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新手上路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161則)
-
新手上路 「我真的沒想過文學會這麼有用。」──專訪陳宗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採訪:柯若竹 攝影:陳怡絜 /2020-11-18 瀏覽次數(8677)
同學會時,總有那種眾人紛紛詢問近況的失聯者,通訊軟體長掛離線,得從大家口中拼湊過期的消息碎片…… 陳宗暉就是東華華文所的「那位同學」。 他在2008年以〈火車就地停下時〉...
-
新手上路 「我用一本書來證明我的人生不是錯的。」──專訪陳信傑《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
採訪:陳栢青 攝影:陳佩芸 /2020-10-07 瀏覽次數(3079)
以為走進廁所,結果沿牆推開卻是一道暗門,穿過木板隔起的狹小甬道,濃濃菸味竄上鼻子,耳邊盡是叮噹響,小瑪莉和老虎機畫面正在跑,777水果盤無止盡輪轉,周旁是一排大型機台,搖桿上的手鬆...
-
新手上路 「我們都活在迴圈裡,試圖要打破,但終究徒勞。」──專訪林新惠《瑕疵人型》
作者:柯若竹 攝影:陳怡絜 /2020-06-23 瀏覽次數(9020)
林新惠對寫小說的描述很簡單,「就是準備一個機關,然後完成它。」或者直接用契訶夫的經典理論——你先準備一把槍,最後射發。「也可以不發射啦,契訶夫有說,不發射比較高明。」 ...
-
新手上路 「對沒有希望的人說道理、去激勵正在受傷的人,是殘忍的事。」──專訪邱子瑜《願受傷後能重新活一遍》
採訪:陳琡分 攝影:陳佩芸 /2020-03-12 瀏覽次數(5005)
週末假日,惺忪著從床上爬起,換過衣服趿著拖鞋,走去巷口買份早餐──幾個連想都不用想的簡單動作,甚至可能前後花不上20分鐘的日常小事,對17歲到28歲的邱子瑜來說,卻是難如登天。 17歲,是...
-
新手上路 如同悲傷農場的母牛被吸吮千萬次:馬翊航《細軟》愛的整理術
作者:顏訥 攝影:陳佩芸 /2019-11-22 瀏覽次數(6670)
《細軟》是一本關於「收拾」的詩集。 細軟 可是〈後記:在危樓打包〉裡,馬翊航顯然不是家事達人,他說打包疲憊,是「來自選擇,丟棄,與必須出發的指令」。 水瓶座有水瓶座的散亂任性,...
-
新手上路 「如果可以,飼主請提早做好準備,因為離別來得比想像中快。」──專訪獸醫師陳凌
作者:諶淑婷 攝影:陳佩芸 /2019-11-20 瀏覽次數(41482)
對於動物醫院的想像,常常是這樣的:一間小小的醫院裡,有讓人認養的流浪動物,有在主人懷裡等候看診或來打預防針的貓狗,好心腸的獸醫師溫柔細心地替牠們解決疑難雜症……。執...
-
新手上路 有點灰色的童年,是漫畫救贖了她──專訪漫畫家韋蘺若明《鬼要去哪裡?》
作者:陳怡靜 攝影:陳佩芸 /2019-09-27 瀏覽次數(12694)
漫畫家韋蘺若明說自己怕鬼。她不敢看鬼片,是那種小時候睡覺怕被鬼拖走,會用棉被把腳緊緊包起來的怕。一個怕鬼的女孩,卻對人死後的世界充滿好奇,曾以鬼故事漫畫獲獎,正在畫的主題是《CCC...
-
新手上路 《獨舞》李琴峰:旁觀著自己筆下的主角受苦,讓寫作像是種自虐
作者:柯若竹 攝影:陳佩芸 /2019-03-06 瀏覽次數(12855)
2017年四月,日本《群像》雜誌舉辦的「群像新人文學獎」揭曉,當屆應徵數2016篇,首獎從缺,只選兩篇優選小說,其一的〈獨舞〉,讓作者瞬間受到注目:誰是李琴峰?何以初試啼聲便摘下大獎?...
-
新手上路 《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謝子凡: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作者:諶淑婷 攝影:陳怡絜 /2019-02-11 瀏覽次數(13566)
謝子凡是誰?從2015年起短短3年內,她已在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後生文學獎、九歌年度文選留下足跡,今年初終於集結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 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 ...
-
新手上路 《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王姿雯:希望我的詩像一根細針,穿進心底的恐懼之處
作者: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2019-01-09 瀏覽次數(6652)
對王姿雯而言,寫詩,或許是她撫慰這副敏感心靈的方式。 她大學念文學,研究所負笈英國,研究普拉絲的詩作。回國後,她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未曾認真動筆創作的她,決定去報名寫作班。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