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小說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1099則)
-
作家專業書評 蔣亞妮/以文學焚身:一場先開槍再畫靶的文學實驗──讀岩井圭也《文身》
作者:蔣亞妮 /2022-05-19 瀏覽次數(432)
讀《文身》的過程,充滿不意外的意外。小說雖然是一種無限,卻也總有一些大的運作方式,如同公式或類型、或者主題與意圖,《文身》以某種日式推理的語境切換,講述了一對兄弟「一起」成為一...
-
作家專業書評 林運鴻/在時代的波濤洶湧中,為一小片浪花停留──讀賴香吟小說《白色畫像》
作者:林運鴻 /2022-05-05 瀏覽次數(613)
許多時候,我們用「歷史」這個沉重字眼,稱呼一段無法被遺忘的苦難。比如翻開《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在偷渡前夜,深情凝視熟睡兒女,就算明白此後永別,也只能強忍淚水不敢傾訴。又或者《史...
-
作家專業書評 吳曉樂/她任由身體失禁,有愛無類──讀林文心《遊樂場所》
作者:吳曉樂 內容提供:木馬文化 /2022-05-04 瀏覽次數(1224)
林文心傾向、也善於在小說中進行收斂套疊的收納之術。一眼看過去,以為草木不精,抽屜格格抽開,大千世界。〈造句練習〉有語言的練習,人的身分與政治,安靜冗長的性暴力。最終,這篇小說留...
-
作家專業書評 馬尼尼為/「做頭」與「斷頭」的無獨有偶歷史重現──杜莎夫人傳記小說《小不點》
作者:馬尼尼為 /2022-04-22 瀏覽次數(681)
在還沒有照相機的年代,有錢人除了可以找畫家畫肖像,還有更罕見的一門玩意,就是把頭臉做成蠟像,讓自己的「分身」長存。這就是小說《小不點:杜莎夫人真實人生改編,關於藝術與革命、愛與...
-
作家專業書評 邱常婷/蠟不因為是心臟而更溫柔,也不因為是屁股就特別粗魯──杜莎夫人真實人生改編小說《小不點》
作者:邱常婷 內容提供:悅知文化 /2022-04-13 瀏覽次數(739)
在閱讀《小不點》以前,我懇請諸位讀者將對於蠟像館的恐怖印象擱置一旁,誠然我們知道和蠟像館有關的恐怖電影、小說,偶爾出現於新聞媒體的蠟像館報導也讓我們得以一窺著迷於蠟像的參觀者反...
-
博客來偵探社 冬陽/讓經典風味展露現代美感是一門高超技藝,「冰島暗湧三部曲」近乎完美地辦到了
作者:冬陽 內容提供:臉譜出版 /2022-04-12 瀏覽次數(975)
細分推理小說的各個子類型時,我尤其喜愛作品量特別稀少的一種,叫倒敘推理。它的特色是,故事一開始寫作者便揭露了犯人與犯行,例如凶手運用何種手法哪類凶器殺人、如何故布疑陣混淆視聽,...
-
作家專業書評 吳曉樂/愛的本身,有時包含了與愛看似截然相反的質地——讀《永遠的院子》
作者:吳曉樂 內容提供:遠流出版 /2022-04-04 瀏覽次數(2349)
《永遠的院子》敘事者「永遠」跟母親相依為命,每逢禮拜三,「歐德先生」送來日常用品。永遠眼睛看不見,她對世界的了解,由母親所說的故事劃出了疆界。隨著小女孩一句句陳述,讀者也意識到...
-
作家專業書評 「在我那個年代,我們都是為了藝術而信仰藝術」:關於作家的一生──讀毛姆《尋歡作樂》
作者:Kristin(一頁華爾滋) 內容提供:麥田出版 /2022-02-25 瀏覽次數(1088)
每每重讀一次毛姆的小說,就好像尋回最初愛上文學的悸動。閱讀過程宛若拆開一份禮物,而且這份禮物,必然藏著驚喜,必然質量俱佳。此部問世於1930年的四大代表作之一《尋歡作樂》,帶有毛姆...
-
\ 本月大人物 / 「寫這些故事,角色的生命力大到讓作者像個僕人。」──專訪賴香吟《白色畫像》
採訪:朱嘉漢 攝影:Achim Plum /2022-02-24 瀏覽次數(2159)
作家賴香吟。 1918年,畫家卡濟米爾.馬列維奇發表了《白色上的白方塊》。顧名思義,一片白色底上,有個方方正正,卻歪斜著、不置中也不水平的白色方塊。底色的白與方塊的白是略有差異的白。...
-
博客來偵探社 盧郁佳/對絕對不能相信的人說:「我相信你」──讀東野圭吾《天鵝與蝙蝠》
作者:盧郁佳 內容提供:皇冠文化 /2022-02-21 瀏覽次數(2159)
東野圭吾曾任汽車零件工程師。他的辦案小說《天鵝與蝙蝠》,讀完就下載完壓縮檔,在心中展開整張機械設計CAD圖紙。活塞桿、空氣肺、浸水泵,看不出用途的零件,組裝通電就活起來,接力點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