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

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

Work: A History of How We Spend Our Time

  • 定價:560
  • 優惠價:950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7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人類大歷史》作者盛讚,工作真有存在意義?

原始社會物資匱乏,但人類每週只要工作15小時?綜觀人類三十萬年的歷史,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解讀人類工作的意義!

 

OKAPI 推薦

  • 宋世祥/我們確實為工作而活,但不必悲觀──讀《為工作而活》

    文/宋世祥2021年11月11日

    2020年COVID-19的全球大爆發,帶來了世界規模的工作形式轉變及經濟形勢翻轉,許多人藉此重新思考「工作」對於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但長久以來,西方社會科學界其實都有學術傳統反思工業社會、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典範下的「工作」。近年來,杜克大學的卡蒂.威克斯在2011年出版《工作的問題》,從 more
 

內容簡介

傳統經濟學思維告訴我們:「工作即謀生!」
但本書要你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理解工作的意義!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盛讚!★★

原始社會物資匱乏,人類祖先卻能悠閒過活,每週只要工作15小時?
反觀現代社會技術發達,我們卻加班過勞、甚至害怕被未來AI取代!

是人類主宰工作,還是工作支配了生活?
大量湧現的工作真有存在意義嗎?
我們今天是否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導致人們為了忙碌而忙碌?

  ●織雀勤奮築巢、也勤奮拆巢,這看似無意義的工作竟是演化所需?
  ●狩獵採集者從不擔心糧食匱乏,為什麼改當農夫後卻拼命囤積糧食?
  ●為什麼有人的職業是遛狗?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人數怎麼會超越教職員人數?
  ●古代人習慣把工作轉嫁給水牛和奴隸,現代人為何害怕被機器人搶走飯碗?

  綜觀人類三十萬年的歷史,我們幾乎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把工作看得如此重要。那麼,人類是從何時開始將工作視為生活的核心?

  ■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解讀人類工作的意義!
  人類學家詹姆斯.舒茲曼長年研究狩獵採集民族,他好奇的是,儘管人們認為狩獵採集社會物資匱乏,但他們每週卻只要工作十五小時,就能過上閒暇的生活;反觀,現代人的生活空前富裕,卻經常無止盡地工作,甚至加班到過勞、懷疑人生,更害怕自己有一天會被機器取代。為什麼會這樣?

  實際上,人類工作最原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隨著學會用火、務農到工廠林立,人們除了找到更省時、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也開始確認工作的意義,並且得到滿足感。換句話說,工作不僅讓人們成為「適者」而生存下來,工作也形塑了人們對周遭世界的理解與互動方式。

  然而,隨著城市興起,人們有多餘精力追求地位、財富與物質享受,同時也導致了競爭意識、階級制度及其造成的不平等隨之出現。另一方面,在工業革命以後,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全球人口逐年增加,有限的資源再也無法滿足人類無窮的欲望,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忙碌,只為了追求工作所帶來的安全感。

  ■當工作成為義務,人們卻創造更多無意義的工作,把自己推入窮忙的火坑?
  在作者的觀點中,我們的工作觀長期以來被經濟學家把持,始終圍繞著資源分配與生產力問題。但工作成為人類生活的重心,僅始於一萬兩千年前的農業革命。值得注意的是,自從農業革命以來,我們的工作文化越來越無法容忍不勞而獲的人。相較於狩獵採集社會強調有能力者有分享的義務,農業社會更重視有付出才有收穫,並且把工作視為每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人人都要有工作做,才導致今天的服務業如此複雜多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甚至出現大量無意義的工作。為什麼有人的職業是遛狗?創意總監究竟在監督什麼?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人數怎麼會超越教職員人數?凡此種種都不禁讓人思考,我們今天是否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與共識,才為忙碌而忙碌。

  發明新工作是人類創意的展現,但當科技日新月異,重複性高且內容單純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也是大勢所趨。只不過,我們往往以為與機器人競爭是現代人獨有的挑戰,從未想過類似的挑戰與焦慮其實存在已久。例如,我們如今害怕人工智慧有一天會轉而攻擊主人,但早在西元前兩百年的羅馬,被視為「非人類」的奴隸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就讓當時較為貧窮的公民傷透腦筋。

  本書結合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物理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的觀點,從人類誕生一路談到AI時代,解讀不同時代驅使人類工作的動力。本書也點出,我們今天之所以把工作看得比狩獵採集祖先還要重要,就在於我們的工作模式與工作觀,隨著文明變革發生了多次改變。然而,如果我們曾經不為工作而活,那麼如今的我們究竟是為了自己而工作,還是甘願被工作綁架?

專文推薦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知名文化人

聯合推薦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林立青|工人作家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內在原力》作者
  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各界讚譽

  .「《為工作而活》是一場迷人的探索,挑戰了我們對於工作的意義的基本假設。在自動化技術徹底攪亂全球市場之時,重新思考工作在經濟、心理,甚至精神層面上的重要性可說是十分迫切。舒茲曼檢視狩獵採集者、猿類,乃至鳥類的的生活方式,強調我們如今認為很『自然』的事,往往只是產業泰斗與對農業的信仰所留下的可疑遺產。了解我們過去如何運用時間的歷史,或許就能幫助我們在未來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全球暢銷巨作《人類大歷史》與《人類大命運》作者

  .「這是極少數能顛覆你既有思維方式的一本書。一部鞭辟入裡、與眾不同的歷史,邀請我們重新思考自身與工作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重新想像在自動化技術越來越普及的未來,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蘇珊‧坎恩(Susan Cain),《紐約時報》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Quiet)作者

  .「長久以來,我們的工作觀一直被某些經濟學家所把持,他們對物質的稀缺性與生產力問題十分著迷。身為一名人類學家,舒茲曼想要改變的就是這種狀況。他告訴我們,在人類歷史大部分的時間裡,狩獵採集者只花費遠遠少於我們的工時,就過上富足且悠閒的生活。我以『工作』為研究主題已經二十年,而舒茲曼這本書堪稱傑作──我不記得自己上一次從單單一本書就學到這麼多,是什麼時候的事了。」──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Give and Take)作者

  .「我們離自動化未來只有一步之遙了。幸運的是,舒茲曼提供了我們一部深具啟發的歷史,他在書中侃侃而談:人類的工業可以照亮眼前的道路,即使到了未來,就算我們被自己的發明所取代,這點依然不會改變。」──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作者

  .「妙不可言的一本書……所有活著的生命體都要消耗能量(也就是工作),但人類以自身獨特的創造力帶來了變化,促使石器,乃至城市、國家,以及各種耗能的機器的誕生。人類學家專門描述這樣的過程,而舒茲曼富饒趣味地談論他們的發現,同時並未草草帶過他們可能的失誤。本書是一部關於人類作為能源消耗者的迷人歷史。」──《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

  .「舒茲曼對人類過去的探索,揭示了閒暇時間是一種創造出來的概念,和我們想像的大不相同。文明背後的心理代價、週一上班日前的恐慌,以及狩獵採集者的心法,這些都告訴了我們一個值得深思的觀點:保障我們自身的閒暇時間,也是一項工作。」──《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本書細膩地描繪了勞動在三十萬年以來的演變,這樣的寫作取徑為我們當前的經濟困境帶來了十分可喜的視角。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科學書,但它強力地批判了消費資本主義,使得本書也是一本人生指南:它告訴我們,若以我們的祖先的標準來看,我們的生活有多麼不正常。」──《愛爾蘭時報》(The Irish Times)

  .「在這部啟迪人心、橫跨萬年的深歷史中,人類學家舒茲曼大膽審視經濟學對人類本質的主流假設。他主張,若要弄懂我們文化中的不平等問題,我們必得先理解我們的過去。」──《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e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詹姆斯‧舒茲曼(James Suzman)


  1970年生於南非。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St. Andrews University)攻讀人類學學位期間,帶著滿腔的冒險精神離開家鄉,來到非洲南部波札那的喀拉哈里沙漠,擔任布希曼族發展計畫的志工。1996年,舒茲曼取得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社會人類學的博士學位後,就在喀拉哈里沙漠與布希曼族共同生活和工作,更以他的庫恩語名字「昆塔」為人所知,至今依然埋首於布希曼族的世界之中。

  2001至2004年間,舒茲曼獲頒劍橋大學非洲研究的斯穆茲聯邦研究基金(Smuts Commonwealth Fellowship)。2007年,加入全球最大鑽石供應商戴比爾斯集團(De Beers Group of Companies),擔任公共事務的全球統籌。2013年起,舒茲曼全職投入喀拉哈里議題研究,並以英國劍橋為基地,成立人類學智庫「人類」(Anthropos)。

  著有《原始富足》(八旗出版),多篇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觀察家報》、《衛報》、《新政治家》和《獨立報》。

譯者簡介

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專職翻譯。譯有《古蘭似海》、《我的應許地》、《午夜的佩拉皇宮》、《時光的製圖學》、《老到可以死》、《被隱藏的眾神》等。

 
 

目錄

推薦序 文/詹宏志
 
序 言 經濟問題是人類最大的難題嗎?

第一部 工作的起源 
第 一 章活著就是要做工
第 二 章遊手好閒的人和忙碌的鳥
第 三 章工具和技術
第 四 章火的其他贈禮
 
第二部 環境的庇佑
第 五 章原始富足的社會
第 六 章非洲森林裡的幽靈
 
第三部 田間裡的勞苦
第 七 章跳下懸崖的考古學家
第 八 章盛宴與饑荒
第 九 章時間就是金錢
第 十 章機器問世
 
第四部 城市生物
第 十一 章萬家燈火
第 十二 章無限抱負之病
第 十三 章頂尖人才
第 十四 章一名上班族之死
第 十五 章新疾病
 
結 論
 
謝 辭
注 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763607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4.8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九章_時間就是金錢〉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美國的開國元勳,是不畏在閃電打雷時放風箏的勇者,也是雙焦眼鏡、富蘭克林壁爐(Franklin Stove)和導尿管的發明者。他和工作之間有著相當矛盾的關係。一方面,他感嘆自己是「世上最懶惰的人」,並打趣說他的發明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日後不用努力的省力裝置。誠如一百五十年後的凱因斯,他也相信人類的聰明才智可能讓後代免於做苦工。
 
「如果每個男人和女人,每天都花四個小時做有意義的工作,」他熱情地說道,「那些勞動力的產能,將足以保障衣食無缺又舒適愜意的人生。」
 
另一方面,由於從小接受嚴格的清教徒教養,富蘭克林也認為遊手好閒是「吞噬一切美德的死海」,而且人類生來就是罪人,唯有那些蒙上帝恩典、既勤奮又節儉的人才能得到救贖。因此,他覺得一個人若有幸不必在睡眠以外的時刻,分秒必爭地去保障生活「衣食無缺又舒適愜意」,就應該好好利用時間,找一些有用的、有生產力的,以及有意義的事情去做。
 
為了鞭策自己堅守正道,富蘭克林總是隨身攜帶一份寫著十三項「美德」的清單,用來記錄自己每天的行為,而其中最神聖的一項美德是「勤奮」。他解釋說,勤奮意味著「抓緊時間,總是做有意義的事」。他還堅守嚴格的日常作息,每天早上五點先下定當日的「決心」,然後把一個個時間區塊分配給工作、用餐、家務,最後在一天即將結束時,從事某種令人愉快的「娛樂活動」。每天晚上十點,他會花點時間反思當天的表現,並在睡前感謝上帝。
 
到了一八四八年,年僅四十二歲的富蘭克林已相當富裕,得以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投入令靈魂得到滿足的工作,而不是養胖他荷包的工作,譬如他就參與政治,製造各種小工具,從事科學研究,以及主動提供建議給他的朋友們。他之所以能這麼做,是因為有《賓州公報》(Pennsylvania Gazette)訂閱戶帶來的穩定收入。《賓州公報》是他二十年前購買的報社,由他的兩名奴隸(富蘭克林在晚年終於熱情擁抱廢奴主義後,還了他們自由)負責日常營運。那年,他撥了點時間寫信給一位剛入行的年輕「商人」,並提供一些建議。

會員評鑑

4.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5
|
2024/01/04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我們是否都只是為工作而活? 沒有工作的我們是否就沒有價值? 近年來興起的安靜辭職,安靜藏私和過度就業等等概念,都反映著新世代的想法。 然而工作的未來型態與樣貌會是什麼?

本書讓我有不少收穫: 作者以人類學家的觀點,拉長時間和空間來探討工作的源起和演變。 推薦給想要全盤了解人類工作史的讀者,其中談到的人類心理、社會、經濟和工作上的訊息非常有意思,也會讓我們反思近代的工作型態與意義究竟為何。 我學習到,管理自己的慾望是財富自由的方法之一。雖然概念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根據書本上的說法,這個慾望滾輪已經轉動了兩三百年,做起來可能會知難行易。 儘管如此,知道就是力量,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向前走。

不過有時候,有些章節有點像在讀研究論文的感覺,稍嫌枯燥。 儘管那些資訊能讓我們增廣見聞,但是未必能夠馬上拿來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比較屬於是觀念的補給。 因此,若是時間有限,但是對工作的意義感到迷惘因此想了解工作史的人,本書的用法,建議有些章節可以快速瀏覽,不要因暫時無味而棄書。 等讀到比較有意思的訊息時,可以細細品味,了解到日前資本主義這個推動世界巨輪底下的驅動力。 雖然本書對未來沒有給出全然明確的答案,但是有一條昭然若揭的路,等著我們自己去發掘!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2
「為什麼要工作?」「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出社會後,不斷對自己反覆詰問的問題。

這本書很有趣的是從最早期人類採集狩獵時代、農耕社會、城市規模擴大、資本主義興起等不同發展階段,來探討工作的意義。

對照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最初的工作意義是藉由勞動,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要填飽肚子。
慢慢的,隨著不同社會形態的發展,衍生出工作的意義可能是休閒娛樂、地位象徵、尊嚴,以及最高層次的 #自我實現。

書中有提到幾個觀點。

✦高薪資&無趣工作的弔詭

❝許多人僅把他們從事的工作視為購買更多東西的手段,如此一來,生產與消費的閉鎖循環就被創造了出來。事實上,在接下來兩百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勞工運動和後來的工會將把他們幾乎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為會員爭取更好的薪資,以及更多能揮霍薪水的空閒時間,而不是試圖讓他們的工作變得有趣或充實❞

雖然這一段的背景是在描述19世紀中葉起,多數工廠的工人物質生活明顯上升,開始有閒錢可以花在購買奢侈品的現象。

不過放到近代,可以反思的是:比起追求工作內容有趣、符合自己的天賦、對社會有正向影響,人們更傾向先注重是否薪資能持續上升,即使在生存層面上,已經衣食無缺。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擁有高薪、令人稱羨的工作,還是可能對自己的工作出現倦態、找不到意義在哪的情況。
因為在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中,#自我實現 這一層無法被滿足。

✦絕對需求 V.S 相對需求

經濟學家凱因斯提出,當工作已經能滿足人類的 #絕對需求 (像是:食物、水、溫暖、舒適、陪伴、安全等普遍性人類需要的,不會因為你是首富或只是市井小民而有所不同),此時即使給你再多,也無法得到滿足。絕對需求是有一個極限的,
不會無限的擴張下去,這道理就跟已經吃飽了,給再多食物也吃不下,甚至還會不舒服的道理一樣。

但 #相對需求呢?這就是一個探不到底的深淵了。
像是:在職場得到升遷機會、住更好的房子、穿更好的衣服、開更好的車、吃更高檔的食物.....等等,這是一個永遠不會有滿足的狀況,因為一個野心被滿足後,還有更大的野心等著被實現,也是這些所謂的相對需求,激勵了人們即使 #絕對需求得到滿足,還會更加倍不懈的努力。

雖然相對需求帶來社會的進步,個人也持續的朝更好的生活邁進,看起來並不是壞事。

但可以反思的幾個問題是:
❶ 這些 #相對需求,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狀態嗎?還是因為跟別人的比較、社會價值觀的鼓吹,成了一股不得不的壓力?
❷ 我所想要的「最低限度生活」長什麼樣子?賺多少錢、擁有多少,對我而言是夠了?
❸ 所謂的高生活品質,對我來說的定義,是外在物質生活的享受比較重要,還是內心所擁有的富足感比較重要呢?

-
說到底,工作的意義不僅跟金錢有關,也是跟個人重視的價值觀有關。

如果想清楚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必須得擁有許多金錢才能達到,那麼追求高報酬並沒有與個人價值觀違背。

但如果無止盡的拼命工作,卻依舊不曉得何謂工作的意義,只是為了工作所能帶來的 #安全感,那麼是否該停下來,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想要的生活長什麼樣子。

畢竟工作大概佔了人生的1/3,如果無法享受工作的樂趣,那麼就只是在「生存」,而不是「生活」了吧。

【 更多書摘心得分享 】
📍 IG: readnthink.yun
展開
user-img
4.5
|
2021/11/18
初入社會看完這本書頗有心得
究竟每天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我想可能人天性就是靜不下來
有工作時很忙碌 壓力很大
沒工作時卻覺得心虛 人生變得無趣

這本書用多角度去思考並分析
人類 社會 和工作的連結
不管是不是工作狂
看完這本書之後都能有所收穫
展開
user-img
4.5
|
2021/11/15
我覺得這本書的軸線交錯,讀來梳理不易,但回頭想想有些觀點蠻有趣的,尤其是從(1) 採集社會對比於農業社會 (2) 熵值的角度去看。
採集社會是「立即報酬經濟」,想休息的時候就休息,需要工作的時候就工作,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係是單純的。但在農業社會,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係變得間接而複雜,今年的耕耘不保證明年的豐收,有時還會掉入馬爾薩斯陷阱,為了得到更多人手而生養眾多,但生養眾多卻反過來抵銷掉隨人手增加的產出。即使勞力付出不見得能達到預期的生產目的,人們也已經被套在停不下來的迴圈當中,因為雖然付出不一定能收穫,但不付出肯定沒有收穫。
而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係,又隨著資本主義社會以及組織分工而更加糾結。有時目的變成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消費能力」而工作。或者多重目的糾結在一起,也包括「為了打發時間而工作」,在此目的之下,人們有事做並不意味有生產力。
我覺得在這樣的糾結之下,似乎會得到這樣的結論:如果工作曾負有塑造一個人的責任,就像獵人在工作中成為更好的獵人,現在的我們可能會失望了,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標是什麼的話,工作也不會塑造我們成為期望的目標。比較可惜的是作者未能探討隨疫情而興起的遠距工作模式會如何改變工作的樣貌。當人們的自主能力提高之後,隨之而來的變化是什麼?或許可以從熵值的角度去看。
關於熵值的討論,作者提出不少有趣的觀點,例如「身體靠攝取負熵(自由能)而活,心智則是靠攝取資訊而活」。但我也覺得熵值的討論比較適合獨立的專章討論,因為混在考古與人類學的章節當中,會使得熵值的討論不夠扎實。
而作者本身的強項是考古與人類學,許多章節的寫得蠻有趣的,例如「獵人將肉帶回營地,他們從不期待、也從未得到讚揚。相反地,他們預期自己狩獵的成果會受到嘲弄,⋯⋯就獵人而言,眾人期待他在呈現獵物時幾乎要心懷慚愧,而且對自己的成就始終保持謙遜。」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