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以下摘錄自文庫版解說(全文收錄書中):
「松本大洋在一九九〇年初期傾全力繪製謳歌「生」的《花男》,暗中逼近的「死」之慾望則分散、埋藏到《藍色青春》內的眾短篇之中。
《藍色青春》畫格內部的塗鴉式技法非常搶眼,畫和語言的刻畫近乎過剩。每一個畫格中的引用或遊戲或機關,都埋得細膩又豐富,將故事大致看完一遍後,回頭讀第二次、第三次又有不同的趣味。這種裝飾性和玩心也是松本大洋作品的獨創之處。《藍色青春》問世後已過了將近二十年,回頭重讀,它強烈鮮明的個性絲毫沒有褪色。松本大洋果然是值得敬畏的漫畫家。」
中条省平(學習院大學法語圈文化學系教授)
以下摘錄自《松本大洋本》:
《藍色青春》——死之誘惑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這樣的篇名雖然聽起來歡樂,但內容卻與其相悖,充滿極為陰鬱的Thanatos(死之本能)。甚至會覺得,《藍色青春》收錄的短篇,都是在死之誘惑下畫出的作品。其實這本短篇集當中根本沒有叫做「藍色青春」的作品,彷彿作者想要以『藍色青春』作為『充斥短篇集中的毀滅衝動』的統一標題,意圖描寫青春期所孕育的危險氣氛。」
中条省平
藍色青春作者後記
「幸福會是什麼形狀……
想想看吧」
學生時代,我不是大家俗稱的「不良少年」,但我有很多那一類的朋友,放學後他們經常要我在校園內、教室內、屋頂上幫他們拍照,留下他們站在自己漆的「夜露死苦」、「喧嘩上等」這類威嚇性文字前的身影。
他們幾乎都非常喜歡讓別人拍攝自己,少有例外。不過我要是好心提醒他們「角度不好喔」或「現在這樣逆光」,他們就會打屁地說「沒差啦」或者「快拍啦」,然後露出因吸食有機溶劑而腐蝕的門牙,羞赧地嘻笑。
如今回想過去,我可以理解相機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物件,因為他們是把「現在」視為「過去」的一群人,不過對當時的我來說,他們一系列傻楞楞的行動古怪至極,舉手投足都讓我很感興趣。
別人講道理,他們以拳頭回應,面對激昂的情緒時,從來不過問背後的「緣由」──這些小混混的本能令我感到憧憬,他們對我來說,是最貼近自己的英雄。
春天又要來了。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九日 松本大洋
(書中收錄的為松本大洋親筆圖文版,另收錄一九九八年後記之二,以及二〇一二年文庫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