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回顧個人的傷慟經驗,想到自己突然失去母親,就會立刻回到那個痛苦不堪、徬徨無措、徹底空虛的時空。她過世的那天,我從她病榻開車回布魯克林的家。到了住家附近,看到優必速的快遞人員還在送件、看到一對情侶笑著走向咖啡廳、看到鄰居一邊掃著台階上的落葉一邊吹口哨,我記得我當時有多震驚……怎麼可能?難道他們不知道?不知道我媽媽走了?為什麼地球還是繼續轉?
人生還會過下去,這個事實最教我難過。悲傷籠罩我,背後的意義是那麼混沌不清,周圍的世界風雲變色。我覺得孤單、寂寞,彷彿我和以前傻呼呼的幸福的自己之間有一面玻璃牆。轉眼之間,一切看起來都不一樣了。
失去至親,或和生命中重要的摯愛分開,是人生最難跨越的障礙。你要依隨自己的步調,切記,每個人的哀悼方式都不同。
這種心情不僅限於死亡。我們都會感到傷慟,例如哀悼自己的青春、過往的戀情(就算對方惡劣至極)、舊習慣(雖然有害身心,但在回憶裡是那麼有趣),甚至先前的身分。
這本書是我探索自己喪母心情的過程。探索我如何穿越失落、渴望尋找意義,探索這段五味雜陳的旅程。
傷慟很正常,傷慟無所不在,傷慟有其意義。
請小心呵護、花點時間了解自己的傷慟,才能漸漸得到療癒。
❤亞歷珊卓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