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白色恐怖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49則)
-
作家專業書評 一場「國家形成」的思想實驗:《新寶島》與其腦洞貫通的海外建國方略
作者:林運鴻 /2021-07-01 瀏覽次數(2263)
與其說《新寶島》是一本天馬行空的科幻小說,更不如說,該書對於「國家形成」提出了一種文學性格的思想實驗。儘管「國民大交換」在真實時間線不曾以殖民主義之外的型態發生,然而,《新寶島...
-
\ 本月大人物 / 經歷日本戰敗、228、白色恐怖,一個敏銳的攝影之心能如何讓自己飛行?──專訪朱和之《南光》
採訪:王昀燕 攝影:陳佩芸 /2021-05-17 瀏覽次數(6943)
小說家朱和之。 採訪當天,朱和之隨身帶著跟朋友借來的Leica M3,這台萊卡生產於1950、1960年代,他說,鄧南光慣用的是更早期的萊卡機種,可惜借不到。畢業於政大廣電系的朱和之,大學即接...
-
\ 本月大人物 / 如果臺灣/古巴、中國/美國人民「大交換」,世界將如何大亂鬥?──專訪黃崇凱《新寶島》
採訪:李時雍 攝影:陳佩芸 /2021-05-14 瀏覽次數(9479)
歷史「如果」的想像 「如果有一天,一覺醒來,我們發現自己是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比如說,古巴?」 那是若干年前——早過前作《文藝春秋》、乃至《黃色小說》,小說家黃崇凱一晚入...
-
作家讀書筆記 回不去了,那「黃昏的故鄉」:《歌唱台灣》與台語流行音樂史的世紀創傷
作者:林運鴻 /2021-01-20 瀏覽次數(9272)
《歌唱台灣》一邊講述〈孤戀花〉、〈收酒矸〉等名曲的軼聞掌故,同時也破譯本土流行音樂背後複雜的政治經濟構成,可謂摸蜊仔兼洗褲,若真要解明「流行音樂的故事」就得並肩於我們島嶼曾經走...
-
鹹水傳書機 為何亞裔總是邊緣人?2020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台裔作家游朝凱的《內景唐人街》
作者:楊詠翔 /2020-12-29 瀏覽次數(8119)
2020美國國家書卷獎11月底揭曉,小說獎由台裔作家游朝凱《唐人街內部》獲得。這本書諧擬劇本形式,描繪亞裔移民在美國主流社會中遭受的困境與掙扎、甚至有「自我標籤化」的傾向,並試圖回答...
-
詩人╱私人.讀詩 戒嚴史詩,解嚴物語,島嶼神話──讀吳懷晨詩集《渴飲光流》
作者:林秀赫 /2020-09-18 瀏覽次數(3066)
吳懷晨第二本詩集《渴飲光流》,或隱或顯呈現了史詩、物語、神話,三種不同的敘事特徵,每次敘事的轉變都與詩人思索的深度有關。我們必須留意當代詩人採用某種敘事結構之後所帶進來的豐富意...
-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行走的樹》最觸動我的不是前夫多糟糕、時代多嚴峻,而是它告訴我們「原諒自己」
作者:個人意見 /2020-08-31 瀏覽次數(11329)
《行走的樹》既是季季對人生的回憶,同時也記錄了白色恐怖的年代、當年風起雲湧的文壇,和豐富多姿的人事物。把個人經驗和歷史事件這樣完美的結合,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傑作。我們投入作者的個...
-
作家專業書評 「末日系推理」揭開的歷史詭計與道德難題:耽美、中二、引人深思的《K.I.N.G.:天災對策室》
作者:林運鴻 /2020-08-20 瀏覽次數(3005)
今年春天,由臺港日五位推理作者以接龍方式合寫的《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引起熱烈好評。該書所錄的第二篇,由臺灣小說家薛西斯寫的〈珊瑚之骨〉,理性與神祕糾纏、充滿純愛氛圍卻交織降靈...
-
\ 本月大人物 / 抹去痕跡的痕跡,也是時間的證據──專訪朱嘉漢《裡面的裡面》
採訪:翁智琦 攝影:陳怡絜 /2020-07-22 瀏覽次數(3965)
朱嘉漢是典型的斜槓青年,大學念完人類學,前往法國攻讀高等社會科學院博士班,回臺灣後他教過法語,與太太經營甜點店,並策劃多場引介法國重量級作家的講座,還擔任過某網紅粉專小編;目前...
-
作家專業書評 蔣亞妮:誰是住在裡面(的裡面)的人?讀朱嘉漢《裡面的裡面》
作者:蔣亞妮 /2020-06-22 瀏覽次數(3603)
朱嘉漢善於以小說再生小說,這在《禮物》裡我們就知道了。在《裡面的裡面》,他寫出被後代描寫與虛構的「阿信」,躲避於藏身的閣樓時,推開小小天窗,竟開始與書寫他的人對話:「那位書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