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清明假期各項服務說明詳情

本月熱賣
  • 電子書
山與林的深處:一位臺裔環境歷史學家的尋鄉之旅,在臺灣的植物、島嶼風光和歷史間探尋家族與自身的來處與記憶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23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山與林的深處:一位臺裔環境歷史學家的尋鄉之旅,在臺灣的植物、島嶼風光和歷史間探尋家族與自身的來處與記憶 (電子書)

Two Trees Make a Forest: Travels Among Taiwan’s Mountains and Coasts in Search of My Family’s Past

  • 定價:380特價:266
  • 特價再88折:234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8日止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OKAPI 推薦

  • 2022年第二季OKAPI書籍好設計:巧思連發!19本越看越驚喜的書設計

    文/OKAPI閱讀生活誌,黃曉鈴,|,BIANCO TSAI,許晉維,高偉哲,高妍,莊謹銘,鄧彧,鄒駿昇,許家瑜,羅文岑,鄭宇斌,黃子欽,吳睿哲,木木Lin,Dyin Li,Dot SRT,廖韡,人良土兀,果多設計,徐睿紳,|,張志偉2022年07月15日

    第二季好設計挑選了19件作品,設計師們抓住書籍精隨同時兼具美感,每本都讓人愛不釋手。相比上季較多單本作品,本次除了比第一季入選件數更多之外,也較多系列作品,雖然分散在不同的表現分類中,還請務必關注這些系列作如何透過設計同時做到主題區隔與整體裝幀一致性,完整內容請看以下介紹。 善 more
  • 「臺灣之大,超過了我家族故事的格局。」──專訪《山與林的深處》作者李潔珂

    文/黃麗如,|,臉譜出版2022年04月14日

    《山與林的深處》作者李潔珂 Jessica J. Lee © Ricardo Rivas 【作者給臺灣讀者的話】 我從2016年開始動筆寫《山與林的深處》這本書。嚴格來說書中的故事在更早十年前,就已經在我心裡萌芽──當時試圖要用小說的形式講述我外公外婆的一生,但沒能找到行得通的創作方法。一直到2016,發現了 more
 

內容簡介

──《衛報》2019年度選書──
──榮獲2020年加拿大溫斯頓非文學類寫作獎──
──普立茲獎得主傑克.戴維斯、自然寫作名家羅伯特.麥克法倫盛讚──

一部結合自然寫作、山岳文學、旅遊紀實和回憶錄的詩意之作
「孕育了我親愛家人們的島嶼──臺灣,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小 野 千里步道發起人、作家
吳建龍 鳥書譯人、資深賞鳥者
吳怡慈 Emily Y. Wu 鬼島之音共同創辦人
黃斐柔 作家
黃麗如 作家
黃宗潔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詹偉雄 公視《群山之島》紀錄片製作人
鍾文音 作家
 
──感動推薦

加拿大籍的臺英混血作家李潔珂找到了數張謎樣信箋
她循著摯愛親人書寫於紙上的殘存記憶與片段文字
展開跨越太平洋的尋鄉之旅,踏上了那座名為「臺灣」的島嶼……

 
▌因阿茲海默症逝世的外公遺留的一封信件,帶她走上回返福爾摩沙的「尋鄉之路」
 
自從李潔珂有記憶以來,來自臺灣的外公與外婆,就住在尼加拉瀑布旁的平房裡,
外公在附近的義大利麵工廠做清潔工作,外婆則是家管,平時不苟言笑。
每逢假日、節慶,或者爸媽需要出差旅行的日子,李潔珂就會被送到外公外婆家,
也因此,外公與外婆是她童年時重要的陪伴者。
 
但到了李潔珂進入青春期,不多話但總面帶微笑的外公,因阿茲海默症逐漸忘了她是誰,
最後被送回故鄉臺灣高雄的安養院,不久後與世長辭;隨著衰老變得更加暴躁易怒的外婆,
也在數年後離世。母親家族過往的故事,眼看就要從此消逝──但就在外婆留下的滿屋遺物中,
李潔珂的母親意外發現了一件重要的東西:一封外公的信。
 
這封信中共有二十多張信紙,內容是他一生的自傳,可回溯到他在中國的童年,
在五四運動期間出生,在動盪年代中成長,在抗日戰爭期間成為中華民國空軍飛虎隊(美籍志願大隊)一員,
以及1949年隨國民黨來到臺灣擔任空軍教練的日子。寫到末尾,這封信開始變得重複、混亂,
最後戛然而止──這些信紙,或許正是他試圖保留不斷流失的記憶所做的最後努力。
 
從這封信中,李潔珂發現了她從未認識過的外公「曹崇勤」,而那些她感到陌生、對家族史來說卻無比重要的片段,
就遺落在她血脈的源頭之一──臺灣。因此,她決定在三十一歲這年回到臺灣,
試圖找出外公信中所寫的蛛絲馬跡,以及外婆生前的話語,追尋外公與外婆年輕時的過往,
以及家族的故事,並從文化與歷史中,深入認識臺灣這個既遙遠又親近的「家鄉」。

▌從城市到田野,從山林到海洋,以全身五感認識這座既陌生又無比熟悉的島嶼──臺灣
 
在這趟旅程中,她不只造訪家人曾居住的城市,探訪仍在臺灣的家族親友,
曾受過專業的植物學訓練的她,也進一步走入臺灣的山林,登上高峰,深入祕境,
也走向海洋與田野,企圖從她熱愛的自然中,用身體感受、探索臺灣這片壯美、神祕、多變而溫柔的土地。
 
她爬上能高越嶺古道、「黑色奇萊」、水社大山,走進阿里山中的堰塞湖「水漾森林」,
記錄下豐富的植物觀察,也前往臺南曾文溪口的臺江國家公園追尋黑面琵鷺的蹤跡;
她也爬梳各種史料與作品,從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前來臺灣研究植物的日本植物學家早田文藏、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的主角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福鈞(Robert Fortune),
到經典環保文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再到劉克襄、吳明益等當代自然文學名家,將豐富的知識與歷史編織進這部作品中。
 
本書結合自然寫作、山岳文學與回憶錄,娓娓道來埋藏在一個典型移民家庭背後的故事,
既是小人物的生命故事,亦是動盪大時代的縮影。書中交織著外公與外婆的人生故事,
以及李潔珂對家族故事、自然環境及自我認同的追索與反思。她從這些人與自然的過去與現在,
爬梳這個家庭、這座島嶼如何走到今日。敘事精煉而情感細膩豐沛的本書,既是關於一個家族的回憶錄,
也是一部近代臺灣小傳,更是一場以自己的全身感官去踏查、感受自身來處的雋永旅程,
也讓生長在臺灣的我們,能再次以嶄新眼光認識這座島嶼的美麗與不凡。

【各界讚譽】
「謎一樣的島嶼,詩一樣的身世──在各種各樣對臺灣這個美麗島嶼的書寫中,終於出現了一本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書。
一個臺英混血的環境歷史學家,從外公留下來的一封謎一般的信,開啓了她的尋根之旅。藉此向世人揭露了一個謎一樣的島嶼,
和詩一樣的身世。跳脫了過去一般人對臺灣歷史、文化、生態的觀點,看似遙遠,其實直指核心。」
──小野,千里步道發起人、作家

「作者以一雙有距離感的眼望向臺灣,因為身世和語言的距離,讓筆下的臺灣瀰漫薄薄的霧氣,
但當霧散去時,又如此的清透鮮明、節理透徹。在山林水畔、城市巷弄與鄉鎮阡陌間,
連結了個人的家族史以及臺灣自然、地質與人文的歷史。清晰地點出人是環境的動物,而環境則是人間的明鏡。」
──黃麗如,作家

「一名移民後裔回到臺灣,透過大自然生態的考察,找尋自己的家族歷史,發現臺灣人與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多樣性的連結,
並在這過程中,找到歸屬感。這是一本有關環境與大自然的書,同時也是一本家族的紀錄,
這個結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閱讀體驗。臺灣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社會,許多家族的故事也橫跨多國邊界、語言、傳統,
這本書可以啟發讀者,讓我們重新思考家族故事及遺產的定義。」
──吳怡慈 Emily Y. Wu,鬼島之音共同創辦人

「《山與林的深處》是一次精雕細琢的沉思,關於記憶、愛、風景──以及在語言中尋找一個家。
書中的篇章精煉而閃耀著光芒,眷戀地向彼此傾靠;不論是從形式或內容上而言,這都是一本美麗的書,
關於人與人、地方與地方之間的距離,以及如何在他們之間架起橋梁。」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心向群山》、《大地之下》作者

「我真想像她一樣:李潔珂運用了她的所有感官,包括那個我們大多數人都忽略的感官──內在真我,
去體驗了臺灣的林地、濕原、高山、低地,以及在其中、其上、其下的各種生物。
而透過這本無與倫比的書,她真的帶我抵達了那些所在。」
──傑克.戴維斯(Jack E. Davis),2018年普立茲獎得主

「面對人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一場精妙而充滿力量的探尋,以及一次在暗夜中發光的召喚,喚起一片非凡的風景。」
──梅麗莎.哈里森(Melissa Harrison),作家

「《山與林的深處》踏上一條蜿蜒的道路,穿過山徑,越過樹根,經過琵鷺,走進家族的過往。
在這部富有思想的回憶錄中,李潔珂邀請讀者思考,是什麼讓家鄉成為家鄉?是語言,家族,還是景色?
讀完這本書我滿懷熱忱,迫不及待想知道那些標示出我的過往的每一棵樹的名字。」
──羅雲.荷薩奧.布坎南(Rowan Hisayo Buchanan),作家

「一份對家族美麗而淋漓盡致的致敬,也是一次勇敢而費盡心思,在霧中尋求理解的探尋。」
──艾咪.利普羅特(Amy Liptrot),《逃離之地:我在奧克尼群島的戒癮日記》作者

「雙眼清澄而內心溫暖,《山與林的深處》是一次深刻而誠實的沉思書寫,關於塑造了我們的自然與家族景觀。
李潔珂是位獨具詩意的才女,對於神祕而極美的事物有著高度關心。」
──莎林.泰奧(Sharlene Teo),作家

一部哀悼之作;它將歷史和旅行的線索緊密結合在一起……提供了富美感也親密的視角,
讓人看見一座島及一位作者由大環境與歷史事件所形塑出的樣貌。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在發現祖父零碎而帶有自傳色彩的文字書寫後,環境史博士李潔珂動身前往臺灣島,尋找祖父故事中缺漏的部分,
並試圖重新連絡上遠房親戚。充滿詩意的島嶼之旅和反殖民式開墾在作者對島上動、植物相、自然災害和政治史的描述中躍然紙上。
──《電子文學》(Electric Literature)

作者將植物學家的精準與詩人的眼、耳結合在一起……這是當今探索景觀和身分認同最激動人心的其中一種聲音。
在本書中,作者創造出強而有力的優美文字,用以描述人與他們稱為家的地方之間的連結。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L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潔珂Jessica J. Lee
作家、環境歷史學家,父親為英國人,母親為台灣人,現居於柏林。出生及成長於加拿大,於英國及加拿大求學,獲英國國王學院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碩士學位,加拿大約克大學環境史及環境美學博士。曾獲2019年RBC Taylor Prize潛力作家獎。曾著有《轉身:一部游泳回憶錄》(Turning: A Swimming Memoir),本書是她的第二部著作。

譯者簡介

郭庭瑄
生於望海的城市,現為文字手工業者。
聯絡信箱:realelise@gmail.com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50775
  • EISBN:9786263150805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0MB

會員評鑑

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5.0
|
2025/03/19
/ 山脈是在相互拉鉅的力量中形成。即便被迫自地表向上隆起,也免不了受侵蝕而風化 /
  
我以為我會讀到許多關於大自然、許多山林還有植物,但在這本《 山與林的深處 》 我讀到的是更多的對台灣的愛、還有鄉愁⋯以及上一輩難以說出口的過往⋯ 看完覺得很感動⋯ 這真的是一部充滿愛而且是非常好的作品⋯
  
在讀這本書我不免聯想起前陣子讀的《 奶奶的夏威夷的祭祀 》 , 同樣的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同樣的是後代子女對長輩訴說的愛,或許是因為時空背景地點我很熟悉,讀起來很有共鳴。
  
-
  
李潔珂的外公與外婆因為二戰而從中國大陸逃到台灣定居,接著更因為內戰而永遠無法回鄉,就是我們所說的外省人,在李潔珂的眼中阿公是一個溫和並沉默寡言的人,阿公最喜歡在院子前與小孫女ㄧ起桿麵糰,然後細心包著一個又一個餃子⋯ 阿公的愛總是很明確很美滿⋯
  
阿公生病了,他更加沉默不語,獨自一個人從加拿大回到台灣,然後獨自一個人死去⋯。阿公留下了一封長信還有兩個電話號碼,這是一切故事的開端。
  
-
  
/ 關於這座島,關於我們的人生,超越外公的死,超越我不甚熟諳的昔日。我愛上了臺灣的山林,想ㄧ次又一次回到這裡 /
  
在李潔珂的文字中,我讀到了許多她阿公的傷痛,那是歷史沒有提及的,阿公得了阿茲罕默症後開始寫了好多好多的信,而有些文字常常是沒有羅輯,時間軸也是沒有聯貫的,想起前陣子讀到的《 那不勒斯故事 》 中的莉拉也寫了好多的日記,我也曾經讓我的媽媽以說故事的方式寫下她與她的家人之間的文字⋯⋯
  
為什麼他們總是難以啟齒,是不是回憶太過痛苦? 但過去的故事對於身為後代的我們來說,又是何其的重要?
  
李潔珂在ㄧ次次的大自然洗禮中省悟了自己與家人之間的情誼⋯ 透過一篇篇外公的書信與大自然的美相互交織,我讀到她是如此深愛台灣這個地方,也更深愛著家人。
  
-
  
/ 我深受臺灣的山脊吸引。ㄧ踏入山林,時間緊迫感就會淡去,原本日漸習慣的城市步調也會慢慢拉長 /
  
/ 這座杉木林中的古樹跨越了我們的家族歷史,人類的三代在它們面前極爲渺小。無論我們存在與否,森林都會屹立於世 /
  
透過這些文字,我也想起自己的阿嬤與阿公,以及那片曾經居住的家鄉。他們住在半山腰,那裡的景色是無以倫比的美。我理解外公外婆為什麼寧願住在深山中,儘管看似與世隔絕,因為那是他們真正的家。
  
書中對於大自然的許多描寫也是如此的真誠又美好,她沉溺於對於植物物種的暸解,也借此梳理自己慌亂的內心。
    
-
  
(結論)
  
/ 薩依德寫道,人類習慣將失去浪漫化,傾向於在文學作品中渲染、頌揚人們與家國間無可消弭的鴻溝 /
  
/ 長久以來,我ㄧ直被不屬於自己的回憶引導,將台灣當成一個充滿哀愁的地方。我背負著外公去世的沉重走入風景,內疚與悲痛交織在一起 /
  
歷史曾經發生過的事無法抹滅 ,外公孤獨的死去徒留下讓後人無盡的懊悔,書裡我讀到李潔珂好濃好濃的悲傷⋯
  
我明白她是為了贖罪為了放下傷痛才寫下了這個故事,如果能夠見到她,我好想告訴她:「謝謝你寫了這本書,謝謝你這麼愛台灣。」
   
-
  
延申書單:
《 十五顆小行星 》|劉克襄
《 單車失竊記 》 |吳明益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5/02/02
2025用閱讀跨年活動中,詹偉雄先生推薦此書。
雖然只有10多分鐘的說書時間,詹先生給了很多結論式的敘述,對還沒看書的人來說,似乎有點難消化。但讀了之後再重看介紹,就很佩服他對此書滿溢的讚譽:
“這是一本挑戰文類分際的動人之作
…一部簡明的台灣史
…一部深入淺出的地質史
…一部情感張力的自然史
…一部反思的島嶼開發史
…一部疼痛的回憶錄
一本不凡敘事技藝的散文”

詹先生說得明確,實在非讀不可!

拿到書時其實頗感意外,竟如此袖珍輕巧。的確,全書頁數並不多,但內容無比豐富,幾乎會令人詫異,是否流暢的文字同時施展了濃縮的魔法? 短短的篇幅居然能從真切的個人,家庭穿梭歷史,連向大自然並跨入更遼闊的世界。
而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作者以宏大的視野來聚焦台灣,認真的程度讓人望塵莫及,情感關懷的強度更讓人自嘆弗如。這已遠遠超越封面書名下所謂”一位臺裔環境歷史學家的尋鄉之旅…”之類的標籤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4/23
劇透警告

「我們曾經以為已然棄絕的記憶與物事,終將在海的某處默默聚集成島,重新隨著堅定的浪,擱淺在憂傷的海灘上。」──吳明益《複眼人》

血液中的期盼與歸宿,夢中島嶼的緩緩懷抱,語言的隔闔,讓許多事物變得陌生,變得疏離。
而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旅程,則讓自己離那些難以形容的事物更接近了。

緩慢迸發的情感,充滿了魔力的文字。風格是幽遠清麗,又帶著詩的美德,透過紙筆的記載,我們得以讓親族的記憶不就此葬送歷史洪流。

《山與林的深處》寫下的,不只是對臺灣自然地景與環境生態的敘述,更是從一種海外僑民第二代的視角去爬梳、描繪出臺灣及家族身世的輪廓。心嚮群山,交織於植物學的迷戀、地質學的探究,歷史、藝術史、博物學都有所掌握,讓人很難聯想到作者是從小離開臺灣的人,讀起來讓人意猶未竟。就像是隨著山徑去緩緩的爬升,即將抵達一個讓人魂牽夢縈的存在般。

爺爺奶奶從大陸撤退來臺灣這座島嶼,臺灣成為了新的家。但日後又舉家移民到加拿大,南方的島嶼於是也成為了故鄉。是去國懷鄉的苦悶,是從爺爺遺留下的書信打撈殘骸,拼湊出親人過往的痕跡。爺爺駕著飛機飛過中國故土時,心裡在想著什麼?媽媽回到童年居住的城市時,臉上的笑容,像是又回到純真的孩提時代,那種精力充沛的樣子,是作者從沒看過的母親的樣子。

那些深埋在過往的大霧中的思緒。透過山林與文字,擁有了穿越時空的連接,讓人每一次探尋,都是一種深陷。想要更了解這塊土地多一些,想要更釋懷其中的隔閡與疏離。

於是,島嶼的天光慢慢地照進山與林的深處。於是,我們又將帶著記憶往前邁進。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4/18

這本書我唯一不滿的地方是在芭蕉後面的括弧裡寫:纖維較多,不建議食用。明明芭蕉就超好吃的這樣寫好像吃了會過敏一樣。
但作者是外國人,可能看的是外國介紹網站所有也不怪她啦。
文筆很好,令人流連文字間的一本書。
user-img
5.0
|
2022/06/09
劇透警告

經由YT大餅好書推薦:這本書內容裡面詳實記載台灣地理.及作者與外公之間的情感交流!作者外公罹患失智症.外婆獨自一人在台灣生活!最後外公離開而作者尋根的過程!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徐四金必讀經典文學作品《香水》【出版40週年紀念版】,皇冠文學79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電子書週末66元
  • 能見度工作術
  • BooksPad四月預購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