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1
比說教更有效的聰明故事
葉惠貞(清華大學附小資深教師)
校園或各式團體場所如同小型社會,人際互動相處是重要的課題。有的父母擔憂孩子成為欺壓他人的霸凌者,有的父母焦慮孩子變成被欺負的弱勢者,父母有好多的掛心。而孩子自己也常有疑問:「勇敢」是什麼?出惡言、使拳頭才是強者嗎?被惡意對待時該如何面對呢?大人、小孩都有擔心,該怎麼辦呢?然而「勇敢」抽象遙遠,「霸凌」威脅常在,透過閱讀幫助孩子建立生活經驗連結就是捷徑。書中自有好故事,故事中又有好方法,「霸王壞壞鵝」系列的方法更是高明。
童書中的壞蛋經常是野狼,在這本迷人可愛的書中是鵝來擔綱主角,故事起點有了別出心裁的新鮮感,透過壞壞鵝和小豬安東尼的故事,映照的就是孩子們的團體生活中常見的強勢與弱勢。書中活潑的插畫,更是把壞壞鵝的情緒轉折,從自大到自省表現得栩栩如生。
壞壞鵝是惡作劇專家,對自己所做的壞事得意洋洋,直到一朵鮮花動搖了他的心志。小豬安東尼被欺凌,他卻沒有以牙還牙,也沒有怯弱閃躲,他簡單的直球對決,以一朵鮮花讓壞壞鵝亂了方寸。
孩子會問,面對惡意的時候我們當真要用熱臉去貼硬拳頭嗎?芳美鮮花要往臭臉直送嗎?這是個隱喻,一朵鮮花代表善意善解。安東尼看似柔弱,但他的心柔軟體貼,他忍不住想:「是不是從來沒有誰對壞壞鵝好?」能這樣想真了不起,這就是對人善解。
不僅送上鮮花,安東尼甚至給了壞壞鵝一個大大的擁抱,這個擁抱徹底融化他的鐵石心腸,壞壞鵝終於說出真心話:「我一直以為壞和勇敢是一樣的」。原來,壞壞鵝不是真壞,而是真傻,傻到誤解了勇敢的定義。
這本書是親子共讀的好書,就這麼輕鬆問小孩吧:
在你的朋友、同學中,誰像尖叫麥克(總是不聽人說話)?
誰像針眼圖拉(喜歡強迫別人)?
誰像壞壞鵝?誰又像小豬安東尼?
你像哪個角色呢?
說「對不起」是容易或是困難的呢?
若要深入反思,澄清人際互動信念,就以4F思考對話提問:
Facts(我看見):故事裡你看見什麼事實?發生了什麼事?
Feeling(我感覺):這些事帶給你什麼感受?
Facts(我發現):從所看見的事實和體會的感受,對於人際相處你有什麼新發現?
Future(我未來):未來面對相同或類似問題,你會採取什麼行動?
透過引導,幫助孩子理解勇敢的定義與認識霸凌,培養同理心與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透過閱讀對話,我們對孩子就不會一無所知。
這是個比說教更有效的聰明故事,簡單又清晰的傳達了小朋友間相處的智慧,為想表現勇敢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孩子指引了方向,為常受氣卻不知如何面對霸凌者的孩子提供解方。
推薦文2
犯錯之後,怎麼辦?
周秀甄(斗六國小閱讀推廣老師)
「我又犯錯了,怎麼辦?」這是班級上小搗蛋時常問我的問題,彷彿在標準答案主導的生活裡,我們都不應該,也不能「犯錯」。
其實犯錯本身沒有問題,因為無論大人小孩都絕非完美,但犯錯之後要做些什麼? 在找尋自由與尊重他人之間,如何拿捏? 在這本幽默風趣的書裡,我們可以透過小豬安東尼與霸王壞壞鵝的角色互動,陪伴孩子找到拿捏準則,獲得自我認同與自我修正的契機。
你是小豬安東尼?還是霸王壞壞鵝?
故事中的壞壞鵝在犯錯後,腦中會不斷反芻,省思自己今天或過去的不足之處。反省,可以讓我們進步;但過度的反省,則會打擊自信,並為自己貼上負面標籤。多虧有善良的小豬安東尼扮演時常給予忠告的陪伴者,壞壞鵝終於在小豬的幫助下,鼓起勇氣去和每一個他霸凌過的對象道歉。
隱藏在負面標籤底下的深意
壞壞鵝一度決定找先前的壞朋友們幫忙偷油灰,但這個內在決定是痛苦的,他理性上知道這樣做不對,但仍缺乏足夠的勇氣與信心去打破別人對他的成見。這時作者安排了自然而高明的人際互動:小豬安東尼看見壞壞鵝做了好事,會立即給予肯定;當壞壞鵝經歷誤解而內心無比脆弱時,小豬為他撐起了一個心理空間;鱷魚黛莉拉屏除偏見願意相信他,一起為曾經受傷害的駝鹿艾德加做點補償。於是壞壞鵝深切感受到,當他對自己失去信心、內心無比沮喪時,身邊仍然有朋友相伴,不論斷、不批評、不拿世俗的眼光丈量他。
或許就在某天壞壞鵝內在累積了足夠的能量,重新建立別人對他的信心。此刻他蛻變成「乖乖鵝」,不再有過多的負面情緒,身邊多了「真正的朋友」可以一起討論。幽默可愛的畫風中,隱藏著建立良好友伴關係的深層寓意。故事最後,壞壞鵝的道歉展現了十足的創意和誠意,閱讀後嘴角會揚起暖暖的笑意。
孩子需要練習看見自己的好
有時候,大人太擔心孩子,過度介入了孩子的成長。因為擔憂而太直接、太用力的想「努力教導孩子」,這些教導在孩子耳裡卻成了無止境的否定。其實孩子的小小心靈中都有力求向善的意願,大人若想幫助孩子以正向思維面對錯誤,找到改變契機──「霸王壞壞鵝」系列會是絕佳的陪伴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