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 電子書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616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電子書)

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 (and Your Children Will be Glad That You Did)

  • 定價:360
  • 優惠價:252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OKAPI 推薦

  • 我們愛孩子是有條件的嗎?:從《小雪》看親子關係難題

    文/諶淑婷2021年03月05日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養育出幸福的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會讓孩子不幸?在這個多元時代,家庭的形式不斷被討論與修正,韓國作家沈允瓊的小說《小雪》就以兩個孩子的生命故事,探討「愛孩子是有條件的嗎」? 小雪:被愛的條件 本書以棄嬰小雪的第一人稱視角展開,她在育幼院成長,三次被收養又失敗, more
  • 不想教出倔強頑固的孩子,就不要做那種榜樣──心理治療師菲莉帕.派瑞談《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文/木馬文化,|,洪慧芳2020年06月24日

    菲莉帕.派瑞是心理治療師,著作《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同時榮登亞馬遜及《週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首。 這不是一本「完美」的教養計畫。《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 more
 

內容簡介

「沒有最好的父母,但有願意為了孩子改變的父母。」──20年資歷心理治療師給父母的最佳建議

  上一輩留下的影響,我們也很容易傳給孩子;
  愛是這樣;同樣的,不安與傷害也是。
  沒有父母是完美的,重點不是錯誤本身,而是我們如何改正錯誤。

  {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很可能就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
  成為父母後,每個人都會在孩子身上或與伴侶相處時,重新經歷一次自己的童年。我們會看見自己童年受過的創傷,以及這些問題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子或家庭。唯

  有願意回顧、整理、沉澱;才能從過往的經驗中修復自我、親子和好。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都不想把孩子教壞,但要如何才能做到這點呢?}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這本書將幫你:
  瞭解自己的成長如何影響你的親子教養。
  接受你也會犯錯這個事實,並學習如何改進。
  打破惡性循環,避免陷入窠臼。
  處理自己與孩子的感受。
  瞭解不同行為所傳達的訊息。

  ★關係整理、修復、和好的三堂課:
  這不是一本「完美」的教養計畫──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衝突或退縮的模式。

  從關係整理、修復、和好的練習中,覺察是什麼因素阻礙了親子溝通,相處時的負面情緒來自何處?怎麼做可以破裂與修復親子關係,讓它更加深厚。

  第一堂課:回溯過往經驗的回馬槍→過去如何影響現在?
  第二堂課:覺察這種現象/情緒來自何處?→練習覺察自我
  第三堂課:破裂與修復→不怕錯誤,只怕不願修復

讚譽推薦

  沈雅琪  資深教師、神老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親子教養作家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羅寶鴻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依姓氏筆畫)

  「這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可以做為你身為父母無力與無助時刻的心理支持。因為,這本書著重的不只是育兒技巧,例如如何餵食、如何哄睡、如何陪孩子讀書、如何建立規矩,更是告訴你,在育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把握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別太執著。

  所有的父母,在與孩子互動時,內在都上演著許多小劇場,不論是你是否察覺到。這本書,也會帶你去看清楚這些小劇場,在演著什麼戲碼,透過對那些瞬間想法與感覺的深刻覺察,反思自己的生命歷程,更加了解自己,並修正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與作法。

  這是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地方!」──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親子教養作家

  「演講上千場,發現到親子之間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只有『關係』而已。親子關係深厚,我們說的教養話語,孩子才願意聽得進去。關係緊密,孩子才願意說出內心話,與我們進行溝通。而關係的累積,父母絕對是掌控者,因為孩子都是非常的渴望得到爸媽的愛,可惜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卻用錯了方法。

  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往往是受到過往成長的影響。讓我們透過這本書,能更加瞭解自己,重新建立與孩子牢不可破的親子關係吧。」──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


  擔任心理治療師二十年,也是《紅》雜誌的答問專欄作家,自由寫作者,電視與廣播節目的主持人。

  她參與製作了幾部紀錄片,包括為BBC Radio 4製作的《兒童說謊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Children Who Lie)、《情感時代》(The Age of Emotion)、《屈辱》(Humiliation),以及為BBC 4製作的《性、謊言與吻痕》(Sex, Lies & Love Bites: The Agony Aunt Story)、《如何成為超現實主義者》(How To Be A Surrealist With Philippa Perry),另著有《心理治療圖解》(Couch Fiction: A Graphic Tale of Psychotherapy)、《如何維持情緒健康》(How to Stay Sane)二書,現與身為藝術家的夫婿葛瑞森•派瑞(Grayson Perry)一起住在倫敦,育有一名已經成年的女兒弗洛(Flo)。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MBA,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目錄

前言
簡介

第一部分 親子教養的傳承
過往經驗的回馬槍
破裂與修復
修復過去
如何自我對話
好父母╱壞父母:評斷的缺點

第二部分  孩子的環境
重點不是家庭結構,而是我們如何相處
父母不在一起的時候
如何使痛苦變得可以忍受
父母在一起的時候
爭論的方法
培養善意

第三部分  感受
學習如何包容感受
確認感受的重要
否認感受的危險:個案研究
破裂與修復及感受
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
床底下的怪物
接納每種情緒的重要
要求快樂
從感受中轉移注意力

第四部分 奠定基礎
懷孕
交感巫術
你是哪類家長?
寶寶與你
規劃分娩
講述分娩經驗
乳房爬行
最初的關係
支援:為了呵護孩子,我們也需要獲得呵護
依附理論
強迫性的呼喊
不同的荷爾蒙,不同的你
孤獨
產後憂鬱症

第五部分  心理健康的條件
關係
互動及來回交流
如何開始交流
輪流
交流困難時:交流恐懼症
專注觀察的重要性
沉迷於手機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天生就有交流能力
嬰幼兒也是人
討厭的孩子是怎麼訓練出來的——如何打破那種迴圈
為什麼孩子變得「黏人」
尋找育兒的意義
孩子的預設情緒
睡眠
什麼是睡眠逐步推進?
幫助,而不是拯救
玩樂

第六部分  行為: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
榜樣
輸贏遊戲
以當下可行的狀況為重,別想未來可能發生什麼
行為合宜所需要的特質
如果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那些麻煩的行為意味著什麼?
早點積極投入時間,比較不需要被迫投入
以言語來表達感受有助於改善行為
解釋毫無助益時
父母應該多嚴格?
關於發脾氣
哭鬧
父母的謊言
孩子的謊言
界限:界定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為年紀較大的孩子及青少年設定界線
青少年與青年
孩子長大成人後
 

推薦序

等你當了父母就會懂!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親子教養作家


  小時候,當我抱怨父母時,我父母總會說:「等你當了父母就會懂!」我想,他們是想告訴我,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是多麼的用心良苦。

  但這句話背後,似乎也傳達出一個意涵,等我們有了孩子後,就明白了一切,也自然而然地學會如何教養孩子。所以,在我成為一個父親前,即使我早就是親子教養方面的專家,專門處理各種親子衝突或孩子的成長課題,但我仍然對一個軟趴趴的外星生命束手無策。我不會餵奶、不會哄睡、不會換尿布、不會幫孩子洗澡,也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玩耍。

  我承認,確實自然而然就會了;因為,孩子的尖聲哭泣往往逼著你學會。但是,仍然沒有人告訴過我,面對孩子,如何遏止自己想對孩子發怒的衝動、如何分配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在孩子身上、如何給孩子樹立榜樣、如何與孩子有更親密的交流。

  所以,在一個新生命的面前,我們常是一無所知的——儘管我已經是個外界公認的親子專家,我必須再度強調這點。如果有人可以在你迎接新生命之前,就給你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告訴你哪些該注意、哪些無傷大雅、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別太執著、哪些徵兆是自然的、哪些訊號必須提高警覺,那麼,也許會讓我們少走一些冤枉路——雖然,冤枉路是每個父母都必須走過的路。

  我一直很感激,在我女兒誕生後,我和太太決定把孩子送給保母托育。女兒的保母是個有經驗又溫暖的中年女子,她對女兒的細心照料,讓我們夫婦倆白天可以放心地工作;另一方面,她又像一本育兒百科全書,教會了我們許多新手父母該注意的事情,她最常笑著說:「別擔心!這是正常的。」聽完,我們都會鬆了一口氣。

  我們很幸運,遇到了一個優質保母,從而學習為人父母之道。而這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也有類似的功用,可以做為你身為父母無力與無助時刻的心理支持。因為,這本書著重的不只是育兒技巧,例如如何餵食、如何哄睡、如何陪孩子讀書、如何建立規矩,更是告訴你,在育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把握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別太執著。

  所有的父母,在與孩子互動時,內在都上演著許多小劇場,不論是你是否察覺到。這本書,也會帶你去看清楚這些小劇場,在演著什麼戲碼,透過對那些瞬間想法與感覺的深刻覺察,反思自己的生命歷程,更加了解自己,並修正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與作法。

  這是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地方!

  當了父親之後,每當我想起我父母常說的「等你當了父母就會懂!」這句話時,我想到的是,我終於明白小孩有多麼難搞!以及,我也會繼續與這個難搞的小孩拼搏下去,樂此不疲。因為,當孩子展露笑容時,一切都值得了!

  這一點,我真的懂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9775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4MB

會員評鑑

5
9人評分
|
7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5.0
|
2025/01/01
2024年讀完的最後一本書,是美國心理學家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關於親子教養的名著《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 (and Your Children Will be Glad That You Did)),菲莉帕開宗明義,說這本書不重訣竅與教養技巧之類。我起初十分狐疑,思忖著:不然這本書要講甚麼呢?看完,我很慶幸我讀了它。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的內容,主要著重於親子關係,而其對象主要是身為父母的我們。書中提及溝通的重要,當然,為人父母的都知道,但到底要如何溝通?對於孩子們做出的那些,在父母眼中非理性的行為,我們的界線到底在哪裡?菲莉帕在書中強調的,不拘泥於訣竅及形式,而是視情況做出變通。身為心理學家的她認為,互動與理解,是最好的溝通,同時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因此,父母應視情況做出相對回應,而不是制式地要求情緒與心智尚在發展中的孩子要像大人一般必須遵守或一定得做些什麼。孩子與父母就像是彼此的鏡子,前者以後者為模仿對象,後者因為前者而觸發了過往的情緒,父母的自省與跟孩子之間的相處,決定了孩子的心性與人格發展。更重要的是—修補有裂痕的親子關係,永遠不遲。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不談教養技巧,父母的心態與對孩子的回應,才是重點,它說簡單不簡單,說難不難,重要的是身體力行,且持之以恆。這本書,兼具啟發及實用性,獲得如潮好評,合情也合理。
user-img
5.0
|
2024/12/26
我對教養書並不是很有興趣,但想知道跟孩子是否有更好的相處方式,所以我看了這本書。
書中有幾個我覺得不錯的部分:

⛤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來和他培養關係
不是只是把孩子養長大而已,而是以和一個人建立終生良好關係的態度去與孩子互動,讓孩子即使長大了也還願意和你分享生活、溝通閒聊。

⛤在孩子生氣時,幫孩子把情緒講出來
幫孩子說出情緒,在很多教養書都有提到,但我一直無法體會他的真意。直到在書中看到了姊姊因為弟弟出生行為退化及爭寵的小故事,而他的媽媽只是幫姊姊說出了情緒並陪伴,姊姊就像瞬間長大了一樣,行為奇蹟似的改善了。我才終於知道該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幫孩子說出情緒,而這真的改善了我與孩子間的關係。

⛤比起睡眠訓練,有一個更好的方式「睡眠推進法」
這個方法看起來很像睡眠訓練,但他是以孩子感到舒適和安心為前提進行的。如果你想要和孩子嘗試分床睡、分房睡,這個方法可以讓孩子覺得安心的情況下逐步達成。

書中還有一些篇幅針對備孕懷孕的準備、如何與孩子劃定界線,甚至到孩子說謊了父母該用什麼態度去處理。
我覺得這是一本實用的書,對我有幫助,也推薦準父母們閱讀。
展開
user-img
5.0
|
2024/10/26
簡單地總結心得:
1、父母必須很深刻地對自己進行剖析,了解自己的童年所經歷的傷害以及所帶來的人格缺陷,進一步地想像想要的親子關係。
2、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缺陷,並且也誠實地以「先是人、才是孩子的父母」面對孩子;當你承認自己的短處,孩子們意外地都能接受。

自己的心得:
這和我育兒的精神很像,而在這段時間內,我不但修復了自己童年的缺憾,也養出了大家認為的乖小孩(能夠面對、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裡頭有很多實用的練習課題,其實到現在我也一直努力著。給所有想要將人生重新活一次、想要彌補童年缺憾的父母。
user-img
Lv.6
5.0
|
2024/07/26
他們對自己的育兒方法其實就像這本書描寫的,充滿自己的想像與慾望。我不知道他們是成功還是失敗,但是我們的家庭吵吵鬧鬧,生活並不快樂。
user-img
Lv.5
5.0
|
2022/06/12

身為新手爸媽,這本書讓我獲益良多,我們因為沒有發現自己循著小時後的影子過著現在的生活,所以把父母對我們的模式,複製到自己的小孩身上。看了書之後,我很慶幸在我還來得及選擇改變方式的時候,我已經知道該開始改變。推薦給任何時期的父母、未來的父母,以及想了解父母的每一個人。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身心伸懶腰╯春季健康生活展  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2025世界閱讀日
  • 超譯阿德勒
  • 每日e書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