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張惠妹〈聽海〉、陳奕迅〈K歌之王〉、梁靜茹〈崇拜〉〈會呼吸的痛〉、曹格〈背叛〉、孫燕姿〈我不難過〉、A-Lin〈給我一個理由忘記〉、劉若英〈後來〉……
為什麼這些經典華語抒情歌曲,比誰都懂我們的心?

臺大音樂所副教授蔡振家,打破科學與藝術間的藩籬,
找出華語抒情歌曲能夠感動人心、傳唱不已的祕密!

經典抒情歌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它們在KTV裡名列必點金曲,一到副歌,大家總忍不住齊聲歡唱,而當我們靜下心來,獨自聆聽抒情歌曲時,總會想起甜蜜往事,或是心碎的舊時戀情。不論這些抒情歌曲讓人心暖或傷懷,音樂中總有一種莫名的力量,使我們感動、共鳴,進而得到心靈療癒與成長。到底抒情歌曲的魔力從何而來?讓我們感動的心理機制是什麼?華語情歌有怎樣的歷史脈絡?蔚為主流的「主副歌形式」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

▍聽情歌時,你可能沒想過……

‧宋代詞人柳永,為何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影響深遠的詞曲創作者?
‧在古典戲曲與歐洲歌劇中,竟然可以發現「主副歌形式」的蹤跡!
‧為什麼「主副歌形式」能夠跨越不同時空、地域、文化、語言,成為主流曲式?
‧歌曲中的「五大編曲元素」,跟身體感受有什麼關係?
‧副歌讓人渴望、讓人迷戀,其效果就像巧克力、炸雞、可樂一樣!
‧抒情歌曲會活化腦中高階的「心理自我」,促進心靈成長!
‧歌曲中的第三次副歌,為什麼讓歌曲結構具有「英雄旅程」的特質?
‧寫歌詞的時候應該如何使用譬喻?主歌跟副歌裡面的譬喻技法有何差別?
‧MV如何讓陳奕迅的粵語歌曲〈一絲不掛〉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

本書結合心理學、語言學、文學、音樂學、美學、歷史,分析多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佐以腦科學的實驗結果,試圖找出華語抒情歌曲感動人心的原因。此外,本書也希望打破藝術的雅俗界線,打破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高牆,讓我們重新思考歌曲與自我的關係,更提示了臺灣音樂教育改革的可能方向。

不論你是單純的愛樂人、詞曲創作者、音樂產業人士,還是相關領域的學生或教育者,本書將帶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理解華語抒情歌曲。在這些經典歌曲中,我們其實可以聽見更多……

【各界推薦】

方文山(作詞人)
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作家)
李明璁(社會學者、作家)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柯智豪(音樂創作人)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袁永興(資深樂評人、廣播DJ)
張鐵志(文化評論家)
陳樂融(作家、主持人)
黃韻玲(音樂製作人)
葉丙成(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簡妙如(流行音樂研究者、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歌曲,無論是民歌還是現代流行歌曲,它們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記憶連結。通過不同的形式,或低吟或獨唱或合唱出來,但它們的靈魂,卻搭乘共有的情結等待人去發現。為什麼有的人聽情歌會落淚?為什麼再平凡通俗的句子看完也能感同身受?看完此書,藉由心理角度,你會更懂情,更懂歌。
──方文山(作詞人)

這本關於華語抒情歌曲的專書,終於正視流行歌曲的廣大影響力,不但可定位為一本非常有可讀性的科普書籍,也可視為兼具深度與廣度、理性與感性的學術探索。這本書的跨學科特色也正符合流行音樂所需要的跨學科才能,完備地全面關照抒情流行歌曲的本質。同時,這本書對於「情感」在人類聆聽流行歌曲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流淌穿梭於各個篇章之間。
──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作家)

如果你喜歡這些抒情金曲,翻閲本書讓你更廣博也深入地搞懂自己的喜歡從何而來、又將朝哪而去。反之,如果你厭倦甚或嫌惡這些流行K歌,這本書更邀請你,找到一個新的聆聽角度,不只進行耳朵的和解,更是對差異賞悦的理解。
──李明璁(社會學者、作家)

這樣一本跨領域、不同研究法所處理的人類存有核心的「情感倫理」,不僅可以讓我們深度傾聽抒情歌曲,更是本土心理學研究典範的另一種風格專書。本書的論點與研究成果也醞釀出音樂治療、傾聽療癒的可能,值得反覆思索與來回閱聽。音樂作為一種語言,言為心聲,音聲相隨,打開書,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的傾聽、閱讀,聽見自己,找到自身的療癒之路。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不同世代創造的歌曲透過旋律吟唱出字字句句的情感與思想,百花齊放的形式與風格迎來今日豐厚的樂音日常。爾今無論是原創或取樣、即興或混搭,如同植物嫁接般繁殖突變、修復新生,情歌被包裹著的技術思維在本書有眾多橫切面的觀察,展延出層次豐富的學問於其中。
──袁永興(資深樂評人、廣播DJ)

本書別出心裁地運用實驗、測量、分析讓我們「看」到聲音,進而剖析華語抒情歌所涉及的心路歷程、解說華語抒情歌帶給聽眾的人文意涵及心靈成長,讓大家看到聽情歌真的有安慰及療癒之可能。透過此書,讀者將能「聽見自己」,從個人喜歡的歌曲來更了解自己的內心。
──葉丙成(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史上最強芭樂歌分析,沒有之一。從歷史到樂理、從文學到腦科學,這本由論文延伸而成的書內容豐富到會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發作,但也會讓像我這樣的追求新知者狂喜。看完保證對華語流行音樂徹底改觀!見山不是山、見芭樂都不芭樂了!
本書最佳使用方式:打開 YouTube,邊讀邊學、邊聽邊練歌,然後帶去 KTV 邊點歌再讀一遍!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振家
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念大學時不務正業,主修愛樂社、歌仔戲社,因而在臺大物理系延畢一年,之後轉換跑道,先後取得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德國柏林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學位。近年在臺大開設「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等通識課,著有《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音樂認知心理學》,研究興趣為:生物音樂學、神經美學、情感科學、音樂聲學、戲曲。個人的部落格命名為「彈塗魚之舞」,期許自己在藝術、科學、教育的潮間帶,繼續匍匐前進,奮力跳tone。

陳容姍
臺大音樂學研究所碩士,學術論文發表於《藝術學報》、《應用心理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以及Musicae Scientiae等期刊。現職為音樂教師,致力推廣當代音樂,喜愛將跨領域的音樂文化融合於創作與教學中。研究與教學興趣為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以及音樂教育。在音樂班與音樂系學習鋼琴、小提琴、理論作曲,再嘗試玩樂團、研究抒情歌曲、學習電音節奏。喜歡觀察各式各樣的人類與音樂活動,著迷於混血品種的表演藝術,相信音樂能拯救世界。

 

目錄

推薦序 情以為歌/方文山(作詞人)
推薦序 一本遲來的華語抒情歌曲專書/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作家)
推薦序 言為心聲,音聲相隨/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推薦序 傷心的我們為什麼要聽慢歌?/簡妙如(流行音樂研究者、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序 從〈聽海〉到〈崇拜〉

第一章 我們為什麼愛聽情歌?華語抒情歌曲的前世今生
從晉朝、宋朝到現代,看華語情歌與抒情傳統的脈絡
唱片工業:商品化、強制化、標準化
話說回來,抒情歌曲的特質是什麼?

第二章 為什麼要有主、副歌?曲式如何影響我們的聆聽經驗
主副歌形式的美學與美典
副歌的傳播與流行
一首歌的模樣:歌曲的段落結構
為什麼要學習曲式?
異曲同工,眾妙之門:主副歌形式在歷史上的各種面貌

第三章 情歌的口與舌--歌詞
華語愛情歌曲的分類
明知故問:問答型
男女有別:決定型
若有所悟:點評型
情景交融:外內型
穿越時空:今昔型
各類型的綜合運用
抒情歌曲與「自我」的對話

第四章 主歌與副歌的音樂特質
音樂的畫布:拍節與音階的重要性
旋律:音程、字音、節奏、輪廓
五大編曲元素與編曲藍圖
副歌前的音樂提示

第五章 扣人心弦的瞬間
從主歌到副歌的轉折:聆聽實驗
副歌活化腦中的酬賞系統
基模的轉換能強化愉悅
五首完整歌曲的聆聽實驗
〈聽海〉的結構與情緒
〈崇拜〉的結構與情緒
歌曲唱腔與段落

第六章 從宣洩悲傷到心靈成長
子曰「詩可以怨」:抒情歌曲的心靈療效
聽歌時「開低走高的手指溫度」代表了什麼?
C段、第三段副歌、尾聲
從結構到品味:主副歌形式的心理模型

第七章 歌曲格式塔:語言、譬喻、意象和影像如何形塑歌曲、擴展感動力
主副歌形式中的語言轉換
抒情歌曲中的譬喻技法
意象的流變、音樂的點染
影像重新詮釋歌曲:以陳奕迅〈一絲不掛〉MV為例

第八章 結語:我們的歌、自己的歌
音樂2.1版:將「音樂心理學」納入教育之中
重新思考歌曲與自我的關係

致謝
附錄:音程與和弦
參考文獻
本書歌詞授權資料一覽表
 

推薦序
情以為歌

方文山(作詞人)

  最早的詩就是歌,古人鼓瑟舞之,咿咿呀呀唱了近千年,他們認為藉由曲調更能讓詩口口相傳,在那個紙張還未普及的年代,人們就是這樣反覆吟唱去揣摩詩人的心境和年代。無論在過去哪個時代,最能得到通識的都是情感,所以千古文人都會寫情詩,借情抒發共鳴。千年前的宋朝,柳永寫詞,好的詩詞深入市井傳唱,如今看也沒什麼登不登大雅之堂的事,幾千年後我們把這些歌唱出來,詩體也不再局限於某種格律韻腳,而是更自由地表述出來。
  對比歌詞看來,詩仍然是寂寞的。現代詩又叫自由詩,在我認為,自由皆可得,但流行誠可貴。若你說大街小巷傳唱度最高的究竟是歌還是詩,試想一下,必然不少人能哼上一兩句歌,但吟不上一兩句詩。當歌曲無遠弗屆地滲透進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當你上班坐車或開車時,當你在電腦前工作,甚至逛街購物都離不開音樂,就承載的媒介而言,這時所謂古今相通的感受,歌曲比詩詞更能抵達一個平常人的心裡。
  通常來說,大多數歌詞的文字內涵比不上詩,歌詞詞意因為過於口語化而略顯單薄,平鋪直敘,有的不容直視;而詩文內容飽滿,氣象萬千。但若歌詞也有了意涵,就不一樣了。正如書中詮釋「視覺化」,看不見並非是看不見,而是未能目及對方的情境下,仍能勾起心底的遐思。通過前奏的牽引,副歌的反覆渲染,起伏的曲調衝擊內心,體驗自我的存在,好的音樂能帶來特殊情境下的沉浸,這代表你是在用心去聽歌,而不僅僅是用耳朵。這時情歌也不一定只是抒情歌曲,或隱藏了種種不同原因的內心感動,藉由情歌這一形式抒發出來。在某種程度上,好的歌詞不但能代替詩,好的歌詞甚至能成為詩。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歌曲,無論是民歌還是現代流行歌曲,它們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記憶連結。通過不同的形式,或低吟或獨唱或合唱出來,但它們的靈魂,卻搭乘共有的情結等待人去發現。為什麼有的人聽情歌會落淚?為什麼再平凡通俗的句子看完也能感同身受?看完此書,藉由心理角度,你會更懂情,更懂歌。


--

推薦序
一本遲來的華語抒情歌曲專書

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作家)

  近日西方的某些科學研究發現,人類聆聽流行歌曲與藝術歌曲時,腦內活躍的區塊不同:聆聽流行歌曲時,大腦活躍的區塊比較接近人類原始本能(如吃、喝、與性)的區塊。這些研究可以推論,流行歌曲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關鍵,非常值得更多的重視。
  在台灣仍不重視流行歌曲的年代,我在1996年6月號《中外文學》雜誌策劃的《台灣流行音樂專輯》中,已經呼籲台灣應該要開始認真研究流行音樂在台灣社會的種種影響。二十幾年後,蔡振家教授與他的學生陳容姍合著的這本關於華語抒情歌曲的專書,終於正視流行歌曲的廣大影響力,不但可定位為一本非常有可讀性的科普書籍,也可視為兼具深度與廣度、理性與感性的學術探索。這本書的跨學科特色也正符合流行音樂所需要的跨學科才能,完備地全面關照抒情流行歌曲的本質。同時,這本書對於「情感」在人類聆聽流行歌曲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流淌穿梭於各個篇章之間。
  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正逐步揭開「情感」的面紗,過去各類科學片面強調人類「理性」與「智識」優越性的偏見,也逐步被越來越多強調「情感」與「情緒」對人類生命影響的研究所超越。可以說,這本書對流行歌曲的情感面向的肯定,尤其是音樂可作為療癒機制的發現,其實是科學研究應該帶給人類的貢獻。我期待這樣的書籍,可以激發更多想要創作流行歌曲的創作者投入創作,並不斷在這個領域裡實驗、超越與樂在其中,讓流行歌曲達到活躍於腦內本能區的最大可能極限。

--

推薦序
言為心聲,音聲相隨

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通常,我們會以為學院人是埋首於學術象牙塔裡,無涉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或無暇於遊戲人間。或者,刻板印象地認為大學老師出版的作品必定枯燥無味。然而,按照社會學者布赫迪厄(Bourdieu)的看法,學校/校園(school)語詞源於Skhole,在希臘語言中,這個詞彙包含了學園、學校和休閒之意,後來演變為經院、學院的意思。而由於在古希臘,在學園裡活動的人大多是有閒暇的人,因此我們可以說,學院觀點是一群閒暇階級以嚴肅地玩遊戲的性情所編織出的看法或意見。進言之,學術人或學院人是某個能夠嚴肅地進行遊戲的人,因為他的身分確保其面對壓力下,仍有空餘時間,進而生產知識與涵養性情。因此,校園或學院,是閒暇中確立專業訓練與鍛鍊身心教化的場域,藝術、休閒、學校及生產,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的台大同事蔡振家老師和他所論文指導的陳容姍老師,共同著作的《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這本書,正是一本從學院觀點生產同時兼具嚴肅意義和怡情養性的作品,興味盎然、扣人心弦。本書提供了實徵基礎,深刻地顯示聽抒情歌曲不只是被動性的消費,更具有主動性的同理生成過程,進而賦予音樂作品的昇華復原與心理成長意義。錢鍾書曾指出,在日常經驗裡,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這是一種會通、共感的想像、溝通和聯繫的跨感官的同理。而聽覺的跨感官意涵,在於深刻地呈現聆聽音樂後的心理痕跡,聲音雖然沉寂,但會留下影像、甚至觸覺等其他感受的痕跡。此時,是空白的沉默時刻,所謂的餘音繞樑,正是在「寂靜」時刻發揮「內在之詞」湧現的作用。如何從心裡產生這「內在之詞」?抒情歌曲的格式語言和隱喻意象,帶出了抒情歌曲的後遺效應,餘音回味的內心湧現的寂靜應答。
  湧現與寂靜,看似矛盾,但這樣的張力,正好帶出抒情歌曲的脈絡,無論是從晉朝、宋朝到現代的華語情歌和抒情傳統的脈絡,華語抒情歌曲的境遇如山水國畫,留白處的靈韻是更多意境的所在。同樣地,華語抒情歌曲的寂靜應答,不是一言不發,不是簡單的無話可說。在這種寂靜中,也不是內無一物,而是充滿了張力的期待,等待著語詞的破曉時刻。如此,我們才會經驗情傷後的決斷時刻,從而激發將本質性的追問,關聯到關於「什麼是真理的決斷」這一問題上。
  愛情的真理?音樂的真理?生命的真理?這些我們不斷追問的決斷性問題,無非都是存在的呼喚。作者在本書中,一語中的地倡議音樂2.1版的立論,指出「將音樂心理學納入教育當中」,讓聽眾明瞭聆聽音樂所涉及的心理歷程,以深入品味歌曲中的諸般巧思。這不僅是人文素養的提升,更是人文與科學界線的跨越與實踐,體現了學術研究公共化的時代議程。
  當然,這樣的論述,是有其實徵上的基礎。本專書透過嚴謹的實驗、精確的測量,以及各種評估指標的分析,不僅使我們「聽」到聲音,更「看」到所產生的效果,這是跨越史諾(C. P. Snow)所提出的「兩種文化」的成功示範。史諾是英國小說家和物理家,批判劍橋專門化教育所形成的窄化影響,省思「人文知識分子」與「自然科學家」兩個極端文化塑造的分立狀態。當時,雙方陣營互相對立、產生嚴重偏見及封閉心態,在所謂「兩種文化」的學科整合化工程(inter-disciplinary enterprises)或雙向學科化工程(bi-disciplinary enterprises)系列裡,經常只是兩造科學與人文貌似神合的並置,但兩造之間卻往往隱含臣屬權力關係,例如自然科學研究者對人文科學研究成果的忽視;或者人文科學研究者對自然科學研究認識的不足,雙方因而欠缺真誠互動的基礎瞭解。因此,學術社群以兩種文化概念所構築的二元極端對立光譜,反而更遠離科學知識對人類世界的貢獻意義。本書成功跨越如此的對立,而讓不同研究典範與文化藩籬加以對話,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當然,能夠品味抒情歌曲,這當中重要的轉銜是「同理」。同理(empathy)的希臘字源是“em-pathein”,意味著「使進入」(‘en’)與「病理」∕「激情」∕「苦態」(‘pathos’)。所以,同理是指進入他人的苦痛(pain)與悲傷(grief);同理不是去指認對方與自己相同的成分,更不是去解釋,而是一種當下瞭解他異者內在經驗世界的宛若性(as if)情感。作者在書中所討論的歌曲,無非都能引發如此的同理共鳴。情感表達心理學宣稱個人的意義不只是語言學上的和智識上的行動,更是美學上的、倫理學上的經驗。本書的各章節安排論述,充分詮釋了如此的心理經驗和自我重構的重要關係。
  貫串本書的歌曲,愛情是核心論述。聽抒情歌曲的歷程,猶如一趟自我分析的旅程。將歌曲意境擬象化,有時,愛情之於個體,就像太陽之於凝視,需要溫暖的接應,但太靠近又刺眼無法接近,因而,分手往往是悲劇。但是,當愛人離開我的現場,她/他的缺席聚攏了有關我對她/他的思念,所以「離」原本是「無法再看到你」的「看不見」,然而「看不見」的空無立刻凝聚「凝視」,收攏了所有心思的眼光,我反而在你不在場的現場有著對你的看見,對他者的邈思。本書不在於提供一種權威的論述壟斷,而在於傾聽歌曲後的主體詮釋歷程,進而回到自身的探問,是有本體論上的意義。透過本書可知,如此的功用生成,不是只有心理撫慰上的安慰劑效果,而是有實徵基礎的大腦生理活化激發的歷程,使得改變的作用變得「視覺化」,這正是當代證據導向實踐的具體詮釋與資料積累的成果展現。
  所以,這樣的一本跨領域、不同研究法所處理的人類存有核心的「情感倫理」,不僅可以讓我們深度傾聽抒情歌曲,更是本土心理學研究典範的另一種風格專書。本書的論點與研究成果也醞釀出音樂治療、傾聽療癒的可能,值得反覆思索與來回閱聽。當然,如何定義療癒,這裡也就不再細談。音樂作為一種語言,言為心聲,音聲相隨,打開書,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的傾聽、閱讀,聽見自己,找到自身的療癒之路。


--


推薦序
傷心的我們為什麼要聽慢歌?

簡妙如(流行音樂研究者、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大多數音樂,都與身體感緊緊相連。原來,也都有民族文化慣性。暑假初次造訪加勒比海區域的中南美洲,街頭小巷、路邊咖啡座,四處流瀉節奏豐富、熱力四射的拉丁美洲音樂。街頭餐廳或咖啡廳的職業樂隊,不論哪一家,細細碎碎的沙槌(Maracus)一搖起,熱情的Salsa音樂隨節奏綿密放送,即便是外地人,也忍不住要跟著搖擺。一對對男男女女,不分年紀,大方地手拉手起身,忘我地貼身熱舞。當然,也有抒情吟唱的古巴頌樂(son),邦戈(Bongo)手鼓搭配明亮爬升的吉他旋律,古巴人總有唱和的那幾段,悲傷中帶著一點堅定感,意志上的樂觀。聽了多首,感覺像是更貼近了一點拉美民眾的日常,風情萬種的悠悠心靈。
  想起與身邊朋友的音樂交流,雖然大多時候,我是在各種小型獨立音樂的現場。不可能有螢光棒,只有樂團情緒滿溢的演出,與環繞身邊的冷靜樂迷。彼此不多說什麼,被共同喜愛的音樂感染時,就滿意地歡笑,大聲喝采、用力鼓掌。但我也想起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場合,那是氣氛熱烈的KTV包廂,最「台」的全民娛樂。不同的朋友組合,相熟或不相熟的,就著熟悉的流行曲,共同高歌。大家合聲歡唱時,總有莫名其妙、但也不需多解釋的共感交流。KTV的各式流行曲,大概是最接近台灣社會不分階層、老老少少,唯一共同熟悉的音樂娛樂,甚至是全民運動。這時,這本《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就能好好登場了。
  近年來我很欽佩的跨領域學者,總是以實驗法融合音樂心理學及腦神經科學的蔡振家教授,與研究生陳容姍,共同寫作了這本饒富特色的流行音樂研究書。開宗明義就是要問,「為何大路情歌一直是華語歌曲的主流?」並且提出一個全新的分析手法。
  本書由歌曲結構、音樂特徵以及聽眾情感入手,尤其是分析華語流行歌曲歷久不衰的「主副歌形式」(verse-chorus form)。作者一一由科學原理,解析華語抒情歌曲如何能「瞭解悲傷並適當發洩」,如何「為難以言說的社會心靈,增添溫暖」。用我們日常的共同經驗來理解,就是:不論有沒有追星、不論知道不知道近期排行榜流行什麼,當KTV裡一些朗朗上口的「副歌」響起時,我們竟然都能跟著唱上幾句。每首新歌,就像老歌一樣。華語流行歌的這種主副歌形式,在書裡被妙喻為有如「三步上籃」,朋友踮步唱個兩句,我們就跟著上籃。這本書就是要回答:華語抒情歌曲的三步上籃神技,為何、以及如何反覆出現?
  書裡一方面提出觀察歸納,指出華語流行歌的五大情歌類型,如何建構主副歌的段落呼應關係。這五類包括:問答型、決定型、點評型、外內型、今昔型,說明了華語歌曲結構化地處理情緒的方式。另一方面,本書的最大貢獻,便是用實驗法進一步驗證,說明這些情緒洗滌並非空穴來風。作者的科學聆聽實驗,包括膚電反應、呼吸型態以及腦波的檢視,實驗結果顯示,〈聽海〉或〈崇拜〉這些耳熟能詳的情歌,都在副歌段落,對我們的感知有明顯的「酬賞情緒」效果。比如音樂張力升高時,「外側的眼窩額葉皮質會活化」,副歌出現時,「中央眼窩額葉皮質也會活化」。所以,相對於主歌的敘述口吻,副歌彷彿是在呼喊著:「請注意聽,我有話要說!」「華語抒情歌曲藉由主歌到副歌的轉換,也呈現出主體的決策與內省」。這樣的聆聽實驗,還有手指溫度:悲傷情緒時,指溫下降,情緒轉為正向時,指溫上升。而音樂所科班的音樂分析,也指出〈崇拜〉比〈聽海〉更有Motive,也就是「音樂動機」。音樂動機即是由兩到四個音樂所構成、具有特色的音程與節奏,讓人印象深刻。書中測試了〈崇拜〉、〈聽海〉、〈失落沙洲〉、〈給我一個理由忘記〉、〈洋蔥〉等五首抒情歌曲,歸納出容易引發膚電反應(容我簡化:雞皮疙瘩)的幾種音樂特徵:如唱腔音域變化、特殊唱法、音量的增強或驟減、意義深刻的歌詞、段落的出現或結束等等。可以說,副歌的藝術,就是華語抒情歌曲的精華,讓聽眾宣洩悲傷,讓我們心靈成長。
  本書理解至此,真是令人恍然大悟。
  我們總是對於動人的音樂歌曲,過於想當然爾、習以為常。如果朋友中有人像美國影集《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裡的宅男科學家Sheldon一樣,把性愛稱為體液交換,用「薛丁格的貓」解析友人的猶豫性格,總是讓人覺得煞風景,但也直白可愛,提供各種長知識的時刻。那麼這本《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可能也同樣直白理智,讓人用另一種知識眼光來掌握自己的情緒。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可能也是台灣流行歌曲另一個升級轉折時刻。話說Smart is the New Sexy(「現在最流行的性感叫聰明」),看看現今有多少融入科學、科技而大受歡迎的影集,以真實科學故事改編、或以科學知識為基礎發想的賣座電影。
  今後在K歌夜唱之餘,我們或許能再續攤談談,為何大夥如此激情?分析給朋友們聽聽,剛剛某些歌曲的外內應合、膚電活化與手指升溫等等結構。我們終於明瞭五月天的哏:「為何傷心的人別聽(或要聽)慢歌」?端視他/她想迴避或想盡情宣洩情緒。如果再點幾首讓人長知識、蘊含科學原理的歌曲……。恭喜,今晚最聰明性感的K歌之王,非你/妳莫屬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356210
  • 叢書系列:藝術叢書
  • 規格:平裝 / 300頁 / 21 x 14.8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內容連載

第2
 
為什麼要有主、副歌?曲式如何影響我們的聆聽經驗
 
▍一首歌的模樣:歌曲的段落結構
 
中小學的音樂課程裡面並未講解這個曲式,因此,它可以說是「學校沒教的曲式」。為了彌補這個缺憾,以下針對主副歌形式的段落安排稍作介紹。
 
主副歌形式的核心為「主歌→副歌」的進行,這裡必須用箭號來代表這兩個段落的銜接,才能夠凸顯這個曲式的精神,因為這兩個段落之間具有呼應關係,反之,如果只是「主歌+副歌」,副歌鬆散地掛在主歌後頭,這種歌曲並不符合主副歌形式的精神。
 
兩次「主歌→副歌」的進行,便足以構成一首抒情歌曲的主要部分,接下來只待編曲者安排伴奏樂器,稍做穿插與包裝。〈聽海〉的結構便屬於主副歌形式的基本型,其段落依序為:前奏、主歌、副歌、間奏、主歌、副歌、尾聲。
 
為了強調主歌銜接副歌的動勢,主歌末尾可能會穿插一段導歌(pre-chorus),或稱為爬升(climb, rise),從這個樂段的英文名稱不難猜到,導歌的主要功能是提升音樂的張力,為接下來的副歌做妥善的醞釀,導入情感的高潮。因為導歌強調了主歌為副歌鋪墊的功能,所以,有的人也把導歌劃分在主歌裡面,稱為主歌之延伸(verse extension)。必須留意的是,導歌的旋律及和聲會跟之前的主歌有所不同,以發揮轉換的功能;若是主歌與副歌的音樂有點類似,導歌可以在兩者之間稍做調劑,讓聽者轉換一下心情。在抒情歌曲裡面,第二次主歌出現時可以縮減長度,例如省略前半段,僅保留導歌。
 
在兩次「主歌→副歌」的進行之後,可以添加第三次副歌。為了表現情感的轉折,第三次副歌的開頭經常會帶來一種新的感受或新的視角,例如A-Lin演唱的〈給我一個理由忘記〉7,第一次與第二次副歌的開頭都以飽滿的嗓音唱出「給我一個理由忘記」,但第三次副歌則變成「我找不到理由忘記」,嗓音轉為輕柔幽怨,伴奏也突然抽離,令人耳目一新。
 
有些抒情歌曲在第三次副歌之前會插入C段(亦稱為bridge 或middle eight),這個段落讓聽眾得以暫時離開「主歌→副歌」的進行,產生新的感受,因此C段中通常刻意避免使用類似於主歌或副歌的素材。在〈給我一個理由忘記〉裡面,C段的歌詞是「嗚喔~喔~」等虛詞,而在其他的抒情歌曲裡面,C段可以填入有意義的歌詞,或是乾脆讓歌手休息,由電吉他、薩克斯風等樂器秀上一段。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
|
2019/09/22
這個星期Youtube發燒影片第一名是周董的”說好不哭”,跟阿信一起聯手,MV裡也加入了很多不能說的秘密的彩蛋,果然是歌壇的天王,我看留言,一堆海外的歌迷也都說它進了當地trending的排行榜,真的太強大了。順便一提,女主角真的也很漂亮耶,不過我一開始還以為故事是有關台灣女孩去日本打工度假的異國戀曲~總之周董+方文山=經典,華語歌壇的最佳拍檔之一,太崇拜了!

忘了在哪裡讀過一種說法,每一個國家的人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會希望陪伴孤單夜晚的歌曲,是以母語為演唱語言的作品。儘管西洋金曲動人,能夠唱進心坎裡的旋律,一定要有熟悉的感覺,歌詞的功勞功不可沒,因此台灣人聽中文或台語歌,才會特別有感。

我開始聽華語歌是從國三開始,非常的晚吧。現在回想小時候,童年好像少了很多背景音樂陪襯,我會開始聽音樂的緣由蠻荒唐的,主要是因為國三畢旅時大家在車上唱KTV時,幾乎每一首歌都會唱,我只會周董的<七里香>和幾首老歌(朋友、吻別…)。我在旁邊看著同學深情忘我的演唱,只能支支嗚嗚。回家以後覺得應該得”學一下”流行歌,把聽歌當功課般的研究一下,例如2007年時第一屆星光大道開始風靡,我就固定每週坐下來聽。漸漸也喜歡上聽音樂了,不過功力實在普普,大學跟同學去夜唱,我還是發現自己會的歌曲數量遠低於正常人,但話又說回來,本來歌喉就不太好,所以也無所謂了。

跟別人唱歌,幾次以後會發現有固定的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副歌”了,什麼意思呢? 不管是哪一首膾炙人口的歌,只要到了副歌前,很多人就會開始搶麥克風,然後深情款款的唱起來。我對於樂理沒什麼認識,只知道有所謂的”主/副歌”結構,就是每一首歌基本上都能拆分為幾個段落,主歌+副歌,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主歌有點像前菜+開胃菜,副歌就是主餐,重複兩三次以後,就會有一段收尾的旋律。我從知道這種區別以後,一直覺得很古怪,既然副歌才是整首歌的重點,為什麼要被稱為”副歌”,反而次要的旋律被”主歌”。懂我的意思嗎~有點像看電影,最刺激的部分要來了,我們卻說”低潮”快來了! 久而久之,我也不再糾結,好好聽歌,想那麼多幹嘛。

直到讀了這本書,才解開心中的一些謎團。

近幾年,全球學術界越來越重視聲音的研究,上個月看德國之聲紀錄片頻道,他們剛好也上傳一部很有趣的影片叫做”Sound, noise, and music in the future”(剛剛查了一下,可能因為版權問題期限到了又下架了。) 這部影片採訪了幾個研究”聲學”的科學家(Trevor Cox, Simmone Jones…等等),影片的主題,基本上就是在探討聲音在人類文明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未來可能發展和應用。我們人有多種感官,視覺和味覺在過去,已經被研究的挺徹底了,現在科學家越來越好奇相對來說被人忽略的感官體驗究竟如何影響人類。越來越多科學家開始研究聽覺、嗅覺、觸覺的背後原理,希望能更深入的理解人類奧妙的”感受”。

在這種趨勢下,”聲學”也有躍升成為另類顯學的跡象。到底我們聽東西時,腦袋怎麼想,聲音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甚至如何影響思維…這些都是聲學研究的重點。這種研究在國外也算新興科學,沒想到台灣也有學者以此為研究主題~本書作者蔡教授也是奇拔,台大物理系畢業,理組頭腦卻熱愛音樂藝術,竟然能夠結合音樂學研究+物理應用,成為音樂學教授,太強了。這種跳脫框框的思維模式,在研究主題的選擇上也別出心裁。他跟學生一起研究華語歌曲,以學術的方式,探討流行歌如何影響歌迷的情緒、想法、甚至人生觀。

基本上,這本書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定義出一個模型或一種模式,說明華語歌曲(有別於西洋歌曲)的獨特性,以及華語歌曲如何感動歌迷。這種主題實在太有意思,我想說讀完以後搞不好能增強未來聽歌的感受,花了兩個晚上讀完。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努力憋笑,因為內容很像冷面笑匠在說故事,用很嚴謹的口氣,講述很輕鬆的內容,總之是一本平易近人的學術性著作。

作者涉獵的領域很廣泛,研究的大方向是”認知心理學”,但是選取了大量跨領域的素材,諸如文學、歷史、社會學…五花八門。其實這本書就是反覆強調幾個研究發現。最重要的就是”主歌+副歌”這種架構。為什麼每一首歌都要遵循這種架構呢? 主歌怎麼替副歌鋪路,讓聽者在音樂進入副歌的同時,情緒high到最高點。歌詞又是怎麼與旋律搭配,融合文學的意境,帶給樂迷溫暖與感動…諸如此類的解答,都能在書中找到研究成果。

關於情歌,每個人聽得究竟是什麼呢? 乾柴烈火的激情;黃金歲月的感情;銘刻於心的愛情;曾經擁有的柔情;柔情似水的溫情;一廂情願的戀情;殘忍背叛不留情…華語情歌有80%都是哀傷的抒情,唱著聽著,等待雨過天晴。

喜歡聽歌的讀者,這本書很有意思~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