察點是固定在桌子的正上方,除了奶奶燉煮年菜和敲除夕鐘之外,視點都沒有離開。這在連續畫面裡,產生縮時攝影的效果,表現出人與物的動態和時間的流動。暖被桌成為情感凝聚的象徵,呼應了冬天內聚伏藏的動向與團圓的意義。

《暖被桌》分鏡以單頁俯視定點呈現。《放暑假》則是多用跨頁演出當下各角色間的各自狀態。
《暖被桌》《放暑假》/©Tmoko Aso 2020&2023/遠流出版《暖被桌》分鏡以單頁俯視定點呈現。《放暑假》則是多用跨頁演出當下各角色間的各自狀態。
《暖被桌》《放暑假》/©Tmoko Aso 2020&2023/遠流出版

  
  而《放暑假》以夏天為主題,當然就要走出去。除了俯瞰構圖外,更加入不少廣角、傾斜視角變化,場景也不再是家中一隅,而是包括整個住家,及住家之外的游泳池、祭典市集、煙火大會等。

  不得不說,《放暑假》的構圖令人著迷,空間佈局別具新意,麻生知子用一種把立體空間拉平展開的方式,採多視點構圖,讓看起來很真實的東西,存在於一個不真實、矛盾的空間裡,例如市集街道下方的人是倒立的。但讀者不會覺得格格不入,反而別有一番趣味。

  同時,她也巧妙運用不同形態的點線面元素,其大小、擺放位置、顏色,都經過深思熟慮。以孩子們午睡的畫面為例,樓梯與和室拉門的斜線,平衡了下方庭院的三角區塊;深藍色梯形屋頂(橫向)的重量,被下方吊掛的彩色衣物與白色欄杆(直向)分散。在這個跨頁裡,角色之間好像有一條隱形的線連繫著做不同事情的家人。整體空間明亮、流暢、靜謐、和諧,彷彿還能聽見蟬鳴。

  如何呈現祭典的精彩與熱鬧,讓孩子不想回家呢?作者設計了一個開門大摺頁,「藏」在康太迷路的畫面裡。作者用低角度的單點透視構圖,將視覺焦點從康太手上提的金魚,穿過具威脅感黑鴉鴉的人群,由消失點導引到開門處。打開摺頁,世界突然變大,畫面中驚喜不斷!

《放暑假》裡展開的大拉頁裡,各式特色攤販都是值得細細觀察之處。
《放暑假》/©Tmoko Aso 2023/遠流出版《放暑假》裡展開的大拉頁裡,各式特色攤販都是值得細細觀察之處。
《放暑假》/©Tmoko Aso 2023/遠流出版


  《暖被桌》
《放暑假》有許多能取悅小讀者的樂趣,且兼具藝術之美、文化氣息,除了本文所提,圖畫中還有好多細節、彩蛋,值得讀者拿放大鏡去探索搜尋,就像我們從平淡生活中尋找樂趣一樣。對了,現實生活中的小康太,麻生知子兒子的畫作,也有出現在兩本書中,你注意到了嗎?那可是獨一無二的哦!


施佩君
兒童文學工作者。《兒童哲學雙月刊》編輯。
有時發表故事與繪本賞析於報刊雜誌。
著有《獸和一群長得很像的小魚》、《Les choses à se dire》、《尼克叔叔的書箱》等。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