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這個時代,我們為何重讀愛的藝術】愛,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 ——從1982年初讀《愛的藝術》,到2021年五讀《愛的藝術》

  • 字級

 

愛的藝術(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愛的藝術(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中年以後直面更多愛的課題,愛他人、愛生命
儘管如此,或說,自己仍不夠成熟,仍一路跌跌撞撞,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肩負的責任與生命課題,更加吃重了。婚姻的、家庭的、職場的、社會的,更具體地說,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子女、為人前(長)輩,以及做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在近十五年,我著實太大意了,我若能時時重溫佛洛姆大師的忠言,就不至於仍在某些時候、某段難熬的期間,感到徬徨、苦悶、挫折,和遺憾。

怎麼說呢?去年,因為要爭取台灣眾家出版社競爭的《愛的藝術》繁體中文版版權,而重讀了這部作品,並且在今年八月校稿時又仔細讀了一次,同時也將佛洛姆基金會所特別整理的附錄——〈認識佛洛姆〉、〈佛洛姆生命中的愛〉細細研讀。在譯者梁永安簡練、信實,並更具現代性的全新譯筆下,才更清晰地抓住佛洛姆寫《愛的藝術》的脈絡——
一、 愛:人類生命難題的解答
二、 親子之間的愛
三、 愛的對象:兄弟愛、母愛、男女愛、自愛、對神的愛

看出來了嗎?這是環環相扣的一個圓。若處理不好,則是一個迴圈。愛是一間房子,愛布滿宇宙。親子之愛打底,擴及愛鄰人的「兄弟愛」,再回到母愛的本源;行進到情愛的「男女愛」,將深及人格形成的失落處,再從中找到自愛的能量;最終的探討,則是我們為什麼信仰神,我們對神的愛為何?這是一個個人與群體、我與世界如何合一的大哉問。

佛洛姆在以上三大主軸「愛的理論」的前提下,接續以第三章「現代西方社會中的愛及其解體」及第四章「愛的實踐」,來為困在「商品交易」式的愛之現狀中的人們,指出一條可實行的路徑。

而我在重讀的字裡行間中,再次深刻體認到,這整本書中所闡明的,不僅僅是做為一個有良知的社會心理學者,提出建構更美好的個人、家庭、社會的建言,事實上,《愛的藝術》之所以打動人、感動人,更因為它字字句句是佛洛姆個人、他生命道路中,始終在克服、在身體力行求解的跋涉。

佛洛姆也和我們一樣,為「愛是什麼?」、「怎樣去愛?」感到徬惶、痛苦、懊喪!他一輩子也在為自己找一條通往「愛是終極關懷」的出路!

原來,佛洛姆和許多人有相同的處境,他來自一個有著扭曲的愛的原生家庭。他的父親信仰堅定,卻從來不滿意自己,只一味將自身的焦慮傾注於渴望兒子成為神學家這個願望上。他的母親強勢、控制欲強大,並以全身心崇拜兒子的方法意圖掌控兒子的所有一切。

佛洛姆之所以先寫親子之愛,告訴我們父母妥善的照顧,是為了孩子這個個體最終能獨立自主,而這是一個人個性與人格成熟的基礎。並警告,許多孩子日後的精神官能症,皆源於成長過程中無法從親子之愛學習到,如何在自己的內在裡兼具父性良知和母性良知。

這件事那麼重要,我們竟很少察覺。因而,我們渴望的「被愛」,常常指的是我們渴望得到母親早期給予的「無條件的愛」;或是,我們認為做好對方要我們做的事,得到如父親給予我們的讚賞(「有條件的」),那就是愛。我們不知不覺地在愛的對象身上找尋父親與母親,這表示,事實上,我們沒能脫離自己的嬰孩期!

循此,佛洛姆表明,如何做一個好的父親或母親,是一切愛的起點。努力學習如何去愛孩子的人,會最先學到「自愛」。佛洛姆一生在擺脫、對治、練習,以建立自己更成熟的人格,這是一條多麽艱辛、漫長的路途,更因為他有這般切身之痛,他才能提出如此懇切的諫言與呼求。

佛洛姆與他的父親(Rainer Funk 提供)佛洛姆與他的父親(Rainer Funk 提供)

這次,我讀到最有感觸一段話,是一個好的母親能給予孩子的是「奶」與「蜜」。兩者兼有才是「應許之地」,即「天堂」。佛洛姆說,「奶」是養育,孩子得以安全長大,而「蜜」是讓孩子感受到「活著真好!」。很多母親做得到給予「奶」,但沒能夠給予「蜜」。那是因為母親也有她的成長痛,母親不快樂。母親沒有機會找到對自己的愛,她失落了愛的重要一環,這一環可以在任何有機會學到「愛的藝術」的母親和孩子身上得到彌補,得到全新的開始!

我因此在兩天後去向我的一個孩子表達歉意,若我在她還小時某段混亂的日子裡疏忽了給予她豐盛的「蜜」,請她原諒我。對我而言,這樣的表達,是一個新的連結之始。

很奇妙地,不止這一樁,重讀這本書,在我心裡、身體中再次啟動了什麼,某種鮮活的、生氣勃勃的、能讓我自己感到雀躍的,類似芬多精的元素,正在生長。

這樣的深深感動也來自於佛洛姆的弟子、遺著保管人,精神分析師芬克在本書附錄〈認識佛洛姆〉一文中寫道,當古巴危機成為核戰的現實威脅,佛洛姆寫給友人的信中可看出此事如何地折磨他——

「前幾天的某一晚,我寫了一篇類似呼籲的文章。……人們面對戰爭危險的態度之所以那麼消極,在於大多數人都不愛生命。所以,我想,懇請他們愛生命會比懇請他們愛和平或害怕戰爭更有用。」

厭世的現代人哪,我們依然消極地對待世界上各種目不暇給的威脅,例如日常生活的情感勒索、權力綁架,甚至資安的、食安的、病毒的、戰禍的……災難,如何能不厭世而愛生命?請傾聽佛洛姆的呼籲:

「把體驗愛的能力視為一種需求。一種與他人以愛的方式建立關係的需要。」
「不成熟的愛說:『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說:『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愛是一種喚起愛的能力,而無能於愛就是缺乏能力去喚起愛。」
「如果真正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的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

若你聽見了,你的心中將升起愛,而滿滿的愛將擁抱你。

佛洛姆與他的父母在法蘭克福留影佛洛姆與他的父母在法蘭克福留影

--


陳蕙慧
木馬文化社長



  延伸閱讀  
【這個時代,我們為何重讀愛的藝術】愛情握緊就變黑暗,想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讀《愛的藝術》
【這個時代,我們為何重讀愛的藝術】愛,究竟如何可能?——重讀佛洛姆《愛的藝術》




  1. 1
  2. 2
  3. 最後一頁
  4. 最新文章一覽

回文章列表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關於「愛」,他們說得太一針見血

愛是美好的感情,但並不總能帶來美好的感受。有時候說得太多,有時候難以啟齒,這幾篇文章裡的愛各有不同,一定有一種能深深打中你。

17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