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犯罪手法系列5-認識司法精神醫學:一個犯罪者「究竟是真的瘋了,還是只是壞人」?寫給律師與大眾讀者的精神醫學實務指南

犯罪手法系列5-認識司法精神醫學:一個犯罪者「究竟是真的瘋了,還是只是壞人」?寫給律師與大眾讀者的精神醫學實務指南

Forensic Psychiatry: A Lawyer’s Guide

  • 定價:460
  • 優惠價:941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9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們怎麼知道某人是瘋子還是壞人?//
當瘋狂與疾病對決,有可能兩者兼有嗎?或者還有其他選擇?


  沈伯洋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明傑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 
  法操司想傳媒
  張子午 《報導者》主編 
  黃聿斐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臺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  
  楊添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在那些舉世矚目的重大新聞事件中,我們經常看到一種「二擇一」的心態,某人要不是完全瘋了,就是異常的精神病態者。人們總是大力反彈,說精神疾病只是藉口,「沒有證據」證明這些人有精神疾病,這群暴力的瘋子應該「轉念間回復正常」做出負責任的行為,否則就該關進監獄或處以死刑。

  『我們評斷,但我們不了解。
  很重要的是,在做出論斷之前,至少要先努力理解。』


  在「瘋狂」對上「惡質」的世界裡,其實有許多的瘋狂混跡於劣行之中。也許這群犯罪者當中有些真的是惡棍,有些人生病了,有些是精神病態者,有些則是其他狀況。也許有些人被虐待到根本沒辦法做出任何理性決定的地步……

※本書特色
◎非精神醫學專業人士也可以輕鬆使用的友善精神醫學指南──涵蓋了我們需要司法精神醫學專家的理由,以及精神醫學在法律實務的應用。
精神醫學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本書所提及醫學知識與案例並不會因為司法系統的不同,而有地域上的差異。此外,有鑑於一般人對精神疾病認識的不足,重大刑案的精神鑑定每每掀起社會波瀾,本書既是寫給法律相關工作者,也是一本給大眾讀者的司法精神醫學入門指南。

◎什麼情況下須要進行精神鑑定?以及如何判定?──書中介紹與說明對精神狀態檢查、常見精神疾病診斷、可治療疾病與腦損傷、偽裝成精神疾病的健康問題及其他多項主題,並附有一份實用的精神醫學術語表方便讀者參考。作者更附上自己平日工作的基本評估格式,分享給需要的人士。
美國司法精神醫學專家許奈德曼醫師長期從事精神鑑定工作,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讀者介紹關於精神疾病的一些常見迷思以及精神錯亂的表現,討論這些症狀可能意謂著什麼,以及該如何完整地了解和解釋它們。這將有助於執業律師辨別出哪些類型的人可能需要聯絡精神科醫師,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領會、解讀和利用精神科醫師所提供的訊息。

◎我們怎麼知道一個犯罪者究竟是「真的」瘋了,還是只是壞人?
像是介紹如何識別精神病態者,以及如何明瞭和解讀他們的謊言,探討一些主題像是「詐病」與「偽病」的異同,以及引人注目的解離(例如「多重人格」)和失憶症抗辯主張。無論律師代表的是哪一方,對這些問題的基本理解在法律實務上都可能關係重大。

● 律師們時常遭遇各種行為怪異、患有精神疾病、藥物濫用、精神病態、性犯罪、學習障礙、先天缺陷、與其他行為和情緒問題的委託人和案件。他們往往沒有準備好了解精神醫學報告的本質,也不清楚精神評估鑑定的結構,以及如何在法庭上善用和質詢這些資料。本書為法律專業人士提供了辨識精神病患的工具,幫助他們在報告和證詞中掌握精神醫學的訊息和語言,書中主題包含司法精神醫學專家的必要性、精神醫學在法律中的應用、各種精神疾病的介紹,以及專家證人的使用。

 ※審訂人
黃聿斐|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臺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

「作者許奈德曼醫師憑藉其豐富的司法精神醫學專業及工作經驗,嘗試以容易了解的語言及豐富的案例故事,在精神醫學專業與非專業間搭一座橋,以促進彼此的了解,特別是處理精神病犯/患的夥伴──律師或其他司法人員。

書中介紹生理疾病、處方用藥、毒品等可能引發精神疾病的樣態,以做為第一線接觸當事人的司法人員的常識。例如從未有過精神疾病史的中年女性,突發的狀似瘋狂的暴力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使用毒品,但也可能是因為治療紅斑性狼瘡大量服用類固醇治療的結果。原因不同,法律上的行為評價自應有所差異。作者並以自己撰寫司法精神醫學鑑定報告的格式,虛構了一篇鑑定報告,例示報告中應該呈現的項目,及各項目應有的內容及相關注意事項,這部分對於司法精神醫學鑑定的初學者,或是不知道從何評價司法精神鑑定報告良窳的法律人來說,極具參考價值。

法律與精神醫學雖是二門完全不同的專業,卻在許多領域發生關聯,因此促進雙方專業的互相了解及溝通刻不容緩。這本書雖不可能將法律人變成精神醫學專家,但可以讓法律人初步判斷行為人有否精神障礙的可能、是否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協助。至於怎樣才算『適任的』精神鑑定人/專家證人,就交由讀者自行發現了。」(摘自審訂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薇薇安.雀恩.許奈德曼Vivian Chern Shnaidman
美國司法精神醫學專家。
對司法精神醫學的興趣始於尚不知司法精神醫學這門學科之際。於布萊恩瑪學院(Bryn Mawr College)攻讀心理學期間,便計畫成為一名「在法庭告訴所有人案件真相的精神科醫生」,繼而前往世界百大學府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習醫。回國後,在美國首屈一指的醫學研究機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與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接受精神醫學訓練,並且於紐約大學完成司法精神醫學研究醫生培訓,開始全職從事司法精神醫學工作。曾在各種司法環境中工作,包括監獄、司法精神病院,以及專門關押性暴力犯罪者的監護設施等。

目前從事私人精神治療與司法精神鑑定,主要專注於民事案件,如兒童監護權、家庭暴力、停止親權、遺囑能力,以及許多難以形容的奇特案件。諮商和鑑定對象廣泛涉及司法精神醫學和一般精神醫學的各種主題,像是有虐待傾向的母親、精神病態的家長、移民評估、性犯罪者等。身為多個專業協會的成員,尤其活躍於美國法醫刑事鑑識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


譯者簡介

李淑伸
台灣大學法學士,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歐洲文化政策與管理碩士,華威商學院(WBS)人力資源管理證書。曾任韓國又松教育基金會顧問、又松大學國際商學院講師。

 

目錄

審訂序 搭一座橋──法律與精神醫學(黃聿斐/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 
前 言
導 論
 司法精神醫學v. 另一方:你為何需要一位司法精神醫學專家,以及你為何需要這本書?
第一章 精神醫學v. 其他
    什麼是精神醫學?
第二章 精神醫學v. 法律
第三章 精神狀態檢查v. 常識

    我們用來評估精神狀態檢查的事項
第四章 診斷v. 術語:一些常見精神疾病診斷以及思覺失調症
    什麼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它?
    什麼是精神病?
    慢性與週期性:電影、快照以及充分揭露的重要性
第五章 惡質v. 瘋狂:故意犯罪與因精神病而犯罪
第六章 病識感v. 缺乏病識感
第七章 可治療的疾病v. 永久性腦損傷
第八章 瘋狂v. 疾病:以精神疾病症狀表現的內科疾病與醫源性精神病症狀
第九章 藥物v. 大腦
第十章 精神疾病v. 聽到聲音──詐病、詐病的模仿者及其意涵
第十一章 當你對上精神病態者
第十二章 當你的專家證人對上對方的專家證人

 識別資訊
 評估目的或精神醫學相關的法律問題
 法律條文
 訊息揭露聲明
 資料來源
 相關資料
 被評估者的版本(或更禮貌的說法:與你正在評估的XYZ先生或女士的面談紀錄)
 精神病史
 病史
 藥物治療
 物質濫用史
 個人和家族史
 犯罪史
 兵役史
 精神狀態檢查
 臆測診斷
 壓力源
 社會功能
 預後
 概念化與建議
 認證
 診斷準則
 參考文獻
 引述
 這使我想到──錄音
 說到臉書......
 依據傳聞消息而非主要來源
 V代碼
 排除診斷
 藥物治療
 血腦障壁
 矯正性情緒經驗

◎參考書目
◎司法精神醫學術語表 
 

審訂序〈搭一座橋──法律與精神醫學〉
黃聿斐(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


  精神病是指某種思考障礙的存在
  導致清楚的知覺狀態中出現另一種替代現實


  近年來,因為接續而來的重大社會治安事件,行為人是否因精神障礙而犯罪、有沒有教化可能性、能不能判死刑等種種爭議,「精神鑑定」成為報章雜誌新聞媒體經常出現的關鍵字,變得好像大家都知道那麼一點、人人皆可頭頭是道地評論。結論呢?可能是「沒有醫德」的醫師、「恐龍」法官、或是精神病是犯罪的「免死金牌」。但這些論述無助於社會大眾對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的了解,反而加深對精神障礙及心智缺陷者的污名化,進而阻礙病人與家屬尋求醫療跟外部協助的意願,極有可能衍生更多不幸的事件。

  儘管現代的精神醫療可以讓大多數的精神病人維持精神症狀的穩定,可以在一般或庇護性的環境中正常生活,卻因為類似事件一再地反挫──如:六十多歲的精障兒殺死九十多歲的媽媽,以及長期照顧精障女兒的母親殺死女兒──這不僅是單一家庭的不幸,也反映了在肅殺敵意的氛圍裡,精神障礙者及家屬們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及不敢求助的困境。

  司法精神醫學做為一門學問,來自於人們開始察覺有些犯罪行為並非總是來自惡意。四歲幼童強餵弟弟吃餅乾,導致弟弟窒息死亡,法律應該用殺人「罪」來起訴幼童嗎?倘若行為人是心智如四歲的孩童的成人呢?或是看起來與常人無異、言談舉止卻顯得無以名狀地怪異的人呢?行為人該不該被處罰,或是所謂「責任能力」的判準究竟是什麼,會因著時代、重大社會事件而不斷地被辯證及檢討,各國的標準亦有差異,考慮的因素不外乎行為人的理解及判斷外在事務的能力,及能否據此做出適當的行為及自我控制的能力。

  由誰來判定行為人是否有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呢?在歐美或是中國的歷史上,都曾有執法者認為由自己主觀甚或隔壁鄰居的觀察就足以辨識行為人是不是精神異常,但這個作法失之主觀,且無法滿足現代正當法律程序要求,而演變成由精神醫學者運用專業知識,協助法庭辨識行為人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之有無,釐清犯行與精神疾病或心智缺陷的可能關係,以及依法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多大程度的責任。

  二○一九年《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收視及口碑俱佳,讓每個人好像都懂了點「精神病」,但鐵路殺警案一審無罪的判決,迅速地戳破這個假象。事實上,大多數精神疾病的概念並不容易理解,不同於常見的生理疾病,可以運用抽血、影像檢查或是外觀顯見的症狀來理解、證實疾病的存在,也因此常會有人質疑可以吃飯睡覺洗澡穿衣、有能力準備食物、使用金錢購物、搭乘交通工具的人,怎麼可能「有病」?

  作者薇薇安.雀恩.許奈德曼(Vivian Chern Shnaidman)憑藉其豐富的司法精神醫學專業及工作經驗,嘗試以容易了解的語言及豐富的案例故事,在精神醫學專業與非專業間搭一座橋,以促進彼此的了解,特別是處理精神病犯/患的夥伴──律師或其他司法人員。雖然美國與台灣的法制度截然不同,精神病人的症狀內容也常有差異,但本質是不變的。

  本書第四章花了許多篇幅介紹精神科醫師在評估病人常用的「精神狀態檢查」,針對各個項目常用的專有名詞進行解釋,並說明各個現象的臨床意義及可能的相關診斷;精神病人常常沒有病識感──如同別人看他們,好手好腳能走能動怎麼可能會「有病」?──於是不願意服藥、不規則服藥或是吃藥但不認為自己有病等,對於他們精神症狀的穩定及各種適應功能都造成負面影響,作者以大量的案例故事呈現不同精神疾病的樣態,及對患者生活造成的影響,足供讀者勾勒出精神疾病的輪廓。法律人具備這些功力後,應該能夠讀懂司法精神鑑定報告書中的大部分內容。

  書中亦介紹生理疾病、處方用藥、毒品等可能引發精神疾病的樣態,以做為第一線接觸當事人的司法人員的常識。例如從未有過精神疾病史的中年女性,突發的狀似瘋狂的暴力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使用毒品,但也可能是因為治療紅斑性狼瘡大量服用類固醇治療的結果。原因不同,法律上的行為評價自應有所差異。

  精神病人的犯罪究竟是因為疾病,或是本質的「惡」?精神疾病是犯罪的主因,或只是行為人的推託、卸責的理由?作者描繪許多的案例來說明惡行本身常夾雜許多瘋狂的非理性因素,雖然未必能清楚的一分為二,但區別行為人的「詐病」與否,對精神科醫師而言,卻不是太困難。印象最深刻的是描述在性暴力犯監獄工作的情境,人的惡性與瘋狂讓人不寒而慄,時值政府正在籌備司法精神醫院設立之際,希望相關部門可以知道在其中工作的危險性並不是過度想像,及安全維護的至關重要。

  最後,作者以自己撰寫司法精神醫學鑑定報告的格式,虛構了一篇鑑定報告,例示報告中應該呈現的項目,及各項目應有的內容及相關注意事項,這部分對於司法精神醫學鑑定的初學者,或是不知道從何評價司法精神鑑定報告良窳的法律人來說,極具參考價值。

法律與精神醫學雖是二門完全不同的專業,卻在許多領域發生關聯,因此促進雙方專業的互相了解及溝通刻不容緩。這本書雖不可能將法律人變成精神醫學專家,但可以讓法律人初步判斷行為人有否精神障礙的可能、是否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協助。至於怎樣才算「適任的」精神鑑定人/專家證人,就交由讀者自行發現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8594
  • 叢書系列:不分類
  • 規格:平裝 / 360頁 / 21 x 14.8 x 2.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2歲~99歲
 

內容連載

[導讀]
司法精神醫學v. 另一方:
為何你需要一位司法精神科醫師,以及為何你需要這本書?
 
任何曾經因故上過法庭的人都知道,在法官面前,人們的舉止並不總是禮貌、有風度或得體的。我們時常把焦慮、吼叫或眼淚歸因於高壓情況下的緊張表現,很多時候,真的就是這樣。不過,那些從一開始就高調宣示著「瘋狂」的情況呢?
 
精神醫學是醫學中的一個分支,融合生物、心理和社會背景的資訊,用來評估和治療患者。司法精神醫學不太相同,司法精神科醫師的訓練是為第三方評估個人的精神狀態。與一般醫學或一般精神醫學不同的是,身陷法律體系中的人們通常不希望透過諮詢精神科醫師來解決他們的情緒困擾。當然,有一些司法精神醫學的應用,比方說當事人選擇將自己的精神醫學訊息呈上法庭做為佐證,稍後我們會討論這些特定問題。這本書的第一部分首先講述需要精神科醫師專業證詞的許多事件和可能性,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領會、解讀和利用精神科醫師提供的訊息。畢竟,身穿條紋西裝的專家可能看起來十分專業,但你需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明白自己在說些什麼。
 
這本書的第二部分討論執業律師可能在委託人身上看到的一些特定的精神疾病症狀。這個部分的目的不是為讀者提供精神醫學的完整課程,畢竟在醫學院畢業之後,還需要為期四年的住院醫師培訓,才能造就一位精神科醫師。它不是討論指標性案例的課程,也不是教你如何根據你的特定法律需求引用哪一個案例法。那些書已經存在了,這本書是不同的。我們將專注於一些最常見的迷思和精神錯亂的表現,討論它們可能意謂著什麼,以及如何完整地了解和解釋它們,以便身為律師的你可以辨別出哪些類型的人可能需要你聯絡精神科醫師。我們關注的是委託人或患者的精神醫學需求,而不是特定案例,這與你可能閱讀或參考的每本司法精神醫學書籍都不同。我會示範如何讓你對委託人的精神評估引導你的法律主張,而不是用你預設的法律主張驅策你聘請的精神醫學專家。請務必留意這個重點,據我所知,沒有其他精神科醫師或精神醫學書籍採取這種方式。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