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關
  • 電子書
螺絲愈來愈鬆: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93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螺絲愈來愈鬆: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電子書)

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

  • 定價:650
  • 優惠價:455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
以個人故事,寫美國歷史。
 
「喬治.派克結合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和記者的嚴謹報導,
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
──本書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首獎理由
 
  美國《紐約客》知名記者,探訪美國南方菸農、鐵鏽帶女工、華盛頓政經圈遊說人士、矽谷億萬富翁四段不同階級的脫落人生,穿插近四十年來的時事、新聞、影音與文化人物事件,直指美國民主機制解體的種種跡象與重重危機。人與人的關係如集線圈般聚合的榮景不再,每個人也像螺絲釘一樣在社會上工作、生存、奮起和滾落,走向個體原子化的脫序社會,商業巨賈自行其是,政客與選民貌合神離,勞動者自生自滅,富人與窮人逐漸失去連結。
 
  這個時代有無數的Unwinding,
  螺絲鬆掉.發條鬆弛.線圈鬆脫.
  政策鬆綁.監管解除.貨幣寬鬆.
  經濟衰退.產業衰落.財務重整.
  交易重新結算.華爾街管制放鬆.
  民主機制失靈.國家政體崩解,
  一切堅固的,都已鬆脫瓦解。
 
  一個鐵鏽型態社會的形成,首先是螺絲先逐一鬆脫,然後是整個政治運作系統的失靈,民主制度的毀壞,乃至於集體人心的崩潰。美國社會在短短幾十年間發生鉅變,最終釀成現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風氣,美國人持續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卻導致原有的社會契約與共識瓦解。本書預示了川普現象的到來,也細數拜登歷來從政風格的種種問題,美國的政治體制瀕臨解體的邊緣,而人民只能自生自滅,各自尋找新的活路。
 
  《螺絲愈來愈鬆》以數章篇幅講述好幾個典型美國小人物與政商名流的故事,其中包括:菸農之子迪恩.普萊斯(Dean Price)厭倦城市生活決定返鄉,他如何推動南方農村在地經濟的發展;美國鋼鐵廠女工泰咪.湯瑪斯(Tammy Thomas)在鐵鏽帶(Rust Belt)眼見家鄉日漸蕭條崩垮,她如何將兒女從單親家庭養大並重建社區信心;華府圈內人士傑夫.康諾頓(Jeff Connaughton)對拜登又愛又恨,他如何在金融體制與對政治的憧憬之間來回搖擺;以及矽谷億萬富翁彼得.提爾(Peter Thiel)乘著網路發展的科技浪潮,不斷對未來投射出懷疑與激進的願景。書中也加入了當代美國最具代表性人物的小傳,包括小說家瑞蒙.卡佛、文化名人歐普拉、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黑人饒舌巨星Jay-Z等。
 
  特別的是,作者從過去四十幾年中挑出最關鍵的九年,搜集各年的報紙標題、歌詞和廣告詞,以拼貼的手法列出,藉此描繪出各年發生的大事與事件背後的洶湧伏流。美國精英不再是精英,國家的民主機制也紛紛失靈,害得老百姓落單各自為前途打算。這個世界強國正瀕臨崩裂,而這些都是本書的主題。派克以小說家的筆法、劇作家的場面鋪排,和透過多位受訪人物的心理過程描寫,來形塑1978年以降一部新美國的現代歷史,這也是他寫作生涯迄今最具企圖心的巨作。
 
  如果說1960年代戰後嬰兒潮是「垮掉的一代」,發展到晚近四十年的新美國人則是「鬆脫的一代」。這本書是你了解當代美國民主機制解體過程中,原則為何盡失、世道何以低落、人心如何潰散的必讀之作。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堪稱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他以小說般的筆法、萬花筒般的取景,記述1978到2012年間美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次貸風暴、美國製造業衰頹、金錢對於政治的影響等,深入針貶美國深陷其中的重重危機,內容引人入勝,是作者格局最恢宏的作品。
 
獲獎紀錄
 
  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首獎
  入選「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非虛構類決選
  《新共和報》年度好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政治類好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與年度好書
  《科克斯書評》年度非小說類好書
  《出版者周刊》年度非小說類好書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好書
  亞馬遜年度好書
  《紐約時報》指名「認識川普現象必讀的六本書」
 
名人推薦
 
  王宏恩∣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涂豐恩∣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故事StoryStudio」創辦人
  謝育昀∣美國紐約大學博雅教育兼任助理教授、作家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依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好評
 
  「喬治.派克結合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和記者的嚴謹報導,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為了記載大城和小鎮經濟上的節節衰退,他以敏銳的眼光省察銀行家和華爾街,來追蹤諸多經濟基礎設施所面臨的痛苦解體。他巨細靡遺描繪了普通勞動者奮鬥打拼的肖像,對有錢人、政商野心家、乃至惡名昭彰的名流則做出了快照般的捕捉,戲劇化地展現了富人與一般人之間日益擴大的裂隙。」 ──美國國家圖書奬(National Book Award)非虛構類首獎授予理由
 
  「作者派克娓娓道來許多故事,充滿悲傷、憤怒和憐憫……等各種情緒,就與小說大師史坦貝克(Steinback)一樣,下筆如神……這部作品有機會成為非虛構寫作的經典。」 ──德懷特.賈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扣人心弦……情感澎湃,報導內容太精采了。」──戴維.布魯克斯(David Brooks),《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絕佳作品。」──喬.克萊恩(Joe Klein),《時代雜誌》(Times)
 
  「《螺絲愈來愈鬆》在許多層面上可謂史詩級巨作……內容完全符合新聞報導的專業精神,卻又不失層次感和親密感,相較於美國許多當代小說而言也大膽多了……《螺絲愈來愈鬆》能在眾多作品裡脫穎而出,有賴派克對故事人物的全面掌握,他除了展現這些人物的七情六慾和人性缺陷,還讓他們有響亮發聲的機會。」──埃克多.托巴(Héctor Tobar),《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 
  
  「這部巨作充滿磅礡的時代感,讀來也讓人倍感親暱。派克的文筆非常出色……敘事方面也相當優秀……整體效果令人驚艷不已。」肯.阿姆斯壯(Ken Armstrong),《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
 
  「派克描述了美國現況的黑暗面,令人傷感,卻句句屬實。他不會讓讀者抱有不實的希望,書中也沒有好萊塢電影才會出現的美滿結局,但他讓我們在美國人民的心聲和尊嚴中找到向前邁進的力量。」──《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一級棒。令人揪心。寫得非常優美……《螺絲愈來愈鬆》猶如一首安魂曲,安慰的是那些隨著歲月流逝被迫放棄希望和遠大理想的人們。這本書寫得非常精采……但也……讓人心碎,彷彿優美的藝術品,卻越美越讓人痛徹心扉,因為書中滿是美國人民對未來和希望的幻滅。」──《每日科斯》(The Daily Kos)
 
  「這部作品不僅講述事實,還充滿智慧、諷刺和驚人的想像力。」──《巴黎評論》(The Paris Review)
 
  「這部作品的敘事非常優秀也特別創新……派克證明了新聞寫作對未來仍非常重要……他的嘔心瀝血非常值得受到萬眾矚目。」約瑟夫.萊利維爾德(Joseph Lelyveld),《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派克是美國最優秀的非虛構作家……這部作品就和精緻的掛毯一樣令人難忘……《螺絲愈來愈鬆》讀來充滿情感,因此更像是一本小說,但此書厲害之處就在這裡。」──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精彩……優美……敘事豐富又錯綜複雜」──《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ne)
 
  「對現代美國人內心的洞察令人震撼。」──線上文學雜誌《百萬》(The Millions)
 
  「這部作品非常優秀和創新,並已經超越新聞寫作,進入文學領域了。」──《書籍論壇》(Bookforum)
 
  「內容精彩無比,從頭到尾都發人深省……《螺絲愈來愈鬆》可謂長篇新聞寫作的最佳代表作。」──《達拉斯日報》(Dallas News)
 
  「技巧熟練……細膩、透徹、具說服力……派克將各種元素結合在一起,擦出令人震撼、驚艷的火花……讀者最後會記得的……是書中的人物。派克筆下的這些人物從未成為宣導某種意識型態的工具,而是努力生存、不斷創作、活生生的人,即使身邊的支柱紛紛倒塌了,他們仍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派克的文字……非常優美、精準,滿懷敬意,並在必要時批判,直言不諱。字裡行間瀰漫著一種直率與慷慨的人性。」──麥可.托瑪斯基(Michael Tomasky),《野獸日報》(The Daily Beast)
 
  「派克之所以那麼會說故事,是因為他能夠在一個遭社會階級嚴重分裂的國家裡跨越階級的分割,讓讀者聽到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聲音。」──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書評 (NPR Books)
 
  「派克的敘事能夠讓最平凡的事物看起來不同凡響,讓書中美國人民的聲音特別響亮且富有人性。在美國這個現代帝國倒塌後,後人將會在廢墟中發現,書中記載的那些人民心聲才是不朽寶物。」──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這部作品散發出憤怒與智慧的氣息,同時又十分感人,猶如《美國國情咨文》一般,但文字微妙且風趣,因此不會讓人覺得在說教。派克並沒有提供過於簡化的解決方案,一言以蔽之:這部優秀的作品當得起「慷慨且公平」的評價,但作者在書中悲嘆的,剛好也是美國民主制度的這種精神正逐漸消失中。」──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
 
  「傑出的新聞作品……在探討美國衰落的報導文學作品中,這本書是奠基之作。」──《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部作品呈現出一個宏觀且令人信服的觀點……在作者筆下,美國衰落是個複雜無比的現象,未來能否東山再起,他也讓讀者別失去希望,而他的觀點總是深入、清晰,但偶爾又令人驚駭。」──《書目雜誌》(Booklist)
 
  「犀利無比……書中的主角們把美國塑造成現在的模樣,而這些人物小傳正是這部作品最強而有力之處,像是書中描述前財政部長勞勃.魯賓(Robert Rubin)在1990年代涉及放寬銀行管制,加強了2008年經濟大蕭條的破壞力,這就像是往魯賓臉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派克最會挖掘小事物背後的大故事,在他筆下的美國社會組織日趨腐朽,派克對於此事有多灰心,文字就有多耐人尋味。」──《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螺絲愈來愈鬆》呼應了著名電視劇《火線重案組》裡的憤怒情懷……這部作品裡沒有抽象的概念和陳腔濫調的論述……無論讀者對美國的衰落有何看法都會在看完這本書後……堅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華盛頓月刊》(The Washington Monthly)
 
  「書中的敘述內容廣泛且犀利……派克是個筆法透徹犀利且深具洞察力的記者,他把書中人物刻畫得非常細膩, 讓讀者可以從中看到美國社會的全貌……《螺絲愈來愈鬆》是一部既讓人深感憂傷又心存希望的作品,書中的美國人民雖然都過得很辛苦,卻都抱持著一絲樂觀。只要堅持努力向上,一定能扭轉乾坤,脫離這個由我們親手釀成的政經和社會窘境,進而讓自己和整個社會變得更堅強。」──文化評論與政論刊物《布魯克林鐵路》(The Brooklyn Rail)
 
  「派克這部作品非常獨特且讓人愛不釋手,完全不輸給書中提到的約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經典小說《美國三部曲》(U.S.A trilogy)。《螺絲愈來愈鬆》也是自《美國三部曲》以來,對美國社會內幕進行最精闢的探討。二戰後美國社會曾度過人人安居樂業的數十年,但這部作品彷彿一首以爵士樂節奏演出的安魂曲,憂傷又動聽,哀嘆著那個時代的逝去。書中的美國瀕臨崩潰,人民則在這片日益喧譁的土地上越來越沉默,靜悄悄地陷入絕境。書中的故事都讓人笑中帶淚。」──大衛.甘迺迪(David M. Kennedy),《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與《在這片土地上》(Over Here)普立茲獎作家
 
  「《螺絲愈來愈鬆》講述了我國在過去三十年間所發生的所有事情,讓讀者可以近距離看清原本將我國人民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事物是如何走向毀滅之路,而人民的生活因此發生了什麼變化。這部作品描述的真實故事都非常巧妙,看來備感暢快淋漓,是史詩級創作無誤,注定將成為我們這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德克斯特.費爾金斯(Dexter Filkins),《永不停歇之戰》(The Forever War)作者 
 
  「美國的社會體制在短短二、三十年之間崩潰,《螺絲愈來愈鬆》讓讀者能夠從一個悲壯淒美的全景視角一探究竟。書中描述發生在美國社會與人民身上的種種鉅變。就這個主題而言,寫來能像這樣游刃有餘的莫過於派克。」──尼可拉斯.勒曼(Nicholas Lemann),《救贖》(Redemption)、《應許之地》(The Promised Land)作者
 
  「獨特、犀利、勇敢,且不容錯過。這是我近幾年來讀過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永恒美麗的背後》(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美國國家圖書獎作家
 
  「派克為我們上了一堂當代歷史課,讓我們透過一部權威性作品看清這個由我們親手搞砸的國家。」──勞倫斯.萊特(Lawrence Wright),《巨塔殺機》(The Looming Tower)、《解密山達基》(Going Clear)普立茲獎作家 
 
  「派克能為所有因這次經濟大蕭條而傷得遍體鱗傷的人民奮戰,為他們發聲。《螺絲愈來愈鬆》講述的是美國的悲劇,但在文學上卻是一大盛舉。」──大衛.佛魯(David Frum),《起死回生》(Comeback)、《羅姆尼敗戰大解析》(Why Romney Lost)作者
 
  「書中每句話都帶有巨大的道德力量,完全不輸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螺絲愈來愈鬆》是一部強而有力且影響深遠的作品,值得大家一閱。」 ──大衛.格雷恩(David Grann),《失落之城Z》(The Lost City of Z)作者
 
  「報導深入、內容廣泛並以史實為依據,而且作者小心翼翼,行文不帶意識型態色彩……美國近三十五年以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作者並未強迫讀者接受他的理論和想法,而是讓讀者透過書中人物,自行思索解答。故事人物不是為了驗證誰的政治理念而存在,更不是為了成為誰的政治工具,他們是活生生的人。只有了解這點,我們才能開始重振這個國家,與這些人物共處。」──蘿拉.米勒(Laura Miller),時論網站《沙龍》(Salon)共同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治.派克(George Packer)
 
  美國知名記者、小說家與劇作家。1960出生於加州聖塔芭芭拉,畢業於耶魯大學,現居紐約市布魯克林地區。自2003年起,他擔任《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專欄作者長達15年,現任《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的專職撰稿人。他的著作屢獲文學殊榮:本書《螺絲愈來愈鬆》(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因「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刺客之門》(The Assassin’s Gate: America in Iraq)曾入圍普立茲獎,並被《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評為2005年度十大好書之一;而《最佳人選:郝爾布魯克與美國的衰落》(Our Man: Richard Holbrooke and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Century)則獲頒《洛杉磯時報》(傳記類)圖書獎,2019他獲頒「希欽斯獎」(Hitchens Prize),該獎項旨在表揚「一位自由表達與追求真理而不顧個人或職業後果」的作家。此外,派克編過一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散文集(共兩卷),寫過兩本小說《二分之一人》(The Half Man)和《中央廣場》(Central Square),他的百老匯戲劇作品《拆橋》(Betrayed)在上演五個月後奪下2008年露西爾.羅特爾優秀劇本獎(Lucille Lortel Award for Outstanding Play)。他還有《十年動蕩》(Interesting Times: Writings from a Turbulent Decade)、《歲月悠悠拉維村》(The Village of Waiting)和《自由派之心》(Blood of the Liberals)等作品,其中《自由派之心》曾榮獲2001年度勞勃.甘迺迪圖書獎(Robert F. Kennedy Book Award)。 
 
審訂者簡介
 
陳榮彬
 
  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譯作《昆蟲誌》(左岸)獲選二○一八年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近六十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聯經)、海明威《戰地鐘聲》(木馬)與《戰地春夢》(即將出版)等經典小說,以及史學作品《美國華人史》、(遠足)等。

譯者簡介
 
王姿云
 
  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碩士,喜歡電影和古典樂。閒暇時最愛拿起西洋劍,在刀光劍影中追求突破自我。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ritazuuu@gmail.com
 
張苓蕾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畢業,現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興趣是研究東亞地區語言特色、在月光下算塔羅牌,以及在趕稿時寫手帳。目前為自由譯者,從事書籍、各類型文章的翻譯工作。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lynetteee.c@gmail.com
 
黃妤萱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現於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進修。雜食性譯者,接觸過的領域包含電玩、旅遊、科技、科普雜誌、法律合約等,對飲食和健身也稍有涉獵。曾為本地化領域全職譯者,為了精進磨練。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yhh.trans2020@gmail.com
 
謝濟真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輔修戲劇系畢業,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就讀中。曾任電視台新聞編譯與主播。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R07147007@ntu.edu.tw
 

目錄

【序文】
鬆脫世代/謝育昀(美國紐約大學博雅教育兼任助理教授、作家)
重新認識美國/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消逝的美國夢與還沒醒的美國人/王宏恩(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作者序
 
【第一部】
一九七八年
迪恩.普萊斯之一
火力全開:紐特‧金瑞契
傑夫.康諾頓之一
一九八四年
泰咪.湯瑪斯之一
自立自強:歐普拉
傑夫.康諾頓之二
一九八七年
匠人:瑞蒙‧卡佛
迪恩.普萊斯之二
泰咪.湯瑪斯之二
山姆先生:山姆.華爾頓
一九九四年
傑夫.康諾頓之三
矽谷之一
一九九九年
迪恩.普萊斯之三
泰咪.湯瑪斯之三
二○○三年
體制人士之一:柯林.鮑威爾
傑夫.康諾頓之四
 
【第二部】
迪恩.普萊斯之四
白蘿蔔女王:愛麗絲.沃特斯
坦帕市之一
矽谷之二
二○○八年
體制人士之二:勞勃.魯賓
傑夫.康諾頓之五
泰咪.湯瑪斯之四
迪恩.普萊斯之五
在商言商:JAY-Z
坦帕之二
 
【第三部】
傑夫.康諾頓之六
二○一○年
公民記者:安德魯.布萊巴特
坦帕之三
迪恩.普萊斯之六
泰咪.湯瑪斯之五
坦帕之四
大草原上的民間女英雄:伊麗莎白.華倫
占領華爾街運動始末
二○一二年
矽谷之三
傑夫.康諾頓之七
坦帕之五
泰咪.湯瑪斯之六
迪恩.普萊斯之七
 
致謝
參考資料
 

作者序
  
  曾經有個束線圈將美國人安穩地纏住,有時甚至緊得令人窒息。而線圈是在何時開始鬆脫?沒人能說得清楚。與所有的重大改變一樣,這種「鬆脫」的情況曾以無數形式發生過無數次,而在某個時刻,這個國家(總是同樣一個國家)也跨越了歷史的界線,徹底改變,再難挽回。  
 
  如果你出生在一九六○年代,或是之後,那你的成年時期就是在令人措手不及的「鬆脫」中度過。你見證了自己出生前原有的體制像廣袤地景中的鹽柱那樣崩塌──卡羅來納皮埃蒙特(Piedmont)地區的農場、馬霍寧谷(Mahoning Valley)的工廠、佛羅里達小社區、加州的公立學校系統,都崩潰了。還有其他事物也變得面目全非:華府國會山莊黨團辦公室的運作規則與手段、紐約華爾街的交易禁忌、各領域的禮數和道德規矩,這一切較難覺察,但卻是默默支撐著日常生活的秩序。隨著維繫舊有制度的常規逐漸鬆脫,領袖棄守崗位,羅斯福總統打下基礎後曾維持近半世紀共和國體制也不復存在。在這秩序崩壞的權力真空狀態中,一股對美國社會影響深遠但卻不用負責任的力量取而代之。這股力量就是有組織的金權勢力。
 
  「鬆脫」並不是什麼大新聞。每隔一、兩個世代就會出現一次鬆脫現象:紛擾的派系之爭推倒了建國先烈一手打造的偉大共和國;那場將美國撕裂後又使多元歸為單一的南北戰爭;摧毀了美國商業的經濟大蕭條,種種事件都為官僚及平民主宰的民主制度鋪設了道路。每一次衰頹都迎來了革新,每一次內在的瓦解都釋放出能量,每一次鬆脫後美國都會以新方式凝聚在一起。
 
  鬆脫帶來了自由,而這自由度是前所未有的,夠享受自由的人也比以往多──我們可以自由離開、自由歸返、自由改寫自己的故事、自由編造所謂的事實、自由地受雇於人、自由地被解雇、自由地放縱自我、自由結婚、自由離婚、自由破產、自由捲土重來、自由創業、照著心意兩全其美、自由地推向極限、自由地在斷壁殘垣中轉身離去、自由地收穫成功並自我吹捧、自由地一敗塗地後再重整旗鼓。鬆脫帶來自由,也帶來了幻象,因為這一切自我追尋都脆弱得如同漫畫角色思考時頭上會出現的氣球,只要遇上狀況就會爆掉。成與敗都是美國人的遊戲,在鬆脫現象發生時贏家都收穫會比以往更多,像灌氣的飛船一樣漸漸升空,輸家則要在漫長的墜落後才會跌至谷底,有時候跌入的是無底深淵。
 
  這樣的自由讓你必須自行作主。在美國,獨自生活的人口數來到史上之最,但就算是家人住在一起也有可能全家孤立無援,在大型軍事基地的陰影中掙扎求生,卻無人能夠伸出援手。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在一夕間形成嶄新的社區,再以同樣快的速度瞬間消逝。一座老城市可能會失去其工業基礎和三分之二的人口,教堂、政府、企業、慈善機構、工會等這類城中支柱,都像樓宇般在強風中無聲地傾塌。
 
  在這沒有堅實架構的衰頹景象中,美國人必須懂得臨機應變,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描繪出自己的故事,邁向成功和救贖。一位在陽光下抱著《聖經》的北卡羅來納男孩,長大後對鄉村的復興懷抱著嶄新願景。一位來到了華府的年輕人,耗費自己往後的職業生涯回想當年引領自己來到這裡的初衷。在身邊的一切瓦解之際,某位俄亥俄州的女孩必須設法重整自己的人生,直到步入中年,她才不必再為了生存而掙扎,而是能夠做出更多的貢獻。
 
  這些小人物在鬆脫的美國社會中尋找自己的路,他們經過舊制度曾經坐落的地點,如今已成為新地標聳立之處──一個個名氣正旺的美國同胞在這裡過著浮誇生活,儘管其他事物漸漸消逝,這些名人卻只變得更加得意洋洋。這類偶像人物有時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堪比神明,他們將自己塑造成一道謎題的答案,為人們解答如何過上理想或更好的生活。
 
  在鬆脫的過程中,一切都在改變,沒什麼能夠永恆存在,餘下的只有聲音,來自美國人的聲音:或開放、或感性、或憤怒、抑或實事求是。這些聲音也受到了種種影響,來自於上帝、電視,還有人們心中漸漸淡忘的過往。可以是連工廠組裝線噪音也壓不下的工人說笑聲、可以是拉下窗簾後對外面世界的抱怨不平、可以是對著擁擠公園或空蕩議會廳發出的正義怒吼、可以是在電話中談成的生意,也可以是深夜之際卡車倉促開過時,人們在前廊睡著後大聲說出的夢話。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58902
  • EISBN:978626955892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8MB

會員評鑑

4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5
|
2023/06/08
劇透警告
【丁連財的翻譯與出版研究評論】【學者推薦序在財經金融敘述上有問題】【翻譯糾錯改正】

本書是四人合譯,他們都在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取得碩士學位。二人或多人合譯常常會出現譯名/譯法/風格前後不一,此譯本還是有此問題,但是不多。本書有相當比重在談金融、財政、經濟,四位譯者的大學主修都未涵蓋這些領域,但在專業用語/術語上很少出差錯,值得嘉許。不過,本書有關宗教的翻譯出錯太多,而且年代誤植三次,造成時空錯亂。譯者、編輯、審訂三方必須警惕,並且承擔責任。

常識廣博、知識豐厚、訓練札實、勤查勤問、做事認真、愛惜名譽、合作無間、審訂確實,才能夠使品質維持在一定高度。

參見筆者專文批判品質低劣的合譯書籍

東方主義 中譯本鬧大笑話 六位博士碩士翻譯 三位大博士大學者大教授審閱校訂 一蹋糊塗

錯譯亂譯的《鄂圖曼帝國三部曲:1300-1923,奧斯曼的黃粱夢》與書介書評

一中帝國大夢 六人合譯 譯本錯誤與缺失多

台灣出版界與翻譯界最大一次慘痛教訓 《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出版社道歉退款 收回爛譯本銷毀


作者優秀 文筆好 擅長說故事

原著作者 George Packer 是記者/專欄作家/小說家/劇作家,或許在小說與戲劇不夠有名,但是斜槓諸多領域絕對有助於他的寫作。記者的深度調查採訪報導常常帶有小說與戲劇的元素,差別只在 Non-Fiction 與 Fiction之別。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 說的是1978-2012年間約四分之一個世紀中,美國社會的變化。


平鋪直敘的流水帳般歷史資料堆砌很乾澀,無法吸引人閱讀;議題導向的筆法則硬梆梆,會使不喜歡討論、議論、辯論的人迴避。以人物為主的歷史寫作是一種比較討好的體裁,但是絕大多數的作者無力帶出歷史動態感,而僵固為靜態肖像或素描—傳記。
George Packer 很厲害,本書以人物與城市為主軸,但是歷史事件與議題都潛藏在其中。讀者在不同篇章閱讀1978-2012年間,各色人物在特定時空的『段段』人生境遇:Jeff Connaughton 七段、Dean Price 七段、Tammy Thomas 六段,穿插 Oprah Wenfrey 、Colin Powell、Robert Ruben、Jay-Z…等十人各一段。

各行各業都有,地位高中低兼顧:黨政軍公教、財經金融工商、文化藝術、影視娛樂、資訊;國會議長、國務卿、財政部長、總統競選幕僚、科技大亨、電視紅人、饒舌歌手、中小企業主、律師、教師、小說家、尋常上班族、無業遊民、吸毒者,都在其中。

佛州城市 Tampa的故事有三段,述說由光鮮亮麗、前途遠大到衰落破敗的過程與原因;加州矽谷的的故事也有三段,述說從不起眼的緣起到不得了的發展。

讀者閱畢該書後,不只對人物與城市的生命歷程故事有強烈印象,而且對美國那段時期的產業外移、金融風暴、經濟蕭條、民生困頓、城鎮破敗、社會崩壞、人際斷裂、政治變化,有深刻了解、感受與觸動。

筆者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建議英文程度好者直接閱讀原著,若英文不行就改閱讀譯本,黑○文化出版的這本譯作的錯誤與不妥之處,與筆者早先批判過的其他譯作比較,沒那麼多。然而,宗教翻譯不當與年代誤植過多。

台灣很多譯本品質不佳,筆者已經發表數十篇專文批判。在筆者排入未來批判日程的,有一本表面上很通順流暢的譯本,但對照原著就發現有鬼:譯者不是在翻譯(Translate),而是翻譯+改寫,任意刪除/添加/更動/扭曲原著,根本是『洪蘭體』。該書主題是東南亞政治,書名《血○○路》,○周出版,譯者是英國愛丁堡翻譯研究碩士。


《螺絲愈來愈鬆…美國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學者推薦序有狀況

出版社找來三位學者專家寫推薦序,其中的謝○○教授(頭銜寫著紐約大學博雅教育兼任助理教授/作家,參見譯本15頁首行)把兩個金融專業術語混為一談。

筆者認為,熱衷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者,若有一些財經金融知識,並不會沾染銅臭,而是可以更加瞭解很多事務。本書大半篇幅與美國的財經金融有關,沒有這方面的涉獵,閱讀可能會失味。


***16頁7行:那些懷抱炒房夢的小老百姓想『二胎貸款』(???),卻落得一無所有。

這位學者把『次級房屋抵押貸款』/『次貸』(Subprime Mortgage 或 Subprime Rate Mortage)搞錯為『二胎貸款』(Second Mortgage)。


本書與房地產有關的部分,講的是『次級房屋抵押貸款』、 『不動產抵押貸款擔保債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及其衍生的危機/風暴 (Crisis),不是講『二胎貸款』。

『次級房屋抵押貸款』/『次貸』(Subprime Mortgage)

銀行給重要或信用佳的客戶放貸的基本利率是『優惠利率』(Prime Rate),利率比較低;信用狀況沒那麼好的人要貸款,則利率較高,就是『次於優惠利率』、『不如優惠利率』、『比優惠利率差』的次一級(Sub)利率: Subprime Rate。 次級貸款的利率一般較正常貸款為高,而且通常是可以隨時間推移而大幅上調的浮動利率,因而借款者(以房屋抵押取得貸款而買房屋的『債務人』)面對比較大的風險。

借款者若無法如期償還貸款就是『拖欠/不履行債務/違約』(Default/Breach of Contract),銀行身為『次級房屋抵押貸款』/『次貸』的承辦貸款者,也是第一順位的的『債權人』,會先發出催繳通知,然後發出『止贖』(Foreclosure)而『強制收回』(Repossession)房屋所有權。

第二順位抵押權/次順位抵押/二胎貸款(Second Mortgage)

法律專業說明:在同一不動產上可以設定數個普通法或衡平法上的抵押權,第二順位抵押權(Second Mortgage)是其中僅次於第一順位抵押權(First Mortgage)者。第二順位抵押權人的地位次於第一順位抵押權人,但優於其後順位的抵押權人。第一順位抵押權人有權不經第二順位抵押權人同意即可將抵押物出賣,抵押物一經出賣所有的抵押權即告消滅。出賣抵押物所得收益須先清償第一順位抵押權人的債權,如有剩餘再清償第二順位抵押權人的債權。(取材自元照英美法律詞典)

房貸用語:『二胎貸款』(房屋二胎貸款)也稱為二順位房貸、次順位貸款,適合「短期週轉」來使用。二胎房貸意思是,在房屋已經有第一順位貸款(債權人A,通常以房屋『總價』60%-70%為貸款金額,譬如總價1000萬,貸款600萬)的情況下,再向另一家金融機構、融資公司或民間借貸公司申請第二順位的房屋抵押貸款(債權人B,以房屋『殘值』來估算,核貸的金額少,而且利率比第一順位貸款高出很多),也就是說,有兩筆房屋貸款。

辦理二胎房貸時,債權人B(銀行或融資公司)設定的抵押權順序會排在債權人A之後,也就是第二順位,故稱作二胎房貸。由於二胎房貸銀行承擔的風險較高,因此通常利率比較高,申辦條件也與一胎房貸不同。


Unwind 這個字的精彩一語雙關(財經金融涵義)被忽略了

***15頁末2行--16頁11行:謝教授在這十幾行討論書名 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 的關鍵字 "unwind" ,很認真引述韋氏字典,得出諸多意思:解開、放鬆、消除、解除…。他接著說:以下我們將用『鬆脫』這個詞來翻譯這個帶有數個語意的詞彙。

譯本書名取為《螺絲愈來愈鬆: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其中的『螺絲愈來愈鬆』就是緊扣謝教授說的『鬆脫』。

筆者認為謝教授說得不錯但卻『不足』,因為他忽視了 unwind 這個字的『一語雙關』。的確,原著作者序一開頭就寫著 No one can say when the "unwinding" began--when the coil that held Americans together in its secure and sometimes stifling grip first gave way.

"unwinding"在此的意思就是『鬆脫』,譯本31頁的翻譯也正確譯為『鬆脫』。


筆者在前面段落提到:本書大半篇幅與美國的財經金融有關,沒有這方面的涉獵,閱讀此書可能會失味。謝教授忽略了 unwind 除了一般用詞用語之外,也是個財經金融專業用語。

Unwind:重行結算。某些定時淨額清算系統遇到參加者無力履行其債務時,即將該參加者的支付指令,於計算多邊淨清算部位時,部分或全部剔除不計。此種方式有時候被稱為『重行結算』或『局部重行結算』。In some deferred net settlement systems, if a participant is unable to meet his obligations, the payments involved will be removed in part or in all from the calculation of multilateral net positions. This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unwinding" or "partial unwinding". (取材自台灣中央銀行)。

Unwind:Unwinding is used to refer to the closing trades that require multiple steps, trades, or time. If an investor takes a "long position' (多頭部位、作多)in stock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selling "puts" (賣權)on the same issue, they will need to "unwind" those trades at some point. This entails covering the options (選擇權) and selling the underlying stock. A similar process would be followed by a broker attempting to correct a buying or selling error. To correct a mistake. For example, if an investor instructs his/her broker to sell a security and the broker instead buys it, the broker must re-sell the security, and pay the client what he/she may have lost in the mistake. This process is known as "unwinding". (取材自Investopedia)。


綜合以上兩處定義,unwind在財經金融上有『重行結算』、『清算交易部位』、『更正交易錯誤』的意思。

原著作者非常清楚 unwind 的一語雙關,也刻意用這個雙關字。原著355頁末段一開始:Within a few weeks he realized the scale the destruction, the number of trades that "had to be unwound".

Had to be unwound 的 "unwound" 是 unwind 的過去分詞,Had to be unwound意思是『必須被重行結算』。美國社會二十多年來的『鬆脫』(unwind)必須重新拴緊,一堆爛帳必須『重行結算』(unwind),就是明顯一語雙關。


作者有關本書主旨的說明也是一語雙關

In an interview with PBS NewsHour, George Packer defined the book's theme as the unraveling of

"a contract that said if you work hard, if you essentially are a good citizen, there will be a place for you, not only an economic place, you will have a secure life, your kids will have a chance to have a better life, but you will sort of be recognized as part of the national fabric."

The Unwinding follows the decline of a number of American institutions that Packer believes underpinned this contract, including locally owned businesses, unions, and public schools. According to Packer, the "void" left by the decline of these institutions "was filled by the default force in American life, organized money."

取材自 "Tracking the breakdown of American so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Unwinding'". PBS NewsHour. 26 December 2013)

George Packer 這一大段說明用了contract 、default 與 organized money 這三個財經關鍵字詞,筆者簡述該段大意:我們有個『契約』(contract ),藉以安身立命,很多制度崩壞,被『不履約的勢力』(default force) 鑽了空子,就是『組織化的金錢集團』 (organized money,指華爾街的金權統治 plutocracy / plutarchy)。

We believe power comes from two sources: "organized people" and "organized money". Organized people work together toward a common goal because they have a shared self-interest in the success of that goal.

George Packer 慨嘆美國的 organized money 猖狂橫行,毀壞國家、傷害人民;organized people 愈來愈少,甚至已經成為 disorganized people ,而任憑 organized money 宰割。


糾錯改正 相較於其他書籍沒那麼多 宗教部分與年代失誤多

***37頁4行:『和平工作團』(○○○)(Peace Coprps)。

***38頁編註5:『和平隊』(XXX)(Peace Coprps)。

副總編輯兼本書責任編輯徐○瀚一開始就發威,針對37到38頁僅僅十八行譯文寫下多達十七個編註,但卻立刻破功:專有名詞翻譯前後不一致是很低級的錯誤。


***48頁末9行:完全不想和父親的『天主』(XXX)扯上半點關係。

『上帝/神』(God)(○○○)。

譯者的宗教語境判斷不當,47頁末段已經提及這位父親與基督信仰中的新教(Protestant Churches)福音派(Evangelicalism)有關,無關天主教(Catholic Church)。新教與天主教很多制度、職銜、用語都與新教不同。


參見筆者專文

丁連財讓你30分鐘搞懂基督信仰的教派歷史與神學用語 請不要再亂翻譯了

二教分野 基督與猶太,復活節 vs 逾越節;加附基猶與伊斯蘭的同與異0

同志議題的聖經詮釋學 一位上帝 一本聖經 各自表述


***64頁3行:摩爾門教(○○○)。

***64頁11行:摩門教(XXX)。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早期在台灣稱為『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別稱『摩門教』(Mormon),後來正式更名正名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別稱『摩爾門教』;其經典中譯本早期稱為《摩門經》,2007年起,新的中文本正式譯名改為《摩爾門經》。

建議台灣與華人世界統一譯為『摩爾門教』、《摩爾門經》。很多譯者習慣依賴維基百科中文,但是其詞條內容不可靠,亂混一通。譯者與編輯若有疑問,應該詢問位於台北市愛國東路256號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台北聖殿。


參見筆者專文指出維基百科中文不可靠

Enterprise一個字打敗全台灣 台灣與華人世界常見的軍事白癡翻譯


***80頁10行:供應者『聖約瑟夫』(XXX)(Saint Joseph,工人的守護聖人)。

『聖若瑟』(○○○)。


這一頁的語境是天主教,新教沒有主保/守護聖人(Patron Saint),應該依據天主教把 Joseph譯為『若瑟』。『約瑟』是新教的譯名,至於譯者譯的『約瑟夫』,不論是天主教或新教版本的中文聖經,都沒有。『若瑟』/『約瑟』是耶穌在塵世的父親,是一位木,因而被天主教立為『工人的主保聖人』,而耶穌在塵世的職業也是木匠。

專業譯者一定要知道,同一個人名與地名在天主教與基督(新)教中文聖經的翻譯只有少數一樣,絕大多數不同;同一個人名與地名在伊斯蘭古蘭經的譯名又不同,必須視語境來決定用哪一個。

筆者舉一些例子,同一人名的三個出現順序:基督新教聖經(和合本)/天主教聖經(思高本)/伊斯蘭古蘭經 (馬堅譯本):

亞當 /亞當/阿丹,夏娃/厄娃/?(古蘭經多處提及『阿丹的妻子』但沒有寫出名字,阿拉伯語發音比較接近『哈娃』),(天使)加百列/ 加俾額爾/吉卜力里,亞伯拉罕/亞巴郎/ 易卜拉欣,以撒/依撒格/易司哈格,雅各/雅各伯/ 葉爾孤卜(白),夏甲/哈加爾/哈哲爾,以實瑪利/依市瑪耳/易司馬儀,約瑟/若瑟/ 優素福(夫),挪亞/諾厄/努海(台灣與華人世界常見的『諾亞』根本是亂譯,連『五月天』的曲子《諾亞方舟》也是),摩西/梅瑟/ 穆薩,以利亞/厄里亞/易勒雅斯,大衛/ 達味/達伍(烏)德,所羅門/撒羅滿/素萊曼 ,耶穌/耶穌/爾撒,施洗約翰/洗者若翰/葉哈雅,馬利亞/瑪利亞/麥爾彥,保羅/保祿,彼得/伯多祿,約翰/若望,馬太/馬竇,馬可/馬爾谷……。


參見丁連財專文批判宗教書籍翻譯不當

曠世奇爛譯本《人的宗教--人類偉大的宗教傳統》批判負五星級翻譯與審訂 另加書評書介 優質英文原著被惡搞


***160頁末8行:全裸寫真刊登在…《閣樓》(Playhouse)(XXX)。

Penthouse(○○○)。

美國著名的成人雜誌有《花花公子》(Playboy)與 《閣樓》(Penthouse),沒有 Playhouse。原著112頁末尾明明寫著 posed nude in Penthouse,譯者與編輯缺乏成人常識,出錯了。


***177頁6行:『新創』公司(start-up)。此後的 start-up 都譯為『新創』公司,直到479頁首行突然變為『初創』公司。譯者不同而有歧異,建議統一為『新創』公司。


***211頁末5行:『聖公會』教堂。

翻譯無誤,不過筆者建議加註:Anglican Church 與 Episcopal Church 的中文都是『聖公會』,前者就是 Church of England (『英格蘭教會』、『英國國教派』)。自英國移民美洲十三個殖民地者,各種教派都有,包括 Anglican Church。美國獨立戰爭成功之後,效忠美國的信徒改變教會名稱為 Episcopal Church ,是『美國聖公會』,以便和『英國聖公會』( Anglican Church )區別。


***211頁末5行:『神父』助手(XXX)。

『牧師』助手(○○○)。

儘管聖公會神職人員法袍還有部分儀式接近天主教,但聖公會是新教(Protestant Churches)的一支,神職人員稱為『牧師』而非神父。台灣也有聖公會的教堂與教會,譯者與編輯可以參考詢問。

***266頁首行:關進『瘋人院』三天三夜。

或許有讀者認為,基於政治正確,不可稱呼『精神病患者』為『瘋子』(『痟人』),發病也不該說成是『發瘋』 (『起痟』),『精神醫院』也不可以稱為『瘋人院』(『痟病院』)。但是,原著204頁末行用的是 the loony bin,是當年社會底層使用帶有負面意涵的『精神病醫院』,譯者有注意到這一點而忠實於原著。


***266頁首行:出院後…尋求協助…獲得『諮詢』(XXX)和電費帳單的補助。

『心理諮商』(○○○)。

精神病患者除了吃藥之外,有時候需要『心理諮商』(counseling /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費用高,是一筆財務負擔。


***271頁6行:Metaverse。

建議譯出『元宇宙』(○○○)。


***278頁譯註1:就像『蘇俄』(XXX)的對外擴張。

『蘇聯』(○○○)。

台灣常見翻譯錯誤:俄羅斯帝國 (Russian Empire, 1721-1917) 在1917年11月遭布爾什維克(共產黨)革命推翻,政權更迭並改國號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Russian Soviet Federated Socialist Republic, RSFSR),簡稱『蘇俄』(Soviet Russia,1917-1922)。

紅白內戰結束之後,『蘇俄』威逼利誘周遭諸多共和國加入組成人口與領土大舉擴大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聯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簡稱『蘇聯』(Soviet Union,1922-1991)。

『蘇俄』與『蘇聯』對國家與領土和人民的指涉差很大,不該混淆。在冷戰期間(二次大戰後到1991年)與美國對立,而形成兩極世界體系的國家是『蘇聯』,絕對不是『蘇俄』。

『蘇聯』於1991年年底解散之後,周邊原有的十四個加盟共和國獨立,繼承蘇聯的是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Russia Federation,1991-)。


***283頁10行:『火地群島』(XXX)。

『火地島』(○○○)。

原著是Tierra del Fuego『火地島』,不是 Archipiélago de Tierra del Fuego『火地群島』。『火地島』是『火地群島』的最大島。


***284頁1-2行:魯賓榮登『董事』(XXX)寶座。

『董事長』(○○○)。


***284頁末4行:一九二二(XXX)年,柯林頓當選總統。

一九九二(○○○)。

嚴重誤植,時空錯亂。


***319頁譯註4:(一英里)相當於一點六公里。

本書有很多不錯的譯註與編註,但是這常識也需要註嗎?


***332頁10行:二○一四(XXX)年夏天。

二○一○(○○○)。

原著261頁末15行出現的是 In the summer of 2010。


***361頁末7行:面對那些騙走投資者『好幾百萬』(XXX)美元的華爾街企業。

『難以勝數/不計其數金額』(○○○)。

這是台灣譯者常見的錯誤,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怎麼可能只有好幾百萬?語境判斷錯誤。millions of 除了『好幾百萬』之外,還有一個定義是 an indefinitely large number 。找找優質英英字典查一查, 在某些情況,hundreds of 和 thousands of 也有這個意思。


***440頁末行:待『結算』(XXX)(to be unwound)。

待『重行結算』(○○○)。

Unwind、to be unwound 財經金融專業用語/術語,參見筆者前文在***15頁末2行--16頁11行問題處的說明。


***451頁末6行:就像『蘇俄導演』(XXX)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推出的的科幻電影…。

原著364頁末尾至365頁首行只出現 sci-fi film by Andrei Tarkovsky,譯者不應該自己加上『蘇俄導演』,何況不是『蘇俄』而是『蘇聯』。Andrei Tarkovsky 應該用譯註或編註處理,本書有很多譯註與編註,無妨多加這一個。


***466頁譯註10:在獨立戰爭『期間』(XXX)發生於麻州的起義行動。

在獨立戰爭『之後』(○○○)。

美國獨立戰爭發生於 1775-1783,而此處所指的 Shay's Rebellion 發生於1786-1787,譯者搞錯歷史,編輯、審訂也沒發現,都失職。


***480頁末4行-481頁首行:對提爾而言提而,將生物學與電腦結合起來,藉此延長人類壽命…他捐贈三百五十萬美元給『馬土撒拉基金會』(Methuselah Foundation),該會的宗旨就是逆轉人類老化。

譯者與編輯作了很多的註,如果給Methuselah加註,讀者會知道為何取名為『馬土撒拉基金會』。根據聖經記載,Methuselah是最長壽者,聖經創世記五章27節:瑪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年。


***481頁6行:海上家園研究所的最大贊助人與『董事會』(XXX)成員,該機構是…的非營利組織。

『理事會』(○○○)成員。

台灣常見的翻譯錯誤:財團法人/營利事業有董事(Directors)組成的『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選出董事長 (Chairman of the Board);社團法人/非營利事業有理事(Directors)組成的『理事會』(Board of Directors)選出理事長 (Chairman of the Board)。譬如:台北市青商會理事、理事會、理事長(會長),不可稱為董事、董事會、董事長。


***513頁8-9行:先知在他所屬的土地上一向都是被社會排擠的人。


這句話明顯與聖經有關,建議查找《新約聖經》路加福音四章24節。


參見筆者一篇文章裡談論到『猶太-基督-伊斯蘭』的知識對人文與社會學科很重要

丁連財沒後悔人文社科而且略有所成? 從美國大學生十大後悔主修談起 (有七門屬於人文社科)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9/11
劇透警告
美國在我腦海一直是很親近又很遙遠的存在,身邊充斥著許多美國商場與美式文化,連從小學的英文也是美國腔,然而關於美國的歷史與現況我所知甚少,只有幾個模糊的印象。2016年川普當選時,引起眾人震驚,大家都說眾人忽略了美國中西部的、不常出現在主流媒體報導的藍領階級,他們也是每次大選主導最後結果的「關鍵州」重要分子,而他們有著與我們想像「美國人」有不同的聲音。

《螺絲越來越鬆》描述1978-2012年的美國,透過幾個重點人物的人生描寫,橫跨這20幾年,帶出了美國這段時間的歷史,也帶出了這些生長在中西部美國人所過的生活與面臨的困境。我們可以透過這些人的人生故事描寫,稍微一窺美國藍領階級的無力感,除此之外,本書更想傳達的是美國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都逐漸鬆脫,但身在其中的人沒有很強烈的自覺。

泰咪湯瑪斯是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於俄亥俄州的東區揚斯敦長大,在輕工廠當組裝女工,而這份工作的內容千篇一律,有時候得再廠房裡待八小時不能離開,手腕在多年後會因為職業傷害而在半夜被痛醒。她想要離開揚斯敦,卻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離開不了。揚斯敦產業外移,2006年,她的公司宣布關閉大部分廠房,員工只能領原本六成的薪水,退休金也泡湯,公司鼓勵大家簽自願離職書,她失去了大部分的退休金。

迪恩普萊斯在威斯康辛州長大,他深信美國農民的價值,相信美國人人有機會成為企業家的黃金年代,只要有好點子,就能闖出一片天。他開了卡車加油站,卻發現他取得油價的成本無法與連鎖店面競爭,他覺得美國實在太依賴跨國企業,為了不讓美國人的錢被外國企業賺走,他想到可以透過農民自製生質柴油,改變連鎖企業的商業模式,將芥花種子製成食用油後賣給餐廳,再將從餐廳收購的廢油製成生質柴油給卡車加油站。但最後他生質油事業因為油價劇烈下跌付不出給農民的錢,加上政府追討高額債務而只能宣告破產。

讓人有強烈感覺的是本書的人物對比。同樣是中西部州白手起家,迪恩普萊斯想要找回農民精神卻一再失敗,而沃爾瑪的創辦人華山姆華爾頓,靠著廉價的連鎖店大舉成功,把美國帶向越來越依賴工資低廉創造出來的低價產品。 同樣都是中西部出生的黑人女性,泰咪湯瑪斯不斷為生活而掙扎,而歐普拉靠著給予許多黑人女性勵志的力量,身價上億乘坐私人飛機。在書中這樣的對比經常存在,在作者的筆下美國越來越負面,遊走法律邊緣的饒舌歌手大受歡迎、炒作新聞的自媒體記者獲得美國人民支持被當作英雄看待,一個空有前景,但實際上只剩炒作房地產的坦帕市..,在這樣的敘事中,確實讓人有很深的美國即將「鬆脫」之感。

在閱讀過程中,我個人並不認為美國有如作者說的如此悲觀,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運行穩定,經濟也是世界主導之國。不可否認,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的問題,全球化之下美國中低階層的窮人和勞工的處境不可忽視; 美國越發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讓資金呈現氾濫,通貨膨脹暫時難以控制,然而正如過去美國起起伏伏,跌跌撞撞中仍會持續的走出一條路來。

本書最有趣的是,作者並沒有直接下評論,而是透過一則則人物側寫,在不同時段中把上述面向一一串連、揭露出來,讓讀者自己做判斷。這樣寫法彷彿像看開放式結局的電影一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人物的側寫帶入感也很深,我們彷彿看到自己就身處在那個年代小人物的環境,一下子,鏡頭又移轉到另一個人物的生活側寫,而每一個方方面面都是真實的美國。

推薦這本書給想要了解美國的人。

*更多書評,可以搜尋「書寫觀點.tw」~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