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啊!仙群集聚的島嶼
我小時候的故鄉鹿港,有這麼多古老的廟宇,一直讓我深感神奇。
之後發現老地方也會有許多老廟宇,先是台南,接著是多次在京都流連。
然後在緬甸的浦甘、南印度的甘吉布勒姆,等等許多地方,有同樣的體驗。
為什麼有些老地方會有那麼多老廟宇,遺留下來,人們還不間斷的供養?
一定是有什麼原因!
寫這部小說正逢全球大疫情,三年的隔絕。疫情據稱過去,小說大致完成,但一直不滿意,以為多方未竟。
接下來長期的身體不適,無從繼續,然後在今年(二○二四)年中,突然有了力氣,把需要重作處理的部分完成。也重感受到最愉悅的,仍然是寫作。
赫然發現,正適逢農曆七月。
不免覺得,這部小說寫來真有些身不由己。尤其寫的是神靈。
「身不由己」聽起來像被附身來書寫?不是,被引導的自動書寫?也沒有。
「身不由己」是指為什麼從我正寫的《漂女:小說的自傳》,一下子被移轉來寫《彼岸的川婆》,這小說原要稱作《神靈集聚》。
然後處處都是契機。
契機展現的是在於時間點。
只能說一個機緣帶領著一個機緣,先是碰觸到了可用來作藥的植物,藥、病相關,關係死亡,然後神靈方出現。
植物與信仰的部分,有事實存在的樣貌,需要建構實際的場景,不能逾越亂寫,自然更不是行雲流水一行千里的「自動書寫」了。
這是一部小說。小說以「我」第一人稱來寫,也用到我最早期寫作的一些事件,虛實之間,自有其意。
總之,並非要刻意安排,但相約成串,促成了、有了這個長篇小說。
至於一開始所問:故鄉鹿港,何以有這麼多古老的廟宇?島嶼台灣,這一向更不斷興起更多的廟宇?
能訴說出的理由一定有許多:
鄰近地區,或因政治、社會原因,信仰受限,人們無從奉拜,神靈無法下臨,於是神靈集聚來島嶼。
或者,其他種種契機,都值得長篇探討。
不論緣由為何,首要的應說是:
神靈集聚了島嶼,並非一逕如此。而此時,我有幸親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