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歷史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205則)
-
作家讀書筆記 橫越荒蕪的方法:讀褚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
作者:Emery /2021-04-12 瀏覽次數(133)
這其實不是一本輕易能夠下嚥的書──讓我們首先誠實地面對這件事。《人類群星閃耀時》是將近一個世紀以前出版於歐洲的作品,它寫歷史,而且是非常西方中心的那種大寫歷史。褚威格在序言裡開宗...
-
\ 本月大人物 / 地名研究的重點是「怎麼說」,而不是「怎麼寫」──專訪吳密察、翁佳音《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2021-03-23 瀏覽次數(3246)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翻譯、歷史學者翁佳音審定。 你能想像,一位百年前的日本學者,可能比你還了解你家鄉的地名掌故嗎? 1895年,是日本領有臺灣的第一年,人...
-
作家讀書筆記 潛藏於電影史之下的台灣百年身世──讀《看得見的記憶》
作者:翁稷安 /2021-03-22 瀏覽次數(928)
十五位作者,二十二部電影作品,依著時間先後,呈現臺灣百年電影史的起落。經由這二十二部電影,不管是對創作者的生平和關懷的介紹,又或者是對內容的分析和詮釋,經由這些不同的片段,從電...
-
作家讀書筆記 一起補拉丁美洲的課:讀霍布斯邦的《革命萬歲》
作者:萬毓澤 /2021-03-03 瀏覽次數(1154)
你對拉丁美洲的印象是什麼?腐敗、民粹、強人政權?音樂、足球、旅遊?瑪丹娜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儘管台灣在拉美有九個友邦,但我們對拉美的歷史、政經與文化各方面瞭解的程度,可能遠...
-
作家讀書筆記 重新找回中國近現代戰爭史敘述中「人」的層次──讀《戰火中國1937-1952》
作者:翁稷安 /2021-02-09 瀏覽次數(1190)
隨著史學視角的轉換,試圖改從由下而上的角度理解過去,戰爭史的書寫近年來也開始逐漸質變,賦予不同於傳統「事件」邏輯的面容。戰史不再僅是戰線推進的紀錄,而是以戰爭這條事件軸線做為切...
-
\ 本月大人物 / 女性處境、國家歷史、人類命運…韓國作家如何用虛構小說反映真實?──專訪吳貞姬、鄭贊、孔善玉
提問:崔末順 韓文翻譯:游芯歆 整理:麥田出版 /2021-02-01 瀏覽次數(995)
「我想,促使我開始寫作的動機,會不會就是那最艱困的現實。因為生活無以為繼,處境太過孤單,所以我才拿起筆寫字。」 孔善玉認為人類生活的本質就是「野蠻」,最具代表性的「野蠻」則是金...
-
不讀不知道! 從韓國小說選《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看見台灣的共感、共體、共行
作者:陳佩甄 /2021-01-29 瀏覽次數(1323)
在韓流、K-POP等娛樂文化在國際現身/聲,且在視覺與聽覺全面滲透到台灣影視文化地景之前,台灣第一次看見「韓國」,可說是透過同屬日本殖民地、及其時在大東亞文學圈中發光的張赫宙等文學家...
-
\ 本月大人物 / 「文學不是什麼都幫你講完,而是讓你心裡面有個迴蕩的空間。」專訪蔡素芬《藍屋子》
採訪:柯若竹 攝影:陳佩芸 /2021-01-25 瀏覽次數(4922)
七宗罪裡「貪婪」排第五,排序依據是與愛的背離程度。《藍屋子》即是這樣一個訴說古老人性的故事,起於欲念的貪愛,以及由貪愛而生的執著與嗔痴。 一路創作出大時代長篇《鹽田兒女》《橄欖樹...
-
作家讀書筆記 回不去了,那「黃昏的故鄉」:《歌唱台灣》與台語流行音樂史的世紀創傷
作者:林運鴻 /2021-01-20 瀏覽次數(5203)
《歌唱台灣》一邊講述〈孤戀花〉、〈收酒矸〉等名曲的軼聞掌故,同時也破譯本土流行音樂背後複雜的政治經濟構成,可謂摸蜊仔兼洗褲,若真要解明「流行音樂的故事」就得並肩於我們島嶼曾經走...
-
作家讀書筆記 對抗歷史失憶的寫作,替我們這個時代帶來省思──讀「朱鷺號三部曲」
作者:阿潑 /2021-01-18 瀏覽次數(987)
「朱鷺號三部曲」不僅可見到巨觀的亞洲歷史,還可讀到文化於個人身上的作用,以及作者透過殖民貿易過程企圖展現的社會經濟思辨,這都是一個社會人類學者能運作的知識工具與技法。 除了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