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徒步者的朝聖
 
世界級的夢幻步道之所以能如此「自然」
是因為有一群喜愛山徑的義工們,長期「不留痕跡」的維護
大自然,將成為地球上最先進的工程技法!

  一個把生命奉獻給步道的人

  2003年,一開始因為參加『刷青苔,救步道』活動,心中留下了對人工步道不解的問題。

  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她遠赴美國學習手作步道,在行動和學習中打開她的視野。

  回到台灣後,加入千里步道協會,將所學所見投入自己的家園山林,以新的人生生命山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並集結心血交出了《地圖上最美的問號》(2008年出版,舊作)一書,分享在美國學習手作步道的歷程。

  花費近十年的時間,不間斷地在人類需要的步道與自然回應的訊息中對話之後,她發覺,只是去思考如何做出最自然影響最小的方式是不夠的。

 2015年,舊作在絕版多年後,決定再出版,一方面因應台灣各界近年來對於自然環境,已開始有了重返土地的意識的需求,另一方面透過本書帶著讀者們從追尋夢幻步道的旅程中開始,進而一起重頭思考,除了用雙手做出一個對自然、對山林影響最小,供人類行走的步道,我們對於自然的思考層次,是否能有其他的投入,可以透過行動,實際與自然的互動。
 
  夢幻的阿帕拉契山徑步道

  位於美國東岸、被稱為夢幻步道的阿帕拉契山徑,全長3500公里, 1937年全線貫通,近八十年來,全靠來自各地的義工維護整建,是地球上由義工所完成的最偉大工程。

  2006年的夏天,徐銘謙帶著心中的問號,跟四個月旅程的家當,上路了。四個月的步道工作假期,徐銘謙帶回來的不只是夢幻步道的故事,或是整建步道的技術訣竅。她在學習手作步道的過程中理解「山」是如何思考我們在它身上的所作所為。她試著進入山裡,學習山的語言、學習像山一樣思考,反思所謂「建設」、「發展」以及「人工」,如何與「自然」維持平衡。

  本書的再出版,希望引領讀者在作者的學習經驗之外,進一步觸發像山一樣行動,開始從社會運動角度進入山林,行動是一種人類與自然同通的語言,透過實踐的行動去了解自然,以新的典範取代舊的觀念,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名人推薦

  小野|千里步道共同發起人、知名詩人
  吳晟|知名鄉土作家、詩人
  周聖心|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
  黃武雄|千里步道共同發起人
  劉克襄|知名作家
  賴榮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千里來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徐銘謙


  1974年生,台大國發所、清大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學術領域專長研究兩岸關係與海洋政策。興趣廣泛、喜歡旅行,把興趣與旅行都以學術的精神深究,進一步在生活世界中實作改變的可能,然後再把歷程中的思索與故事寫下來,不論用文學或學術的形式。

  2002年因注意四驅車闖入山林的破壞,陸續發起「刷青苔救古道」、「愛山林反纜車」、「牽手無礙親近自然」等運動,。2006年獲客委會築夢計劃獎助,赴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學習手作步道,2010年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劃,赴英、德、日等;在台灣推動「步道志工」與「無障礙步道」運動。

  現任「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致力正向循環的社會運動與公私協力決策參與機制,倡議人人動手改變世界之信念。
 

目錄

【推薦序】
步道・夢想──邱一新(TVBS週刊發行人)
微觀與宏觀,兩個按鈕──為銘謙的書寫序──黃武雄(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
 
【新版序】學習像山一樣行動
【序曲】像山一樣思考
 
01 斷背山是個好的開始
夢想的起點/書上的視野/非去不可的信念

02 輕量化的極致是僱一頭騾子? 
向山界前輩請益/啤酒罐變身爐具/選用輕量、節能的裝備

03「怪咖」全程行者學校校長      
全程行者只是遷徙的動物/低價Walt-Mart大戰豪華REI/萬卷不抵一頁書/我的同學們/期待看見最美的山徑風景

04阿帕拉契與沒有歷史的人 
阿帕拉契山名之謎

05淚之路
漫長的生死之路

06做步道,第一課
愛你的工具/少林基本功夫/上乘工藝美學/手工打造的價值

07屋頂上的打擊手
展開完美的一天/老當益壯的銀髮義工/上屋頂,下不來/第二座山屋/爺爺泡的咖啡/最後的晚餐

08山椒魚認識的樹根哲學
難題,砍掉一棵樹?! /與山椒魚相遇/萬物的尺度/找出自己理想的步道尺度

09仙娜度瓦華麗的冒險
夏天的營火/如果普羅米修斯看見/營地帳棚裡的思考/白尾梅花鹿母子/成功移民的游隼

10早安!薛西佛斯
一天挑戰一級石階/我的第一級石階/石階狂俱樂部 / 荒野的步道

11親愛的,我把步道變好玩了
給我一個支點/中國功夫擊石法─從空手道式到金雞獨立揮棒式/我是傳奇/夥伴們的狂歡/意外的邀約
12再別新橋

遇到瘴癘之氣?/超有型步道俱樂部/兩種極端的步道/沒有一棵樹因為這座橋倒下/廁所也可以很環保/暫時回到文明世界/為了夢想,意識型態可暫時擺一旁/浮生千山路

13北與南
健行者的朝聖地/每一種都是美麗的選擇/跨越洋基佬的地界/南北戰爭與梭羅的哀弔

14山徑,社區,行不行?
不斷改道的山徑/通過私人土地的難題/原初的新山村藍圖─「重返土地」的鄉野運動/沒有商業介入的光榮傳統/歐陸舒適的健行經驗

15漫遊新英格蘭山徑
我在華爾騰湖/歷史與文學的時空交會/在紐約,爬郊山/我在阿帕拉契山徑火車站下車/酒精爐派上用場/山徑上的動物園/公無渡河

16從這裡到那裡
最早的步道是哪一條/從三十三號閘口到○公里/從高山到海洋/卡塔丁以北、貝爾島以南/小念頭轉動大世界,故事正要啟程啟程
 
【讀者回應】細讀銘謙的書  ──黃武雄(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
 

新版序

學習像山一樣行動
 

  祖父了解到自己也同樣是由土石和空氣所組成的,因此他的意識並不單屬於自己,而是岩石、水、空氣組合而成的結果,他和萬物連結為一體的同時,也是萬物的一分子。
這個動態連結讓祖父體悟到,所有發生在世界上的岩石、土壤、水和空氣身上的事,也都發生在自己身上和意念裡,人與萬物的分離並不存在,人是土,是水,也是空氣,這一切的結合創造出肉體,所以這個連結永遠不可能消失,只會遭到否認。──約翰.布朗《草原狼導師》
 
  真沒想到,在離開阿帕拉契山徑的朋友們後近十年,還能聽到他們的消息。就是最近,一位到美國留學的讀者傳訊息問我:「你還記得trail name叫Peter Pan的這個人兒嗎?」這些英文字母立即像魔術般打開我大腦海馬回的一個抽屜,形象鮮明地浮現了一個黑髮矮壯戴黑框眼鏡的大鬍子,穿著胸前印著Appalachian Trail的T恤,以及他在翻找自己全程行者照片、坐在我旁邊一起喝啤酒,耳邊似乎真的傳來他的聲音,所有阿帕拉契山徑的片段紛紛被提取出來,清晰地就像昨天我才剛從那裡回來。
 
  是的,山不只思考,還會行動。
 
  二〇〇六年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作步道時,透過手握工具、聆聽森林與水流、遇見山椒魚,似懂非懂地開始理解環境倫理之父李奧帕德說的:「像山一樣思考。」回到台灣加入千里步道協會,走上一條意想不到的生命山徑,透過手作步道與自己生長的土地、岩石與山開始對話,當步道完成一段時間後,最好在大雨或災害過後回去檢視,試圖理解我們所做的擾動是否被山所接受。
將近十年持續透過步道解讀山的不同訊息,慢慢了解山的思考不只是超乎人類生命長度、靜待時間消逝而如如不動的,事實上,西方的李奧帕德悟出的與東方佛家所說的「成住壞空」類似。過去我們以為山是永恆不變,但變動才是常態,尤其台灣位於歐亞大陸與菲律賓海洋板塊的交界,山給我們的課題也是禮物,就是在變動中學習維持彈性適應的永續觀。

  山不是藉著思考才採取行動,而是綜合所有自然與人為因素互動下反映出系統性的結果,生態系統就是山,手作步道教我們如何真正地「見山是山」,藉由山的行動來思考複雜的因果,以及釐清我們在其中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因素。我們就是山的一部分,也是因果的一部分。因此我們也不只是停留在思考的層次,思考是不夠的,必須像山一樣行動,近幾年來不只手作步道,包括青年從農、自然建築、樸門永續設計等重返土地的運動,有其內在相通的邏輯。而將近十年手作步道在台灣的實踐,是能夠引領個人進入公共空間,參與公民思辨與討論、資本與技術門檻較低的善巧法門,本書的再版讓不論參與過手作步道與否的讀者,跟著我追尋夢幻步道的旅程一起從頭思考。
 
  每座山都有全然不同的語言。
 
  手作步道在台灣發展之路走得比我當初想像的更遠,從二〇〇七年起協助林務局推動「步道工作假期」,二〇〇九年起協助太魯閣國家公園發展「步道志工」,同年與步道規劃設計專業師李嘉智、文耀興等開始研發種子師資訓練課程,二〇一〇年起與台北市行無礙推廣協會引進戶外通用設計的步道設計;二〇一一年發展出「步道學」課程體系,與林務局合作推動手作步道制度建立研究計畫,二〇一二年提出「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普查雙北步道鋪面問題;二〇一四年倡議「台灣步道日」,也邀請英國、冰島專家舉辦手作步道國際研討會,引進「群體技能」與「工法技能」的進階課程。

  期間不只培訓出一批手作步道種子師資共學社群的優秀人才,也以工作假期生態旅遊的型態參與社區營造、環境守護議題,如南台灣的阿朗壹古道、東台灣的同禮部落、大南澳;以環境教育的形式發展正規與非正規教育體系的課程,包括台灣大學、暨南大學與永和社區大學、文山社區大學;以培育在地常態守護的示範則有與荒野保護協會、文山社大在福州山、仙跡岩的例行維護。
每個住在山裡的人群,都發展出因應環境的生活方式,步道工法具體而微地呈現出各地的文化與場所精神,我在新竹北埔千段崎向客家人學習到運用鑿洞與木頭泡水切割石頭的方式、在暖暖古道等多處挑擔運輸使用的古道學到因應扁擔人體工學的階梯高度、在新北石碇坪林山區瞭解到土地公生日的聚會如何促使祭祀社群的人們聚在一起維修步道與公共空間、在許多漢人聚落訪問到清朝到日據時代保甲制度如何讓社區出錢出力整理公共通行的空間。向花蓮太魯閣族人學習運用大理石砌造駁坎與階梯、向屏東排灣族與魯凱族學習立砌小石防止水流沖蝕的鋪面工法與複雜的母語、在嘉明湖與大霸尖山學習處理高山凍原沖蝕溝的成因與處理的方法。每座山都教我不同的細節,工程不只關乎自然生態,也連帶深遠的歷史、文化乃至制度脈絡。
 
  行動既是在地,也是全球共通。
 
  在美國阿帕拉契山徑之後,我又在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支持下,拜訪了英國BTCV、日本NICE等國際組織建立連結,到德國Hertz國家公園參與工作假期,到日本金澤參與IBO組織的手作無障礙棧道,走訪法國白朗峰、瑞士少女峰、馬特洪峰等阿爾卑斯山步道系統;在林務局的支持下前往紐西蘭米佛步道、路特本步道參訪山屋經營管理與嚮導特許制度;獲得浩然基金會另立全球化資助計畫補助,將步道學推廣到北京,參訪丹巴中路、京西古道、南方絲綢之路、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二〇一四年在韓國偶來步道組織的邀請下加入了亞洲與國際步道聯盟;二〇一五年與冰島森林管理局的夥伴關係促成前往冰島學習凍原與火山熔岩地形的步道工法與國際志工基地營的經營管理。

  我也陸續接到讀者的迴響,不少讀者真的動身啟程前往阿帕拉契山徑追尋夢想,不管是搭便車或是巴士健行,或是拜訪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的遊客中心,甚至也參與了Rocky Top或konnarock的基地營,與我書中提及的Peter Pan等或未提及的其他志工在步道現場並肩工作,帶回來他們的新消息與問候。每個通往世界的足跡也不斷回饋到台灣經驗的累積,手作步道不只是志工與社區參與,可以是工程的理想境界,更涉及步道經營管理、常態維護的制度,世界上的步道雖然說著不同的山的語言,但在跨文化、跨地域的經驗中卻存在許多高度的共通性,比如在英國南威爾士、日本沖繩、中國浙江寧海與台灣屏東舊達來都有類似的立砌小石鋪面與石牆造屋,這些地方的地質多岩石,而氣候也都相似地受到海洋、季風的影響;國際志工的流浪者精神與在地社區的熱情接待也跨越人類語系,不論在美國阿帕拉契、紐西蘭南島或是冰島Thórsmörk。

  在將近十年之後的現在,經歷過在台灣本土的深耕生根、以及國際相關領域的連結,作為啟程邁向一座又一座的山的起點,本書在台灣能重新再版對個人而言有勿忘初衷的提醒,也是對眼力不如從前卻費心為本書為文萬言推薦的恩師黃武雄老師的誌謝,感謝行人出版社社長周易正慨允為本書進行重新的編輯,特別是讓黃武雄老師的序言得以放大字體呈現,增進讀者深入黃老師與本書對話,延展本書討論的深度。感謝孫德齡、陳秀娟為本書重新編輯下了一番功夫設想,特別感謝周聖心為本書進行細緻的再版校對給予修正建議,也感謝時報開卷李金蓮、周月英以及評審委員給本書的肯定。本書在台灣重新再版與在中國大陸的簡體版同時出版,似乎也是行動引發行動蝴蝶效應的一部分,一切都有所連結。

  在我心中,還有很多新的主題想繼續寫下來,特別是先前已經與讀者預約的尋找夢幻步道三部曲──台灣手作步道的實踐歷程,目前已在台灣山岳雜誌的專欄初步整理,尚須自加壓力醞釀產出,但令人汗顏的是原先已經有初稿的尋找夢幻步道首部曲都尚未有時間整理出版。只能怨嘆自己生產力不夠,在行動與書寫之間,實在難以兩全。只能勉強安慰自己,至少我還在學習像山一樣思考的路上,試著讓自己進一步成為行動方案的一部分,而關於山、關於步道的行動還有無涯的學習、無限的可能。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087797
  • 規格:平裝 / 392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斷背山是個好的開始
 
一九八三年五月,他們在一串冰封的無名高地小湖間度過寒冷的幾天,然後走到對岸冰雹河流域。
 
上山過程,白天還算好走,但步道上吹積物深厚,邊緣濕滑,他們因此放棄小徑,自行開道蜿蜒前行,牽著兩匹馬穿越鬆脆的樹枝。傑克的舊帽仍綁著同樣一根老鷹羽毛,在燠熱的正午仰頭吸收帶有樑木松樹脂香的空氣,嗅著乾燥的針葉落葉層與熾熱的岩石,嗅著馬蹄壓垮的苦圓柏。恩尼司顯露歷經滄桑的眼神,眺望西方尋找大熱天可能生成的積雲,無奈無骨的藍天如此深邃,傑克說,抬頭看一眼都怕會被淹死。──安妮.普露《斷背山》
 
我曾經發過誓,絕不踏上美國國土!
 
當進入美國國境要按捺指紋、過海關要脫鞋子徹底搜身、行李箱要整個打開不能上鎖等等政策,在未來的某一天通通取消之後,美國才會是我周遊世界夢想的最後一站。因此,此行多少來得有點出乎意外。
 
讓我非去美國不可的理由,就是夢想中的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s)。
 
夢想的起點
 
在我起步很晚的非正統、肉腳登山生涯中,看待「登山」的角度有點異於常人。
 
試試搜尋Google圖片,輸入任何一個登山步道的名稱,看看會跑出什麼樣的結果?三角點、登頂標高牌、周邊的遠山雲海、動植物特寫、立有標示牌的登山口……
 
這些都是登山步道的景致之一;可是,我看到的不只是這些,我的眼睛照相機所看到的,是腳底下的步道!你曾留意過夏日在水泥步道上表面曬成乾的蚯蚓死狀嗎?或是被車撞死壓扁的青蛙與蛇?
 
我常常蹲在路上端詳牠們許久,看著這開闢成一輛車寬的「步道」,竟然是這些可憐動物最後的「天堂路」,心裡著實難過。而自從畢業離開學校籃球校隊後,苦於受過傷的膝蓋與腳踝,想要用溫和的登山健行取代過去的運動量,卻總是避不開一山又一山的石階和水泥鋪面道路。我總是想著,一定有對動物更友善,也更適合人走的路吧!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以學術為錨,定位深度思考邏輯。文學│史地│社科 精選3本7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