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地,自由民主體制下台灣人認同在1992年以後,才開始朝向正常化發展。換言之,在人民形式上可以決定執政者(黨)的時代,台灣民眾對自己的認同仍處於曖昧不明的狀態。
那一年,認同自己「只是中國人」的占百分之25.5,僅次於「中國人(上位階)且是台灣人(下位階)」認同的百分之46.4。相對地,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占百分之17.6,而「無反應」的占百分之10.5。換言之,歷經長期「堂堂正正中國人」教育,在公眾調查表明自己是台灣人的雖然較之前增加,不過其中大多數仍認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沒有台灣政治主體性的認同。
此後,認為自己「只是中國人」的比例迅速下降,認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緩步下降,而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的認同則逐漸上升,1995年超過了認同自己「只是中國人」的比例,而在國民黨再度贏得大選執政的2008年,超過了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並從次年開始,認同自己「只是台灣人」的比例占了台灣全體民眾的百分之50以上。
在李登輝總統執政的1998年前後,張炎憲學長開始召集同好,推動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論述,希望強化台灣人認同,而當時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加上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仍占全台民眾的五成以上。
《典藏台灣史》與「大人的台灣史」
就歷史教學而言,1998學年度國中「認識台灣」課程正式展開,這也是台灣學校教育台灣歷史不再附屬於中國歷史之下,而有自己獨立歷史課程的開始。而第一批國中入學接受「認識台灣」教育的學生約出生於1986年。不過,1999年開始,高中歷史的台灣史比重提高到中國史架構下的4章,2001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下,「認識台灣」又告一段落。2006學年台灣史自己獨立為一冊的高中教科書開始使用,直到今天。
換言之,1998年以前進國中的台灣民眾,不是只接受中國歷史教育,也只能接受台灣史占中國史一小部分的教育,而這也是炎憲學長開始規劃推動《典藏台灣史》的時候,當時13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沒有機會在中學接受完整台灣歷史的教育。不過,由於當時台灣史學界朋友們處於被過度學術動員的狀態,一時之間成果無法產出。
2008年炎憲學長卸任國史館館長,2010年到2012年再次擔任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會長)期間,試圖推動一系列台灣史普及化的工作,希望可以促進台灣主體意識的進一步發展。2013年他取得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再次組成團隊推動《典藏台灣史》的撰寫工作。直到此時,只有27、28歲以下的台灣人民在學校讀過獨立的台灣史課本。
就此而言,《典藏台灣史》一方面希望提供「教科書沒有教的台灣史」內容,另一方面則提供過去沒有接受台灣史教育的成年人認識台灣,進而強化台灣認同。就此一層面而言,《典藏台灣史》也算是「大人的台灣史」吧!
台灣主體性與與學術專業
《典藏台灣史》總共分為七個部分,炎憲學長經過持續聯絡,決定「史前環境文化與人群」由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撰稿,「原住民史」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詹素娟教授撰稿,「大航海時代」由暨南大學歷史系林偉盛教授負責,「漢人社會的形成」由長榮大學台研所溫振華教授及政治大學台史所的戴寶村教授共同負責,「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由淡江大學歷史系林呈蓉教授撰稿,「日本領台與近代化」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何義麟教授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蔡錦堂教授共同負責;至於「戰後台灣史」,炎憲學長除自己參與這一篇的撰稿工作,也找我一起參與,同時準備章節確認後,再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的李筱峰教授一起參與撰稿工作。
而根據炎憲學長構想的全書架構,除了強調台灣主體性的觀點外,台灣與世界的脈動,貫穿了整體《典藏台灣史》的內容,從「史前環境文化與人群」到「戰後台灣史」皆然。
《典藏台灣史》撰寫團隊的教授們,是與炎憲學長多年交往的故舊和門生,研究台灣史和強調台灣政治主體性是團隊成員共同的特色。炎憲學長根據大家的學術專攻進行規劃,這套書的內容自然兼顧了台灣主體性與學術專業。
計畫啟動後,炎憲學長不幸過世,碰巧我和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負責同仁比較熟識,就在陳美蓉的協助下接手後續的聯絡和催稿工作。大家認同炎憲學長推動《典藏台灣史》的初衷與規劃,陸續完稿。之後,和基金會商量後,決定由長期推動台灣專業研究出版的玉山社負責出版工作,並在玉山社專業編輯的建議下,整套《典藏台灣史》分為七冊同步進行出版作業。
歷史研究的時空拘束性與現代性
歷史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研究不同,特別注重K.Mannheim強調的「歷史時空拘束性」,因此,歷史解釋必須注意歷史時空脈絡的理解。然而,如同一般歷史學者熟知的E.H.Carr提出的「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是現在與過去持續無終止的對話」,因此,除了歷史事件發生當時的時空脈絡外,研究者或是閱讀者所處的時空條件也相當重要。後者正是Benedetto Croce對歷史知識強調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書寫不可忽視當代價值的重要性。
炎憲學長最早想要推動《典藏台灣史》計畫時,正是台灣開始名列自由國家之林時。因此,正如《典藏台灣史》前言提出的:根據自由、民主、法治的價值做出與不民主時代不同的歷史評價,在某種意義上,正是歷史時空特色的體現。另一方面,在民主時代,注意人民生活層面的歷史,或是注重文化史與生活史的面向,是歷史書寫不可忽視的課題。
在民主時代,注意人民的歷史(而不只是菁英的歷史),或是注重文化史與生活史的面向,是歷史書寫的重要課題。然而,過度強調文化生活而摒棄政治的作法,實際上並不利於對歷史脈絡的掌握,也不利於做出歷史的解釋。
但是,社會依然存在為數可觀不願正視台灣歷史主體性的看法,也有的學者試圖在台灣史領域去「政治」,不僅迴避政治轉型之後對過去歷史再評價的轉型正義工作,有的更主張歷史教育去「政治史」,更不願處理具現實意義的歷史課題。
相對於此,炎憲學長構想《典藏台灣史》內容之時,就意識到:台灣住民所生存、所存在的歷史時空的環境,包括在現實的制度規範或是國家運作的狀態,以及台灣與國際、外界互動的情形,透過這樣的歷史脈絡才能有助於了解所謂人民的歷史。而重視不同時代的政治體制或政策對台灣的影響,也是《典藏台灣史》書寫的特色。
延伸推薦書目
作者簡介
薛化元
1959年生,台灣彰化人。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歷史系合聘教授,專攻為臺灣近代現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憲政史。曾任:政治大學文學院長、台灣史研究所所長歷史系主任及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會長)。
著有:《民主的浪漫之路:雷震傳》、《戰後臺灣歷史閱覽》、《台灣地位關係文書》、《「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台灣貿易史》(合著)、《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合著)等書;另著有學術論文數十餘篇。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