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下)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下)

Making China Modern: From the Great Qing to Xi Jinping

  • 定價:560
  • 優惠價:79442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跳脫中共民族敘事史觀,剖析新歷史視角思維

從中共建國到習近平上臺後,中國是如何轉型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民族國家?全面且即時的歷史視角,結合中國發展與全球脈絡觀察分析。

優惠組合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這本富涵思想性、鞭辟入裡的著作,是費正清、史景遷所撰歷史名著當之無愧的後繼者,未來,凡是攻讀中國現代史的學生和鑽研中國現代史的學者,必定會讀這本書。」──柯偉林(William C. Kirby),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所長
 
  「當今之世,我們都必須接受中國的巨大影響力存在於眾多領域這個事實。我們得學著和現在這個樣子的中國並存,而非和我們所希望的中國並存。因此,中國之外的每個人都需要研究中國,需要投注精力在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學術知識上。我認為,無可替代的上佳之策仍是盡可能與中國協力前行,同時努力增進我們對中國內部動態、情況的理解。在全球化的世界裡,彼此的命運緊繫相連,密不可分。我相信,對於隔著窄窄的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的臺灣來說,更是如此。」──余凱思(Klaus Mühlhahn),本書作者
 
  本書是一部中國近現代通史,主軸在追索中國現代化之路,從清帝國入主中原的一六四四年開始講起,一路談到習近平上臺執政後的二〇一七年,時間跨度將近四百年。被譽為是繼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睽違多年之後的又一部重量級中國近現代通史。
 
  二十一世紀最引人矚目的現象級現象,或許莫過於「中國崛起」。該如何理解中國崛起(威脅)這個迫切的當代議題?本書提供了一個全面且即時的歷史視角。
 
  今日許多人將中國崛起看成是這四十年的事,始於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掌權,但歷史學家很清楚,中國崛起所花的時間遠超過四十年。本書作者余凱思為專治中國近現代史的漢學家,他跳脫中共民族復興敘事和中華民國史觀,以局外人的客觀眼光,對中國崛起進行長時段的考察。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這段中國歷史,是一個龐然大物,內容複雜。為免讀者迷失在改革與革命、民亂與內戰、帝國侵略與軍閥割據的細微末節裡,作者馭繁為簡,聚焦於數百年來各政權在制度方面的缺失和重建,嘗試回答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核心問題:即,中國是如何轉型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民族國家;亦即,如何從崩潰的帝國(滿清)、四面楚歌的共和國(民國時期)、停滯又瘋狂的毛主義中國,變成現在的經濟巨人和超級強權。
 
  作者特別留意經濟制度,著墨與洞見頗多,為其他中國通史類著作所少見;並盡可能將中國的發展置於國際和全球脈絡裡觀察,視野相對開闊,為本書另一特色。
 
  全書結構井然,分成四部,每一部三章。各部開頭均有一篇全景式綜論,勾勒一個時代整體的輪廓。上冊包含第一部、第二部(從清帝國到中華民國在中國的統治結束),下冊包含第三部、第四部(從中共建國到習近平上臺後)。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志德|鏡文學文化組副總編輯
  林孝庭|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張潔平|Matters創辦人
  陳永發|中央研究院院士
  湯志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溫洽溢|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好評推薦
 
  ▲ 余凱思以制度變遷為軸,記述近現代中國歷經的改革、革命和戰爭,他的論點時常有違西方浮面印象,例如認為中國官僚系統是龐大凝滯的鐵板一塊。他也警示我們別將中國的經濟成就視為一種獨特的中國模式,這份成就應該置於其歷史發展細節的脈絡中考察。──《紐約客》(New Yorker)
 
  ▲ 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寫作清晰且富同情的理解,顯然大量參考了新近研究成果……余凱思此書足堪最高讚譽,大力推薦。──芮納.米德(Rana Mitter),英國牛津大學現代中國歷史與政治教授
 
  ▲ 名副其實擲地有聲的大作。完全以中文資料和視角為基礎,但又針對英語讀者大眾所關注和憂心之事發出令人信服之語。自費正清的大作問世以來,我們終於又看到一部嫻熟掌握中國傳統歷史、現代歷史、當代歷史的通史。余凱思的文字可以幫助全世界的人理解他們今日所必須應對之中國。──齊慕實(Timothy Cheek),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 余凱思是鑽研現代中國史的世界頂尖學者之一。他的學識橫跨多個學科,而且既廣博又深入,以引人入勝的筆法敘述中國最後的帝國「清帝國」,敘述一場又一場的革命和竭力承繼清帝國的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他讓讀者認識到,中國久久未消的焦慮對二十一世紀的影響,或許比中國的復興對這個世紀的影響來得大。這本富涵思想性、鞭辟入裡的著作,是費正清、史景遷所撰歷史名著當之無愧的後繼者,未來,凡是攻讀中國現代史的學生和鑽研中國現代史的學者,必定會讀這本書。──柯偉林(William C. Kirby),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所長、哈佛中國基金主席
 
  ▲ 不凡的傑作。與上個世代的學術著作不同,《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未把中國當今的改頭換面當成正文後的補充說明。本書肯定中國是活躍於世界舞臺上的重要角色,將中國置於環環相扣的全球網絡中心,把國內政治與國際局勢連結起來,致力於以中國為主體來探討中國。──葉文心,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系講座教授
 
  ▲ 終於,我們有了一本以中國人作為他們歷史之主要建構者的嚴肅中國現代史入門書。本書告訴我們,中國人如何利用牢牢根植於他們自身文化脈絡和正規傳統裡的觀念和象徵,創造出獨樹一格的制度,用以迅速回應他們所碰到的危機與機會。凡是想要瞭解當今中國對全球未來將產生多大影響的人,都該讀讀這本大作。──王國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特聘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余凱思(Klaus Mühlhahn)
 
  曾任柏林自由大學東亞學系中國歷史與文化教授和該校副校長,現為德國齊柏林大學校長。著有《中國刑事司法史》(Criminal Justice in China: A History),獲得二〇〇九年度「費正清東亞歷史研究獎」。他以英文、德文、中文發表過多篇探討中國近現代史的論文,也是德國媒體經常邀請評論中國事務的學者。
 
譯者簡介
 
黃中憲
 
  政大外交系畢,專職筆譯。譯有沈大偉《中美爭霸》,彭慕蘭《大分流》,傑克.魏澤福《蒙古帝國》三部曲,法蘭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約翰.達爾文《未竟的帝國》、《帖木兒之後》,史蒂芬.普拉特《帝國暮色》、《太平天國之秋》、《湖南人與現代中國》,以及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等書。
 
 

目錄

【推薦序】歷史學家眼中的中國崛起及其危機|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中文版序】
【年表】中國,一九四九~二〇一七年
 
第三部改造中國
第七章社會主義式改造:一九四九~一九五五年
第八章 大躍進:一九五五~一九六〇年
第九章 打倒一切:一九六一~一九七六年
 
第四部 中國崛起
第十章 改革開放:一九七七~一九八九年
第十一章  整體推進:一九九〇~二〇一二年
第十二章  雄心與焦慮:當前中國
 
誌謝
注釋
 

中文版序
 
  欣聞拙著《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繁體中文版出版,非常感謝所有使此書得以問世的人,尤其要感謝譯者。
 
  我往往利用晚上或大清早在柏林伏案撰寫此書,因為行政工作纏身,正常工作期間騰不出多少時間。而在本書漫長撰寫期間,我常常在想,東亞讀者對我筆下的中國史會有何反應?對於我理解和呈現中國史的方式,他們會做何想法?有一點我很肯定:對中國史的理解必然因地方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從歐洲角度所看到的中國史,會不同於從臺灣角度所看到的,或在中國大陸所呈現的。當然,沒有哪種理解中國史的方式才是對的、才是正確的。無論哪種看法,不管來自何處,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研究成果為依據,就有其價值,都應當被認真討論。每個國家的歷史都會受到來自不同視角的解讀和討論,而且應該受到這樣的解讀和討論,沒有必要定於一尊。其實,只有讓不同的觀點各自提出足以服人的論點一較高下,歷史領域才會生氣盎然,具有意義。
 
  就這部中國現代史來說,我盡量將中文、西文領域的最重要研究成果納入考量。但撰寫本書,不只是為了將各家的看法熔於一爐。把歷史變化、人物或事件放在更大的時空脈絡裡審視並予以解讀時,我並不怯於表達明確的想法和見解,其中許多是我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總有人不認同,而且我必須承認有時候我是有意要質疑既有的歷史敘述。我的目的是在關於今日中國及其晚近歷史的討論上盡一份力,甚至催化出進一步的熱烈討論。書中若有任何疏漏,則全歸咎於我的學識不足。
 
  當今之世,我們都必須接受中國的巨大影響力存在於眾多領域這個事實。我們得學著和現在這個樣子的中國並存,而非和我們所希望的中國並存。因此,中國大陸之外的每個人都需要研究中國,需要投注精力在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學術知識上。我認為,無可替代的上佳之策仍是盡可能與中國協力前行,同時努力增進我們對中國內部發展與情況的理解。在全球化的世界裡,彼此的命運緊繫相連,密不可分。我相信,對於隔著窄窄的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的臺灣來說,更是如此。
 
  我漫長且至今未停的中國史研究生涯,始於一九八八年到臺灣時。跟其他許多歐洲學生一樣,我在臺灣師範大學的國語教學中心學中文。第二年在臺期間,我也去國立臺灣大學學習中國史。我很懷念在臺灣的那段美好時光,也一直深深感激臺灣的求學生涯為我在中國史研究方面打下深厚的基本功。因此,這個中譯本於臺灣問世(而且出於誰都明白的理由,很可能是唯一的中譯本),似乎是再適合也不過的事。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55680
  • 叢書系列:春山之巔Summit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5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十二章 雄心與焦慮:當前中國】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期間,中國必須接受高速崛起的後果並想辦法處理。二〇一二年,習近平領導的新政府上臺,其施政似乎仍被一股焦慮推著走,憂心若無法維持經濟成長、施展政治實力、嚴格控制日益富裕和多元的社會,共黨在中國的統治可能會和蘇聯一樣崩毀。習近平政府繼續大力提倡民族復興和恢復中國應有之世界地位的願景,並嚴加監督可能與黨爭奪權威和權力的對象,包括商業領域、網路、出版業、學界、軍隊、其他公權力領域──以及八千九百萬餘名中共黨員。在國際上,中國開始施展龐大的經濟影響力,並且以更強勢、更宏大的對外政策保護自身利益。同區域和區域外的許多鄰國開始擔心中國強勢捍衛領土主張的作為。習近平政府也再度致力於為軍隊打造一套攻擊範圍遍及全球的一流戰鬥裝備,所以大幅提升軍事支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在海外投資基礎建設以結交新盟邦,然後把新盟邦的經濟與中國經濟串連起來。中國在尋找資源的同時建立了全球影響力,開始改變世界上的權力平衡態勢。
 
在國內方面,中國必須處理經歷過劇烈改變且異質多元的社會,以及長年積累下來有待解決的問題。用習近平主席的話來說,黨認清了國家發展是「不平衡」且「不充分」的。過去幾十年的高速成長的確令許多人受益,但也創造出新的緊張和衝突。不平等的現象日益惡化,環境汙染威脅生活品質。有些社會群體,例如女人、老人及少數族群,遭遇到新型態的困境和歧視。醜聞揭露了治理和公共責任方面的弊病,各式各樣的公眾抗議和網路行動隨之出現,呼籲政府解決那些弊病並要求建立問責制,但只招來官員的鄙視。總而言之,愈來愈多人憂心中國所走的方向不夠周全,若不加以修正並大幅改變政策便無法長久;甚至有人為此而憤慨。令中國許多人不安的最迫切問題是,中共的統治正當性如果受到威脅,中共會如何回應。中共會擁抱更民主的制度,還是重拾「強人」統治?黨在意識形態與政治上的保守心態,和遠比以往複雜、憂慮、焦躁、活力十足、講求務實的社會之間,開始出現裂痕。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