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距離2017 年舊版付梓,已經過了五年寒霜。在此期間,此書六度加刷,獲得眾多讀者青睞,真是萬分感謝。
舊版比較偏重「戰術」(Tactics), 而較未提及「作戰藝術」(Operational Art)。如果維持原樣,對於21 世紀的趨勢、軍事、科學技術急速進步、國際軍事環境劇變、軍事思想革新等事項便無法確實掌握,我對此感到相當慚愧。
經過反省,我決定將《戰術的本質》內容構成全部重新調整,除了補上欠缺、不足的事項,也進行各種修正、訂正。
本書主要有以下四點增補:
① 美國陸軍睽違一個世紀對「作戰原則」(Principles of war)追加三個原則,進化成「聯合作戰原則」(Principles of Joint Operations)。當今的軍事行動已將聯合運用視為常態,軍事角色也從維持和平擴大至核子戰爭,光靠傳統九項原則,已無法觀其全貌。針對這項變更會進行解說。
② 新增「構成作戰藝術的要素(10 項要素)」。若沒有將戰術與作戰藝術視為密不可分的概念一併理解,就無法掌握現代廣泛、多元、複雜的軍事行動。
③ 在狀況判斷的篇章加入「緊急時迅速判斷狀況」。本項目並非新增,而是補充舊版沒有提到的事項。
④ 新增九個戰史案例(拿破崙遠征莫斯科、諾門罕事件、凱賽林隘口戰役、仁川登陸作戰、奠邊府攻防戰、越戰等),按年代排序重新構成。
另外,針對說明不足的項目(對限定目標攻擊、知識管理、任務式指揮、三分之一法則等)也進一步充實內容,並訂正圖表與部份辭彙(旅級戰鬥部隊參謀等)。
2022 年2 月24 日,正當我著手對舊版進行修正時,俄羅斯軍開始對烏克蘭展開軍事侵略(以下稱烏克蘭戰爭)。撰寫本稿時(八月下旬),戰爭仍在持續進行,且今後的推移尚無法預判。
烏克蘭戰爭可說是一面映照戰術/作戰藝術的鏡子,同時也是重新審視日本防衛態勢的極佳教訓。因為這樣的關係,卷末特別附錄便以「從戰略、作戰、戰術的觀點分析烏克蘭戰爭」為全書做個總結。
另一方面,日本周邊也不平靜,中國解放軍在八月初以包圍台灣的形勢實施了大規模軍事演習,可藉此窺見侵略台灣的劇本。台灣有事即為日本有事,因此在第六章的最後也追加一篇「假想戰史――台灣有事」,希望能為思索我國防衛態勢提供參考。
戰術/作戰藝術有其不變的本質,但卻也會與時俱進。這本完全增補版若能讓各位讀者進一步理解戰術/作戰藝術,那筆者就感到十分欣慰了。
2022年9月 木元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