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人物專訪
上一則 下一則文章類別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
書籍好設計【書設計】如何讓觸摸書籍就像在撫摸衣料?──方太初《衣飾無憂》
作者:Vincent Yiu /2017-02-09 瀏覽次數(7846)
收到《衣飾無憂》書稿後,發現作者方太初試著從不同角度切入我們最常接觸的時尚,為衣飾進行了一場整理與再解讀。最平常不過的事情,背後往往帶著深遠的意義,後又以各適其式的表象,映入世...
-
書籍好設計【書設計】哈金:「挺有意思的,這東西」──設計與編輯談《折騰到底》
作者:嘉世強,彭星凱 /2017-02-06 瀏覽次數(17156)
從幾何性強烈的圖素中找到水墨的雄渾,看起來端莊許多,喜劇氣質就留給四周的邊框與中空的字體去維護。紙張的影響也很大,它的手感讓原本無機的線條與顏色,變成符合哈金東方人文底蘊的一件...
-
書籍好設計【書設計】說一個人與書的故事──李志銘《裝幀列傳:迎向書籍設計的狂飆年代》
作者:林秦華,遠流台灣館 /2017-02-02 瀏覽次數(8132)
由於書中勾勒的是百家爭鳴、各有擅場的設計師作品,在封面上,單一圖像難以詮釋涵蓋一個時代風格,所以轉而將文字做為視覺的主角。在文字排版上,參考了1970年代常出現的文字繞圖風格,藉用...
-
好設計【唱片設計】紫醉金迷的積木城市──台灣企劃盤《Awesome City Club Special Collection》設計概念
作者:黃顯勛 /2017-02-01 瀏覽次數(4673)
裝幀設計/黃顯勛 Awesome City Club《Awesome City Club Special Collection》(CD) 在專案啟動前的蒐集觀察我覺得是設計流程中很重要的環節;不僅可以指引創意更清晰的收斂,也確保設計...
-
書籍好設計【書設計】「這是我們做愛時拍的照片」──設計與編輯談《狂戀》
作者:空白地區 Fi(彭星凱),彭星凱,鄭曜德 /2017-01-26 瀏覽次數(27225)
設計的過程沒有額外花太多力氣去揣摩,讀完詩後就有畫面自然浮現了。詩句與我自身經驗相連結,設計創作的原始力度很強。而且那張圖是,那個……
-
設計視野【紙的旅程11|linking up with the land】PEKOE食品雜貨鋪:想從包裝的觸覺和嗅覺開始體驗食物的風味
作者:何曼瑄 /2017-01-20 瀏覽次數(8000)
如果能夠將手工紙應用在不同產業的包裝上,是否能由各種不同商品一起創造的需求,來支撐起手工紙張的製造產業呢? 博客來在與樹火紙博物館推出聯名商品「好好寫字帖」,透過這個商品讓消費者...
-
書籍好設計【書設計】浪會過去,美會留下── 林黛嫚《推浪的人》設計概念
作者:木蘭文化編輯 /2017-01-16 瀏覽次數(5975)
副刊編輯是藝文浪潮的重要推手,卻並非主角,他們把作家推到浪潮頂端讓作家發光發熱,因而以《推浪的人》做比喻。 然而這個複雜的意象轉化,呈現在平面設計上相對困難。
-
設計視野【設計入味】由設計商品看日本人心中的那一座富士山
作者:劉祥蝶Show.D /2017-01-13 瀏覽次數(6036)
文/劉祥蝶Show.D 說起代表日本的幾個關鍵字,可能會是「握壽司」、「富士山」與「Hello Kitty」。其中富士山所代表的文化意義與精神象徵,遠追溯至江戶時代就多不勝枚舉的富士山相關作品,...
-
設計視野【設計入味】燕三条進擊的歐吉桑,熱鬧熱情與感動的「工場祭典」。
作者:劉祥蝶Show.D /2017-01-13 瀏覽次數(4920)
文/劉祥蝶Show.D 說到日本「新潟Niigata」,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的是什麼? 除了好吃的越光米之外,大概還有冬季日本滑雪勝地的雪國印象。原本我對新潟的印象也是這樣,直到實際參與在十月舉...
-
設計視野【主題繪本控】賴嘉綾:又美又好玩!那些把繪本變藝術的設計師作家
作者:賴嘉綾 /2017-01-06 瀏覽次數(12983)
2016年,巴黎郊區的「Montreuil青少年書展」以三位藝術家Bruno Munari、Paul Cox、Warja Lavater的書為特展,他們除了做書,都有其他主業。 義大利藝術家 Bruno Munari 其中,Bruno Munari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