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年度百大

【2016年度選書|簡體館】觀看不會停止改變,藝術也是

  • 字級


近年來隨著影音串流技術的進步,帶來了新媒體的崛起,下班後打開電腦或滑滑手機,連上網路就有各式各樣的直播節目可供人任意選擇,這些新媒體因應現代人需求,提供與過往截然不同的觀看體驗。

但在這樣資訊龐雜的世代中,如何吸引觀眾的目光成為一門課題,於是緊接在新媒體崛起後,內容產業也跟著受到重視,怎樣把艱澀的理論轉化成平易近人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有趣之處,鍛鍊出講個好故事的功力變得重要。

在中國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有許多富含娛樂性的直播,也發展出不少知識型的網路節目,像是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宋鴻彬的《鴻觀》、高曉松的《曉松奇談》,成為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各領域的管道,在2015年梁文道主導策畫的「看理想」系列節目裡,邀請陳丹青展開以《局部》為題的藝術專題,節目的內容既不談藝術史也不講解繪畫技巧,而是引導觀眾透過他的眼,細看藝術史中容易被忽視的局部,節目上線10小時內點閱率就超過百萬。

《陌生的經驗》一書集結了《局部》節目十六集的講稿,將節目中出現過的繪畫、影像作品整理後一併收錄,

陌生的經驗

陌生的經驗

不像節目中稍縱即逝的畫面,透過文字,讀者更能細細品讀畫家的故事,也更能按著自己的步調欣賞書中所提及的藝術作品。

從傳統國畫到杜尚的雕塑,陳丹青分享藝術史中的有趣故事,其中梵谷的《海邊的漁夫》特別被提起,藉此點出藝術史上重要的轉捩點,畫家們開始脫離畫匠的身分,不再像過去被指定要畫肖像、宗教壁畫,而是出現更多藝術的形式,讓畫應該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是完成,變成藝術家的重要工作,賽尚許多的靜物素描中甚至出現看得到畫布留白,其後藝術史發展也越來越多探討畫面本身的嘗試。

對於梵谷這幅看似未完的作品,陳丹青表達了他強烈喜歡卻又說不上來的狀態,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約朋友一起去看畢卡索的畫展,朋友總會在旁問我畢卡索在畫些什麼,其實畢卡索原先畫了什麼也許不是這麼重要的事情,就像梵谷筆下模糊的漁夫的臉,讓人更能去體會畫面的構成、用色與筆觸,這些畫面不為了重現已經存在的結果,反成為新的真實。

有了跳脫框架的思考,繪畫突破傳統形式上的限制,讓藝術有更豐富的樣貌,回到印象派的年代,因為錫管的發明,畫家有機會帶著顏料到各個地方,即時捕捉環境光影,記錄當下最純粹、最直接的感受,莫內筆下的盧昂主教堂,在陰影處畫上了不屬於教堂白牆的藍色,卻帶來了更貼近現場的感受,印象派讓繪畫中的物體,不再僅依循物體原本的顏色,而是配合光源與環境的顏色呈現。

新媒體就像是今日的「錫管顏料」提供了新的技術,讓創作者有機藉著這樣的革新,提供觀賞者全然不同的體驗,在《局部》節目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新媒體的應用,讓觀眾拾起對藝術的熱忱。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