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
  • 電子書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暢銷新版)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652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暢銷新版) (電子書)

The Book of Joy

  • 定價:520特價:364
  • 特價再88折:320
  • 優惠期限:2025年05月08日止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OKAPI 推薦

  • 喜悅的泉源,祥和的綠洲,寧靜的深潭──讀《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文/李惠貞2022年08月09日

    我是先看電影才看書的。電影裡達賴喇嘛和屠圖主教幾乎不間斷的笑聲,震撼了我,整場試映會嘴角都不自覺上揚。回來讀書,由於影像如此深刻,我仍能從文字中聽到那超越苦難、充滿對人世間關懷的有力笑聲。 原來兩位宗教領袖並不是「談喜悅」,他們內外一致地活在喜悅中。 過往我對達賴喇嘛有著不符實 more
 

內容簡介

*新增作者訪談與彩頁,首次公開達賴喇嘛與屠圖主教會面旅程珍藏照片

  「面臨今日的諸多問題,我們更需要上一世紀的兩位傑出領袖的智慧。達賴喇嘛與屠圖大主教展現的精神與智慧,能指引我們在逆境與痛苦中找到喜悅與希望。只有當我們擁有喜悅、懷抱希望,我們才有可能找到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方。」——作者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榜|全球授權逾四十國語言|英美熱銷近百萬冊

  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五天相聚,解答一個永恆的問題
  分享如何穿越苦痛,重啟喜悅的智慧。


  經歷痛苦與失去之後,仍能發自內心地快樂嗎?
  面對生命中各種無法避免的磨難,該如何超越痛苦,擁抱喜悅而活?
  心智與心靈上該要有怎樣的特質與觀點,才容易感受喜樂?
  如何讓喜悅從一種稍縱即逝的感受,化為恆久的存在?
  人生最終該靠什麼獲得滿足與意義?

  上千個來自全球的提問,最多人的問題並非如何找到喜悅,
  而是在充滿各種苦難的世界,真的可能活在喜悅中嗎?

  兩位深受全球景仰的心靈導師,卻同樣經歷一生的苦難。達賴喇嘛二十四歲就被迫流亡,近六十年無法回家,卻仍擁有最有感染力的笑聲。屠圖大主教一生對抗種族隔離暴行,目睹人性的醜陋與絕望,卻堅定帶領南非走向寬恕的漫漫療傷之路。

  籌劃一年,以慶生為由,他們兩人在印度達蘭薩拉相聚五天,這可能是一生最後一次相見,他們卻選擇毫無保留地回答來自全球上千個關於喜悅的問題。

  年近九十,他們共同的體認,人生無法免除必然的苦痛與心碎,但是若能懷抱喜悅而活,即使困苦,也不會變得冷酷,雖然心碎,也不會因此崩潰。

  快樂無法外求,喜悅是一種面對世界的生存方式。

  大主教從未自稱聖徒,達賴喇嘛也稱自己只是一介僧侶,他們的人生嚮往,與你我並無不同。兩人的人生看來充滿混亂與苦痛,卻能在其中尋得平靜、勇氣與喜悅。他們說,苦為人所不能免,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苦痛,我們都能學會在充滿挫折與苦痛的環境,依然懷抱喜悅而活。

  書中除了兩人時而幽默逗趣,時而深刻感動的對談,分享他們對人生的體悟與許多真實故事,也從探討喜悅的本質、結合科學實證分享跨越負面情緒的方法──嫉妒、恐懼、孤獨、焦慮、失去的苦痛等,到獲得喜悅的八大心靈支柱,分享他們穿越苦痛的智慧。同時列出他們日常安頓內心的功課,讓讀者也能練習感受喜悅。

  這本書不屬於任何宗教、任何族群,這本書屬於你,你值得恆久的喜樂。

名人推薦

  「來!我們一起找快樂!喜悅是我想送給每個人最棒的禮物。兩位大師在這本振奮人心的書中分享最深刻的智慧。保證值回票價。」──歐普拉

  「沒有比現在更需要喜悅與同理心的時代了,還有誰能比屠圖大主教與達賴喇嘛更適合告訴我們該何去何從?這本美麗的書帶我們一同啟程,分享他們的友誼、贈予我們他們的智慧。帶給世界最明亮的希望與愛。」──理察‧布蘭森爵士

  「看似永恆的問題,他們的答案卻是當今人類最急迫需要的。」──《時代雜誌》

  「這份閃閃發光、充滿智慧、切合時下需求的禮物,是兩位超凡的精神領袖送給讀者的大禮。讓我們懷抱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困境中,仍有清楚可行的方法,可以尋得喜悅。」──《出版人週刊》

  「兩位精神領袖在書中分享,面對長年流亡的悲傷與種族議題帶來的暴力與苦難,如何保有對生命最深的喜悅。」──CBS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達賴喇嘛,丹增嘉措(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Tenzin Gyatso)


  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是藏族人民和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一九八九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二○○七年獲頒美國國會金質獎。一九三五年出生在西藏東北部貧窮的農家,兩歲被認定為達賴喇嘛轉世。達賴喇嘛長年熱心倡導用世俗方法培養人性基本價值,三十多年來不斷與各領域科學家對話與合作。達賴喇嘛四處遊歷,推廣慈悲、跨信仰理解、尊重自然環境,與世界和平。目前他流亡在外,定居印度達蘭薩拉。

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

  南非榮譽大主教,在南非追求正義與種族和解時期成為號召運動重要領袖。一九八四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二○○九年獲頒美國總統自由勳章。一九九四年,受曼德拉指名出任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開拓新做法,使歷經內戰與壓迫的國家得以向前邁進。他是「長者領袖組織」創辦主席,聚集全球領袖商議和平與人權問題。世人公認屠圖大主教是良心的聲音、道德的指標,也是希望的象徵。他深切關懷世界各地人民,教導愛和慈悲。他現居南非開普敦。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是作者、編輯,也是出版經紀人。Idea Architects創辦人兼執行長,協助理想家打造更有智慧、健全正義的世界。道格擔任屠圖大主教共同作者和編輯已超過十年。他曾擔任HarperCollins出版集團資深編輯,也曾在加州大學出版社擔任宗教書系編輯。他堅信書和媒體的力量可以催化下一階段的全球文化革新。他現居加州聖克魯斯。

譯者簡介

韓絜光


  台大外文系畢業,專職人文科普書籍與字幕翻譯。在天下雜誌出版的譯作有《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我們住在焦慮星球》等書。另有 《足球帝國》、《蕭邦的鋼琴》、《探險家學院》系列等。喜歡貓、角蛙和末日電影。譯作賜教:seed2341@gmail.com
 
 

目錄

作者序  與我們一同感受喜悅
作者序  凝視聖者的眼睛,發現喜悅泉源

Arrival──我們都是脆弱的

Day 1──喜悅的本質
你為什麼不會埋怨人生?
一切美好都伴隨著痛苦
一定要捨棄享受嗎?
最終極的快樂
午餐時間:兩個淘氣鬼見面多好

Day 2& 3──那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
你是尚待完成的傑作
恐懼、壓力與焦慮:我會超級緊張
沮喪與憤怒:我也會大吼大叫
悲傷與哀慟:苦難時刻更能凝聚你我
絕望:世界充滿痛苦
寂寞:沒有人不懂孤單
嫉妒:那個人又開賓士經過
苦難與困境:如何走出難關
病痛與恐懼死亡:那我還是下地獄好了
冥想時間:我來跟你說個小祕密

Day 4 & 5──喜悅的八大支柱
1. 觀點:遠近高低各不同
2. 謙卑:我盡一切努力柔軟
3. 幽默:大笑、開玩笑最棒了
4. 接受:一切改變的起點
5. 原諒:把自己從過去解救出來
6. 感恩:感謝我還活著
7. 慈悲:但願能成為那樣的人
8. 付出:滿心歡喜
慶祝時間:在西藏的街上跳舞

Departure──再見,我的好友

Joy Practices──喜悅的練習

養成精神免疫力
早晨立定一天的志向
克服阻礙喜悅的事物
培養喜悅的八大支柱
為每一天感到喜悅

致謝

後記 全世界因此更美好的旅程——作者採訪精華整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987789
  • EISBN:978986398781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0.6MB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影片介紹2-1

影片介紹2-2

會員評鑑

5
13人評分
|
1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5/04/10
我本人是民間信仰,一直懷疑世界兩大宗教的精神領袖,對談內容難不成會有共識?經友人強烈推薦,決定試讀。真的非常慶幸,能與此書相遇,書中傳達的慈悲與愛,不因身受苦難而改變,難以想像的大愛與寬容,都解釋了為什麼兩位能成為精神領袖。

有些問題,領袖也無法回答,例如:為什麼人要受苦受難?為什麼人要互相傷害?不能回答,但可以接受,接受後釋懷,釋懷後原諒,原諒是放過自己,不是懦弱無原則。

推薦給因「宗教」領袖而卻步的觀望者,本書甚少提及宗教差異,只有滿滿的愛與包容,是值得推薦的好書。
user-img
Lv.1
4.5
|
2025/04/10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閱讀心得

以溫柔筆觸描繪人生的終點與重生,讓人深思生命的意義與面對別離的勇氣,閱讀後感到心靈被療癒,學會珍惜當下與所愛之人。
user-img
Lv.3
5.0
|
2024/12/08
看看兩個大師之間的相處 他們見面時的喜悅 以及分離時的難過
他們都有悲傷的過去 像是流亡印度和對抗種族隔離
但他們現在的生活充滿著喜悅
user-img
5.0
|
2024/07/27
用很簡單的事情轉念,可以更深刻的體悟喜悅感受喜悅,是一本會簡單但想要繼續一探究竟的內容,會有酸鼻頭的時刻,會有撥雲見日的時刻,在生活上有深深的體會
user-img
Lv.5
5.0
|
2023/10/25

《兩位智者的對話》

最近常常在思索信仰、宗教等比較偏向性靈、哲學類的問題。剛巧,手邊有一本排隊很久的書,於是就順手拾起翻閱,想不到,讀後大受感動,很多疑惑也因此迎刃而解。野人獻曝,就將自己的一點讀後感與大家分享吧!

這本《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The Book of Joy)並不是一本新書,原著於2016年出版後,中譯本跟著在2017年上市,2022年電影《喜悅: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上映,出版社也順勢推出第二版。我手中的這本書,就是第二版。

2015年,為了慶祝達賴喇嘛80歲的生日,南非大主教屠圖飛越重山峻嶺,抵達印度達蘭薩拉,和達賴喇嘛相處五天,並共同回答來自全球對於「喜悅」的提問,在資深編輯道格拉斯.亞伯拉姆的協助與整理後,這本《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於是問世。全書紀錄了兩位宗教領袖充滿睿智的觀點。

關於戴斯蒙.屠圖,我大約十年前就知道這個人。除了知道他是南非大主教、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曾獲諾貝爾和平獎外,當年讀過他的《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彩虹之國的和解與重建之路》,更是讓我感動到熱淚盈眶。

在黑白衝突那麼多年之後,南非白人總統戴克拉克主動退位,並與曼德拉聯手促成黑白共治的新局,為了共同迎向未來,曼德拉主政後一年,決定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實現轉型正義。

身為「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屠圖大主教強調,「我們任何人都無權說『讓過去的事過去吧』,然後揮手間一切就真的過去了。我們的共同經驗恰好相反——過去的一切並未消失、沉寂。除非我們能徹底地解決一切,堅定地直視它的核心,否則它就會不斷回過頭來糾纏我們,甚至挾持我們;因為這正是它奇特的本質。」委員會讓加害人與被害人集聚在全國性的聽證會中陳述個人經驗,讓政府得以紀錄並還原過去的歷史。加害人坦承罪行,獲得大赦,被害人及其遺族也在聽聞當事人的致歉後,放下重擔。

這樣的制度和設計,與台灣這幾年促轉會的功能當然大相逕庭。台灣的轉型正義是不是另一種政治迫害與秋後算帳?與南非當年主張的真相、和解、寬恕精神,是不是相距甚遠?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不必多言。

至於達賴喇嘛這位尊者,他的言行風範就更加耳熟能詳。因為工作的關係,朋友之中有人曾親晤達賴喇嘛,事後,朋友在描述與活佛會面的經過時,眼神散發出來的光芒,燦爛耀眼到令人無法逼視。不在現場的我,總是好奇,是什麼樣的魔力與魅力,會讓第一次與之接觸的凡夫俗子感動至此?

這些疑惑,在這本達賴喇嘛與屠圖大主教的對話錄中都能找到解答。

就我個人看法,我感覺達賴喇嘛的人生境界甚高,他雖是宗教領袖,但不排他,不覺得佛教才是唯一正確的宗教。他說:「地球上七十億人口,超過十億人沒有宗教信仰,我們不能把他們排除在外。他們也是人,是我們的兄弟姊妹,也有權利過更快樂的人生,當人類大家庭當中的好成員。所以,要培育我們心中的價值觀,並不一定要靠宗教信仰。」他更大度的說:「世界上各宗教的信奉者別無選擇,必須接受其他信仰存在的事實。我們勢必得生活在一起。為了過得快樂,我們必須尊重他人的傳統。」、「信仰並沒有錯,問題出在信徒。」達賴喇嘛不自認自己高等一等,他一再強調,他只是這世界上70億人之一,與其他人無異。

就此,屠圖大主教也承認,如果只因為達賴喇嘛不是基督徒,所以死後不能上天堂,在他而言,他會認為這是一件不可思議之事。

達賴喇嘛說:「年輕時,我會忘記自己只是以一個人的身分,跟其他同類對話。那時的我覺得自己是不同的,但那種想法讓我感到孤單。正是這種人我有別的意識,使我們離人愈來愈遠。事實上,這種傲慢的想法會先造成寂寞,進而會讓人焦慮不安。」

達賴喇嘛對大主教說:「你有時候要我表現出聖人的樣子,一般人預期看到你規規矩矩的。但若你把自己看成一個普通人,只是七十億人中的一人,你就知道沒必要為我的行為吃驚,或覺得我應該表現得有所不同。不論何時何地,不管我是跟國王女皇總統首相在一起,還是跟乞丐在一起,我一直牢牢記住,我們都是一樣的。」、「主教,你誕生的方式和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是主教,出生的方式就比較特別。然後,當生命結束的那一天到來,你也會和普通人一樣死去。」、「人會傲慢,就是把自己暫時身負的角色,跟與生俱來的身分搞混了。」

「承認自己的極限和弱點不失為一件好事。這可以是一種智慧。明白自己在某些方面還不夠,才會努力求進步。」

其實想想,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正因為自己心底先存了「人我之別」的分別心,才會生出比較、競爭、嫉妒、優越感等種種心態。這世上的種種爭執、磨擦與衝突,不正因此而來?

所以,藏傳佛教有句格言說,人生的諸般痛苦,往往源於人平常互相如何對待:「對上嫉妒,對下鄙視,與同位者好爭勝負。」

大主教屠圖也說:感激你現下擁有的事物,對澆熄嫉妒很有幫助。達賴喇嘛說:「人會心生嫉妒,往往是因為太過重視物質財產,而不注重真正的內在價值。如果重視的是經驗或知識,並不會有太多嫉妒。」

達賴喇嘛與屠圖大主教對話時另一個重點是寬恕 。

面對中國強力鎮壓西藏,迫使達賴喇嘛不得不離鄉背井流亡海外長達五十餘年,達賴喇嘛要怎麼選擇寬恕?他解釋:「寬恕和單純縱容別人為惡,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大家有時候容易誤解,以為寬恕就是接受或支持惡行。不對,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把差別劃分清楚,行為者與其行為,或者說一個人和他所做的事。對於錯誤的行為,可能有必要採取適當的抵抗行為去阻止它。然而,對行為者,你可以選擇不要心生憤怒和怨恨。這才是寬恕的力量所在─不會被情緒蒙蔽,忘記那個人也是人,從而能用清明、堅定的心境應對壞事和惡行。我們堅決反對惡行,不只是為了保護那些受傷的人,也是在保護傷害別人的人,因為到頭來他們一樣會受苦。所以說,我們阻止他們的惡行,也是在為他們長遠的幸福著想。」

大主教說:「原諒並不表示遺忘某人的所作所為。不做出消極的反應,不臣服於負面的情緒,並不表示要對惡行不聞不問,或者任由自己再度受到傷害。寬恕並不代表不去伸張正義或讓壞人不受懲罰。」

大主教說:「寬恕 ,是療癒傷口、放下過去的唯一途徑。倘若不能原諒,我們就擺脫不了傷害我們的人,注定要被苦痛的鎖鏈束縛,動彈不得。除非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不然通過快樂的鑰匙將會握在他的手上,他反而成了監獄的看守者,囚禁著我們。選擇原諒才是奪回權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與感受,當自己的救星。」、「以眼還眼,到最後只會讓全世界的人都變成瞎子。」

追究惡行,但原諒行為者,這樣的觀點對我而言是個全新的體悟。但回頭想想,我們無法寬恕,不正是因為把行為與行為者綁在一起嗎?但要把兩者截然畫分,這須要非常高的智慧,我坦承,我很難做得到。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沉思良久:敵人的所做所為你或許必須反抗,但你仍舊能愛他們如同愛兄弟姊妹。

兩位智者也討論到各種情緒。

其實,人只有四種基本情緒,其中三種是所謂的負面情緒:恐懼、憤怒和悲傷。正面的只有喜悅,或稱快樂。探討喜悅,意義就等於探討讓人們不虛此生的原因。

屠圖大主教說,「找到更多的喜悅並不能讓我們倖免於人生中必然的困苦和心碎。」、「不過,假如能尋得更多喜悅,我們就不會怨天尤人,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態接受磨難。即使困苦,也不會因此變得冷酷。雖然心碎,卻不會因此崩潰。」

大主教說:「我們生來就是為了活在喜悅之中。這並不表示人生會輕鬆如意、毫無痛苦。而是我們可以轉身面向強風,接受這就是我們必須通過的風暴。假裝事情不存在並不會因此成功,接受現實是改變的唯一契機。」

但喜悅不常存,反而是痛苦常常伴隨人生。何以致此?

達賴喇嘛說:「因為有痛苦的經驗照亮,快樂的本質才顯得澄明。那些痛苦使人得以清楚看見何為喜悅。」、「很多人視痛苦為問題,事實上,它是命運賜給你的機會。哪怕困難,哪怕痛苦,你依然能處變不驚,沉著自若。」

達賴喇嘛也說,當我們發現自己以外的他人也正在受苦,自己並不孤單,自身的痛苦也會隨之減輕。「苦難和消沉並不能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重點在於我們可以運用這些事情,化逆境為轉機。」

所以,「苦難可能會提升我們,也可能會打擊我們,差別要看我們能不能在苦難中發現意義。沒有意義,毫無目的受苦,人很容易一蹶不振。但若能在苦難之中找到意義或救贖,哪怕一絲一毫也好,便能使人獲得昇華。」

佛學大師寂天曾說,痛苦對人造成的打擊,會使人放下傲慢。當自身受苦,連帶會對其他受苦之人興起慈悲,而由於自己遭遇過痛苦,也會避免帶給別人痛苦。

悲傷呢?

悲傷這種情緒讓我們願意尋求彼此的支持和扶助。大主教說:「如果因為凡事順心如意,我們才有今天的交情,那我們不算真正親近彼此。是那些困頓的時光、那些痛苦的時刻,是悲傷和哀愁,將我們緊密交織在一起。」

作者補充,悲傷是為了提醒我們愛得多深。沒有愛,不會感到悲傷。因此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悲傷,儘管不安、儘管心痛,但它其實是在提醒你,如今已逝的那份愛當初有多美。徘徊在眷戀、失落和思念當中,可以感受人生的豐富紋理,那些時刻就像碎散的織錦,散落在這個不斷被撕裂再重組的世界之中。

大主教說:「喜悅是一種使精神超脫物質的古怪力量。與悲傷相仿,通往喜悅的道路不能繞過痛苦和逆境,而是必須從中穿越。」

的確如此。無論是「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或是「揮淚播種的人,必歡呼收穫。」都一再印證,喜悅不可能從天而降,必須經過苦難和磨練。付出了多少,回報就有多少。

所以,本書作者也說,人無法阻止天降災厄,但其餘很多的苦難,人都能化解。災厄、病痛和死亡,都是生所必然,是人無可避免的現實。但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自尋煩惱,替這些再多添上理智和內心自造的苦惱。我們做出愈多不同的選擇,療癒自己的痛苦,愈能夠轉而幫助他人,用佈滿淚痕但也充滿笑聲的心靈之眼,平撫他人的痛苦。我們愈能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伸手擦去他人眼裡的淚水,也就愈能夠承擔、撫慰、昇華我們自身的苦痛。

喜悅無不伴隨著憂傷。事實上,正是因為有痛有苦,我們才得以感受喜悅、珍惜喜悅。確實,我們愈能正視自己和他人所受的苦,也愈能夠正視喜悅。

死亡呢?

達賴喇嘛說:「很多人一想到死就怕得不得了。我往往會告訴他們,要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環。有始就會有終。一旦我們能接受死亡是常態,遲早會到來,心態也會隨之改變。」

古代西藏一位高僧曾說:「要實際看出一個人心智發展的程度,就看他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能夠懷抱喜樂的心迎接死亡是最好的,無所畏懼次之,再下則是至少沒有遺憾。」

達賴喇嘛說的這句話讓我動容:「我寧可下地獄而不想上天堂,地獄比較多問題讓我解決,我在地獄可以幫助更多人。」

這本書裡也用各種場景的描述,來訴說兩位智者之間的情誼,但讓我最感動的是大主教剛抵達印度時,對達賴喇嘛說:「我覺得,我這一生最美好的一件事情,就是遇見你。」

而相處五天後,兩人要相互告別時,達賴喇嘛溫暖的指著大主教的臉說:「這張臉,這張特別的臉,我想,到我臨死的時候…我會記得你。」在臨終的時候,看到另一個人的臉,還有比這更真摯的愛的表徵嗎?

大主教聽聞後,感動得低頭沉吟,他只能說出「謝謝你,謝謝你。」

而我,讀到這段文字時,早已淚流滿面。
展開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中道,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驗證的,是完全符合科學的。楊定一全新作品《中道:未來的靈性道路》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每日e書99
  • 2025世界閱讀日
  • 一份值得熱愛的工作……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